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84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46节

 

“陛下,若以能干,王玄真执掌武德司,绰绰有余!”李崇矩道。

“武德使的选任,可不只是能力!”刘皇帝淡淡道:“一个王寅武,还不足以汲取教训吗?”

听刘皇帝这样的回应,李崇矩心跳顿时加快了,后悔的情绪不断滋生,开始怀疑举荐王玄真,究竟是对对是错。

不过,刘皇帝接下来的话,打消了李崇矩的忐忑:“然而,王玄真其人,朕多少还是有些了解,能力、才干、见识,都不俗,西北差事,虽难称尽善尽美,却也做到他力所能及。比起他那个叔叔,此人要更识大体,更加聪明!就他吧!”

此言落,李崇矩这才大松一口气,拜道:“谢陛下!”

“起来吧!”看他仍旧跪着,刘皇帝语气也变得温和了些:“老腿可不适合久跪,你算是解脱了,回去颐养天年吧!不过,有时间,还是多进宫,陪朕聊聊天,喝喝酒!”

“是!老臣告退!”李崇矩缓慢起身,再度一礼。

望着李崇矩缓缓退去的身影,一直到消失在视野,刘皇帝还盯着殿门,久久不语。良久,刘皇帝悠悠叹道:“守则这一去,恐怕不会愿意再多来见朕了!”

见刘皇帝竟然表露出低落的情绪,刘旸不禁讶然,正欲劝说,却听刘皇帝哂笑着道来:“你看,有的人贪恋权位,恨不能永远把持权柄;有的人却弃之敝履,想要远离庙堂,避之江湖。

有的人想削尖了脑袋,想凑到朕身边,像苍蝇遇见屎一般,盘旋不去;有的人去畏如蛇蝎,把我看作噬人猛兽,一心远离,只求自保,生怕没个晚年善终……”

刘皇帝这番比喻,显得有些粗俗,在刘旸看来十分不恰当,但是,也充分表明了此时刘皇帝心态。李崇矩的请辞,他心里显然是不怎么痛快的。

想了想,刘旸还是劝道:“只能说,人各有志吧!不过,儿相信,李公对爹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年高体弱,但有所命,也能一往无前!”

听其言,刘皇帝瞥了刘旸两眼,微微一笑:“李守则,我是了解的,你却也不必如此为他说话!你记住,将来若有事,他还活着的话,不论年事多高,仍可倚重!我用他,他心怀忐忑,换作是你,他心中的负担或许会小些……”

禁轿

“站着做甚,坐下吧!”殿内,父子独处,刘皇帝冲刘旸道。

“是!”刘旸拱手示意,提袍落座。

看着一举一动规规矩矩的太子,刘皇帝沉吟了下,悠悠说道:“我听说,近两年来,东京出现了一股乘坐软轿、肩舆的风气,稍微有点权力地位的官吏,都好此道。不只官场,民间也是一般,出行乘轿,蔚然成风。甚至,有的人在攀比,谁的轿子更华丽,制作更精细,造价更高昂,有无此事!”

听刘皇帝提起这样一桩事,刘旸愣了下,方才点头道:“确有此事。不过,肩舆出行,自古有之,朝廷也未禁止,也是近几年,方才盛行。”

“你就没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刘皇帝淡淡道。

刘旸顿时留了心,拱手应道:“请爹示下!”

刘皇帝语气有些冷:“依我看来,喜欢乘轿的人,都是懒人,都是堕落的开始,他们喜欢有人捧着、抬着是吗?如此才能显示出权力、身份、地位?显得他们高人一等?

即便不提这些,一顶轿子出行,至少也需两人,更别提那些四抬、八抬大轿。我听说,刘曙就搞了一个顶十六人抬的华舆,再加上随从护卫,出行便是数十人扈从规模。

放大到整个东京,整个大汉,因乘轿一事,这其中又浪费了多少人力,你可有想过?这么多人,若是用到生产上,又能创造多少粮食、物产,产生多少价值,你可能考虑过?这么多人力,如此白白浪费,就不觉可惜?”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旸的表情也逐渐严肃起来,稍加思忖,不得不承认,刘皇帝所言,还是十分有道理的。再加上,近来朝廷施政,本就开始重视鼓励农桑、扩大生产,同时尽量努力减少控制城市人口。

而一个乘轿的习惯,平日里习以为常的事情,经过刘皇帝这么一说,却也反应出在人力上的浪费,这一点,确实是刘旸所忽略的。

刘皇帝则继续道:“大汉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璀璨,但有些东西,在我看来,就是糟粕,比如这肩舆文化,就该摒弃,就该将之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儿惭愧!”刘旸起身,表示道,而后习惯性地顺着他的思路问道:“以爹之见,此风当如何整治?”

“自今以后,大汉禁止官民乘轿!”刘皇帝语气有些严厉道:“若犯,不论是谁,一律贬进刑徒营!用几人抬,就劳作几年!”

听刘皇帝意见,刘旸迟疑了下,道:“只是,有些老臣,年事已高,若无肩舆轿乘,只怕出行上会有困难,对此,是否能有额外开恩?”

瞥了刘旸一下,刘皇帝冷冷道:“难道就不能乘车?马车、驴车、牛车,难道不能提供出行便利?那些年轻力壮的文武们,连马都不会骑了?”

“是!”刘旸头低了下,稍加思索,又道:“然而有些地方,通行受限,却非车辆所能及,非人力不可……”

“倘若有这样的地方,青壮年就没有腿吗?走不了吗?年老者,去那等地方做甚?平民百姓,谁舍得乘轿,谁又有那个条件乘轿子,即便遇到伤病等紧急情况,推车、板车,哪怕靠人背负,多少出行办法,需要轿子这光鲜无用之物吗?”刘皇帝语气已然带上几分恼火,斥道:

“你不要再和我纠结那些细枝末节,总之,我不想再看到、听到,有好手好脚者,乘轿出行!发现一例,惩治一例,贵族官吏触犯,罪加一等!此事,你亲自督办!”

“遵命!”闻言,刘旸不由苦笑,无奈应道。他又不是反对此意见,只不过想多讨论讨论,考虑得全面些罢了。

“还有!”刘皇帝想到了什么,冲侍立在旁的喦脱道:“你吩咐下去,把宫中那些步撵、肩舆,都给朕烧了!禁轿之事情,就从朕开始,从宫廷开始!”

“是!”对于刘皇帝命令,喦脱自然不敢有任何质疑,不加迟疑应道。

但是刘旸,却不禁劝道:“爹,您以身作则,儿钦佩。只是,把步撵都毁了,却有不便之处。儿以为,天下臣民都可禁止乘轿,但天子不同,还请三思!”

“三思什么?”刘皇帝驳斥道:“莫非,你也以为,朕这双腿,走不动道了?”

刘旸一惊,赶忙道:“儿绝无此意!”

“就这样!”刘皇帝不耐烦地一摆手:“立国几十年,当真是什么情况都冒出来了!我告诉你,对于有些事情,有些风气,我就是看不惯,就该取缔禁止,就该严厉惩戒!”

“是!”

答应的同时,刘旸心中默默叹息,刘皇帝这两年的变化,当真是越来越明显了。刚愎乃至骄横,不容置疑。虽然大放权力,但他自己所坚持的想法与意见,也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

就拿乘轿之风来说,刘旸也觉得有道理,可以设禁,但是刘皇帝表现出的那种严厉与粗暴,却让人心凉。

“启禀官家,徐王求见!”内侍的通禀,缓解了父子俩之间的少许尴尬。

等胖乎乎的刘承赟进殿之时,气氛已然恢复了融洽。刘承赟御前拜见:“不知陛下召臣,有何示谕?”

看着徐王,刘皇帝也不啰嗦,直接吩咐道:“正有一事,需赟哥帮忙动动脑筋!”

“陛下勿作此言,但请示下!”刘承赟立刻表态道,恭敬姿态十足。

刘皇帝不在意这些的样子,道: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