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31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5节

 

眼皮稍稍眯起,刘承祐表情归于严重,说:“朕现在迟疑的是,秦凤四州本为此战的最初目标,如今既定目标即将实现,接下来,是否挥师南下,进取兴元府!”

“陛下,臣附此议!”言罢,郭荣当即起身,两眼越发有神,说:“自古以来,汉中乃川蜀门户,蜀拥之则足以拒北。今孟蜀经凤州大败,军情大沮,正与我军长驱直入的机会。汉中归于我朝,大军可伺望蜀中,而孟蜀再难苟安于两川!”

显然,郭荣想要西南大军马不停蹄地进取成、阶,全取四州,真正急切所求者,还是在蜀兴元府,在汉中。

“郭枢相此议太过操切!不足取!凤州虽则大捷,然秦陇未复,岂奢望蜀?”宰相李涛起身,说道,又看向刘承祐:“陛下,臣不得不老生常谈,入蜀道路艰难,转运不便,再者前方鏖战已久,将士疲敝,征夫念家,朝廷也当体恤下情。另外,寒冬将至,不利作战,何况于劳师远征,不如与将士以休整。国内黄河水患,始终难以得到改善……”

“李相之言,郭某不敢苟同。你只看到了些许困阻,却没看到拿下兴元府的利处,这关乎于灭蜀,关乎大汉一统天下的大略。岂能因些许难处,就畏阻不前?”郭荣顿时出言反驳,与之争执。

“郭枢相年轻气盛,急功近利!”李涛也不客气,拱手向刘承祐;“陛下,还请慎重考虑,不可图一时之快!”

“好了!”见二者要吵起来的样子,刘承祐终于出言制止:“二卿之言,各有其理。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拿下秦凤,全取四州后,再图后进!”

从皇帝的态度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偏向,李涛稍懈,郭荣锁眉。不过,少作沉吟,刘承祐又朝郭荣吩咐着:“军情司,接下来当活跃些了,加大对蜀国国内军情,尤其是兴元府等地戍防御备的刺探!”

“是!”郭荣眉色微扬,应道。

“朕每有决议,群臣之中,文武之间,多有异见,争执不断,有的时候,也确是令朕苦恼!”待众臣退下后,刘承祐走到秦凤地图前,谈及李、郭之间的争议,不由说道。

赵普闻叹,淡定应道:“臣僚们所思,考虑不同,依据不一,是以意见常有相左。陛下为明主,兼听群议,只需清神明目,采其效用之策以执行!”

“这些道理,朕也知道,只是想要明断事务,殊为不易啊!”感慨了一句,刘承祐问赵普:“你觉得,取秦凤后,当罢兵休整,巩固胜利果实,还是趁机南进,夺取汉中之地?”

“如李、郭二相之言,各有利弊。”赵普说。

“朕不想听你这不偏不倚,无用之言!”刘承祐挥了手。

见状,赵普先是一礼,而后从容叙来:“自大汉立国以来,汉蜀相互征伐,至今三次大战,每战都是大汉取得最后的胜利。三次大战下来,蜀国前后损兵已逾十万,且多为蜀中精悍能战之卒。

既知,为御备大汉兵锋,蜀国禁军,泰半都调往北面戍防。即便孟蜀丁口众多,民殷国富,也难以承受如此重创。

到如今,以孟蜀国内残存的军力,岂能阻我大汉虎师。只要陛下定决心,想要拿下兴元府,不会太过困难。至于李相公所虑辎重转运艰难,因粮于敌即可!”

“看来,你也是赞同继续南进了!”闻其论,刘承祐脸上露出了笑容。

“臣以为,大军休整,当在夺取汉中之后!”赵普拜道。

稍作沉吟,赵普又说:“有一点,陛下需要提前考虑到!”

“说!”刘承祐转身看着他。

赵普:“秦凤四州,本为中原属地,取之有名有理有据,汉中及两川则不然!孟氏父子,入川近三十年,孟昶则治蜀二十载,使之承平至此,民心多有仰聚。

陛下欲平蜀,虽为天下大计,削平诸国,结束乱世。但蜀国小民不会理解,在他们看来,大汉是入寇,大兵过境,灾祸必起,破坏其安宁生活……”

“你这是在告诫朕,要注意蜀中民心?”刘承祐问,随即摇摇头:“如你所说,孟昶施恩蜀民二十年,朕执利剑,起刀兵,如何能与之争取民意?民心,固然可贵,但也是灭蜀之后的事情了!”

“陛下见识超群!”吹了一句,赵普又道:“蜀中承平,不过以山岭交通塞绝,无扰于中原乱世,是故孟昶可借蜀中膏腴之地,发展富庶。至于蜀主孟昶施恩于川民者,不过宽政少征罢了。

然从近来成都传回的消息可知,孟昶已有怠政迹,而蜀国承平多年,也是弊政横生。其贵族、官吏、豪强,奢侈糜烂,侵占土地,敛聚成风,而孟昶不能止……”

“你说了这么多,何意?”刘承祐问赵普。

“臣以为,秦凤大战后,蜀国国力大削,为却我朝,孟蜀难免倾力以加强武备。陛下取汉中之地后,如若宽其一年半载,与其征兵、征粮、征钱的机会。以孟蜀政局国情,兵马钱粮何所出,只蜀中小民罢了,那些坐拥财富的贵族、官吏、富商,只怕没有毁家纾难的义气。如此,用不了多长时间,蜀中民情必困!”

赵普着眼处,却是有些出奇,刘承祐也再度另眼相看。恍然所思过后,说:“你这话,若是让郭荣听了,又要急了!这是给蜀国,喘息之机啊!”

“陛下,臣以为,蜀国精锐已丧,往后的战略,当不只在军争。在攻伐之道,靠着大汉强兵,攻城拔寨克关,打到成都灭蜀,都不会更艰难了。难的是,如何收蜀民之心。是故,臣以为,平蜀之前,莫若先乱蜀!”

“乱蜀?”听赵普之言,刘承祐顿时来了兴趣,好奇地看着他。

纵论天下

“两年前东河村之战后,陛下采取疲蜀之策,陈兵边境,整军经武,诱孟蜀劳师动众而出,钱粮、军械翻山越岭而来。凤州鏖兵前后,于我朝耗费不小,于孟蜀则倍之,今一战而破之,完全达成最初目标!”注意着皇帝眼中的兴趣之色,赵普稍微组织了下语言,缓缓道来:

“孟蜀从前闭锁于川中,绝外扰,修内政,是自给自足,士民得安。如今,明主出世,大汉雄起于中原,其国门一开,再难保当年之安。臣所以言乱蜀者,其意就是在其安定平衡被打破之后,采取手段,加剧其国内军政混乱,推动其人心离丧。

届时再发兵南下,就是师出有名,拯溺百姓于水火。待灭蜀之后,再行治蜀,略施善政,如此收拾蜀人心,也将容易些……”

“先乱蜀,后灭蜀,再治蜀!”刘承祐偏头,目光稍带玩味地看着斯文正气的赵普,说道:“如此机谋,有失光明堂正啊!”

赵普面色不改,拱手道:“为君所谋,于国有利,何惜手段?”

“呵呵……”刘承祐不由发笑,表露着其不错的心情,说:“如何乱蜀?”

听皇帝发此问,赵普精神略振,显然刘承祐是动心了。略作斟酌,缓缓叙来:“陛下,如臣前言,蜀得以自安,乃隔绝中原,自闭锁国。今大汉用武,连赐败绩,于蜀而言,外患临头,其内必生板荡。

臣稍拟几条乱蜀之策。其一,继续陈兵边境,迫使孟蜀耗费国力,征募兵马,打造军器,加强武备;其二,蜀国朝臣多贪鄙者,可以重金收买,为我朝所用,进施乱政之策;其三,蜀州县官吏,可选其奸利之徒,加以收买控制,败其政,祸其民;其四,可使蜀国细作,广布流言,乱其人心;其五,蜀国制钱多铁制,可私造铁钱,流通于川蜀,而搜集其铜器……”

“赵普呐,你这每一策,穷耗蜀国国力,败乱其政,祸害其民,听得朕也是不寒而栗啊!”扭头看着赵普,刘承祐感慨着:“若是有人以此对付我大汉,只怕也是防不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