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31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6节

 

“又不是头一次了,也有经验,再休养一段时间,也就好了!”大符摇摇头,感受到刘承祐手上略凉,不由掀开锦被,放入胸口,给他暖手。

那暖暖的,软软的触感,顿时让刘承祐心生异样,虽然怕凉了贤妻胸脯,手又很诚实地留恋在上边,还捏了捏,惹得大符嗔了个白眼……

“我这边有人伺候,二妹也不时来看望!”大符看着刘承祐,轻声道:“时下,既然国家多事,二郎的关心,我也心领,感激不已,却也不需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后宫。”

“我常与人言,家有良妻,国有贤后……”看着符后,刘承祐感慨道:“我这是怎么夸你,都不嫌够啊!”

这话说得大符却是不好意思了,按住越发磅礴的胸脯上那只作怪的的手,娇笑道:“二郎这么说,我可承受不起。”

“在我看来,你能承受得起天下最美好的赞誉!异日,我若是千古一帝,你就是千古一后,要同我一并受百世称颂,千代赞扬!”刘承祐说道,竟难得地露出了一点“舔狗”习性。

显然,符后很不适应,美眸带着点意外兼好奇:“二郎,你今日可有些奇怪,怎地一味地吹捧过誉我这后宫妇人?”

“我只有感而发罢了!”刘承祐应了句。

注意着其表情,大符温婉如水的目光,落在刘承祐脸上,说:“黄河水情,仍旧未缓解吗?”

摆了摆手,刘承祐说:“已然好多了!”

不过,提及此事,刘承祐却是忍不住一通感慨:“朕一直以来,便重视水患河工,朝政稍有宽裕,便拨款疏浚筑堤固塞,这几年,中枢、地方更是屡次拨钱粮、调民力以视堤塞。

朕也调查过,诸职吏河工,倒也没有怠慢,多尽心出力。然而,每岁总有水情,呈于案头。尤其是杨刘渡至博州那百里长堤,更是连连东溃,如今已弥漫数百里,汇成大泽。

东北古堤,更是缮而无用,齐、淄诸州大灌,延及海涯,漂没黎民庐舍田林不可胜计。根据州府、御史、武德司上报,大量百姓,只能采菰稗、捕鱼以给食……”

关于黄河决口的问题,近年来实则令刘承祐头疼不已。碍于决口不断,刘承祐已经有遣人,根据河道情况,进行分流处置。不奢望一劳永逸,只求能够暂缓,哪怕得数十年太平也足够。

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比刘承祐继位以来任何一次大工,规模都要大。处理黄河问题,想想都让刘承祐头皮发麻,却又不得不做。

“黄河屡有决口,塞堤无用,照那些谶言邪说,我这个皇帝,失德失政了!”刘承祐感慨着。

“二郎,你这话就严重了!你乃当世明君,国中官民,谁人不知?”见刘承祐心情有些不好,大符立刻出言开解道:“黄河之患,乃自然之伟力,历朝历代,皆受其害,岂是你的缘故?”

“呵呵!听你这番言讲,我这心情倒也好了不少!”刘承祐脸色变得很快,迅速恢复了从容,并还冲符后轻松言道:“对那天人感应之说,我实则是不以为然,但总有人笃信,还欲以此解文释典……”

“二郎,你此番来坤明殿,究竟有何事?”听刘承祐掰东扯西的,大符忍不住问道。

“我来看看你,再看看我们的小皇子!”刘承祐应道,说着,还将新生的皇子抱起,襁褓中的婴儿正在熟睡,差点被刘承祐弄醒。

“你看,这鼻眼,倒十分像朕!”看向大符,刘承祐有点不走心地说道。

迎着大符的目光,刘承祐沉吟几许,终于不再闲扯,再度坐到榻侧,严肃道:“太后向我提过一事,想要从诸子中,择一过继与大哥,承袭他那一脉。”

刘承祐提起此事,大符秀眉顿时一凝,表情严肃,定定地望着他。

下意识地摸了下短须,刘承祐继续道:“大哥为人仁善,在世时对我也颇为照顾,只可惜体弱多病,英年早逝,膝下也无子。大嫂孀居在府多年,也颇为孤苦,思之十分不忍……”

“二郎这是秉持孝悌之义,应该的!”听刘承祐这么说,大符却是坐了起来,从其手里接过小皇子,抱在怀中,轻声道:“陛下欲以子过继大哥,刘煦是个不错的人选,他赤子无母,大嫂那边,定然会善待他的……”

见其反应,刘承祐仍旧陪着笑,说:“我本有此意,只是刘煦寄养慈明殿已久,怕太后那边割舍不下。所以……”

看刘承祐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大符不由叹了口气,幽幽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是想要从我二子中,择一继之?”

此时的大符,表情冷淡,目光锐利,刘承祐竟有些不好意思与之对视。但还是,点了点头:“你是皇后,今产二子,朕思来想去,只有你膝下所出,最为合适!”

眼眶竟不禁有些泛红,大符说:“我才产儿,陛下就欲将他从我身边夺走吗?”

“言重了!言重了!”刘承祐讪讪一笑:“只是取个名分,养在魏王府,你们母子随时可见,我还为封他为亲王,继大哥之爵。”

任刘承祐怎么说,大符就是默不作声,沉默了许久,在刘承祐表情都有些泛冷的时候,符后方才说道:“小儿脆弱,不宜折腾,在他会说话前,不能送出宫!”

“听你的!只要你不反对此事,有什么要求,我都允了!”刘承祐直接道,尔后,又温言宽慰一番。

当日,刘承祐便下诏,以皇六子继嗣故魏王,赐名旻。

秦凤既定

“西京留守,臣景范,参见陛下!”殿内,一名气度厚重,面相刚正的老者,一板一眼地朝刘承祐行觐见之礼。

此人乃是西京留守景范,此番奉诏还京谒君述职。

“景卿快快平身免礼,坐!”刘承祐对景范的态度很好,言辞面态亲切,顺手将案后一方软垫交给张德钧:“将此坐垫给景卿换了!”

“谢陛下!”这大抵是景范头一次感受到当今天子如此体贴,意外之余,神情都和缓许多。

目光落在景范身上,观察着此公,容颜衰老,鬓带华发,面上挂着的皱纹几乎要坠落的样子。刘承祐叹道:“景卿啊,不过数年,你已操劳至此,令人唏嘘啊!”

“岁月流逝,老之将至,乃自然之理!”景范一副豁然的表情。

“卿治洛阳近四载,民生泰平,百业兴旺,饷赋充盈,功能卓著啊!”刘承祐向景范夸奖道。

景范答:“臣奉命治洛,只是尽本职,不敢怠慢,略有成绩,更不足矜功!”

景范此公,为人刚正,识大体,顾大局,勤奋廉洁,处事极守原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强项令。乾祐元年,受刘审交举荐,治郑州,当时接见一番交谈,刘承祐便十分欣赏他。当时国家初构,刘承祐也刚继位不久,内外皆不安宁,正需景范这样的强干之吏用以治安。

在任郑州三年,民政肃然。乾祐四年,史弘肇移镇灵州,刘承祐第一时间便想到以景范继之。彼时,在史弘肇的治理下,洛阳是官不聊生,民也难安,景范到任后,力行拨乱反治,发展生产之事。

当然,有一点没有不变就是,明令强律,执法如山。对于洛阳的勋贵们,也是一点也不客气,只是比起史弘肇,景范一切按规制来。即便如此,洛阳勋贵及上下职吏,对他也多有怨愤。

此时看着景范,刘承祐是多有感慨,语气中带着点玩笑之意,说:“卿素以刚正闻名,在洛阳,执法如山,毫不阿贵,以至有些不近人情。民间多有怨愤非议者,朕即便在东京,都有所耳闻啊……”

面对此言,景范却是没有一点动容,而是很淡定地说:“朝廷修《刑统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