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28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2节

 

“正是,张公对于唐朝君臣、军政之剖析,颇为有理。官家或可读之,当能获益其中。”大符说道,并向刘承祐推荐道。

“看来张公此书写得不错,能得大符你如此夸奖,那我抽出时间,可要看看!”刘承祐应道。

“陛下,赵都虞侯求见!”相谈之间,张德钧通禀。

此番畋猎,赵匡胤为御帐营部署,负责禁卫及行猎安排。入帐,一板一眼地行礼,禀道:“陛下,军中比武演练,已然准备好,等待陛下检阅!”

“好!”刘承祐当即说道:“吩咐下去,过一刻,演武开始!”

兵马操练,军士演武,乃是刘承祐行猎的必备节目,也是中下级军官在天子面前表现勇武、展示才能的好机会。

空旷的原野上,旗帜林立,战鼓齐名,中设擂台,军中勇武之卒,轮番比试,以决强者。都是基层士卒,按照惯例,排名靠前者,都将得到赏赐与升职,能夺魁者,还将获得与天子同宴的机会,是故,都很卖力,比拼激烈。

随着一阵热烈的欢呼,又一名对手被打倒,见了血,被打倒的军鼻青脸肿,目光之中透着不甘,撑过了数轮,倒在最后一个对手面前,那种不甘的情绪要深刻得多,但甚是没办法,技不如人。

观台之上,咬着一颗紫黑色的葡萄,望着擂台上得胜的士卒。六尺大汉,身形剽悍,一举夺魁,气势则更盛,几轮比拼过后,身上带有伤,却似无所觉一般。

军吏已登台宣布胜利,刘承祐问侍候在旁的赵匡胤:“此壮士也,竟是何人?”

赵匡胤快速答来:“回陛下,此人名罗准,定襄人,膂力惊人,武艺出众,从军三年,遴选入东京,现为龙栖军什长!”

刘承祐不由瞟了眼赵匡胤,其人对军中的了解,还真是深入,区区一名什长,对其背景竟然如数家珍,显然是用心了。

“赏!”刘承祐含笑着吩咐道。

台上什长罗准闻赏,当即拜倒,遥谢天子。

这已是行猎的第二日,除了武勇的比拼,另有骑术、射艺、刀剑等个人素质的比拼。骑术比赛,按照刘承祐的意愿,分成障碍、技巧挑战,多了不少趣味与观赏性。

射艺也分步射与骑射,最刺激的,当属骑射了。贤妃折娘子兴致来了,也向刘承祐请命,策马引弓而发,十箭中了七支,并且有一支是直中靶心。

那马上驰骋,玉容英姿,成为了猎场之上的一道别致而美丽的风景。

当夜,刘承祐于御帐设宴,各项夺魁者,皆得以入帐共饮,以酬其能。

第三日,则是行军拉练,阵战夺旗几项团队性的演习,最后以一场马球比赛结束了为时三日的秋猎。

回京途中,刘承祐就忍不住又考虑起“武举”的事。他有此心许久了,有意将之作为进一步掌控军队的手段。

潞州来客

东京城外,已然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开封城扩,从东城建起。开封府一次性,便征召了上万的民夫,东京及其附近的工匠则有数百,来自各地的石、砖、木料,是一船一船地往东京运输。

就刘承祐所知,在东京近郊,便新建了十余处砖窑,取粘土烧制青砖,专攻东京大工。商人逐利,见机者甚多,开封内外,有好几名背景深厚的商人,都开始大力涉足于“建材”生意。

刘承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是,因为城建工程,倒又催激了一波商业繁荣。因朝廷政策宽松的关系,东京的商业氛围是越发浓厚了,天下商贾云集,财富逐渐累积于此,只待什么时候,政策收紧,收割一波……

御驾回宫,刘承祐如往常一般,先行到慈明殿,问太后安,顺便看看他的大儿子。刘煦已经四岁多了,小小的人儿,却温驯可爱,在祖母的教导下,已然开始认字。

虽然隔代育养,但缺乏母爱是不争的事实,刘煦显得很文静,不似其他弟弟们活泼,小小稚子,看向刘承祐的目光,已有些生疏。看得刘承祐,不禁生出恻隐之心,怜悯之意。

偶尔,刘承祐会生出,给刘煦找个母亲的念头。但是,太后亲自养育了这些年,李氏只怕也难以割舍。

“陛下,相州密报!”带着少许不痛快,回到崇政殿,张德钧前来禀报,递上一封密奏。

拆开密封,一页纸,稍微甩了甩展开一览,刘承祐眉头顿时不自觉地皱起,密奏上书:

臣武德司相州亲事官张质启禀陛下,武德使王景崇在安阳,拘押节度刘铢,大肆罗织刘铢犯法乱政证据,搜捕刘铢亲党,封锁消息,威压军政将吏,滥施酷刑,手段毒辣,前后勒索钱帛数十万,刘铢所敛财富,大多落入其手。刘铢不堪其辱,于九月七日夜里自尽,刘妻自缢而亡。

缓缓地将信纸收起,慢慢地折好,放回信套,尔后让张德钧拿来宫烛,直接烧了。

橙红的火焰,逐渐吞噬密报,散发出些许难闻的气味,火光晃动,照在刘承祐脸上,已然平静异常。

未己,刘承祐收到了王景崇关于刘铢案的奏报,有些事情能够封锁,但主犯刘铢死了,这等事情可是隐瞒不了的。

当然,在王景崇这边,又是另外一番说辞。针对刘铢的苛政乱法,敛聚害民的罪证,收集得倒很齐全,确有其事。关于刘铢之死,王景崇则淡而化之,说他看守疏忽,畏罪自尽,请刘承祐处罚。很明显,王景崇是欲自取小罪,而免大过。

“传命王景崇,相州职官吏民,一律无罪,不得株连扰民。刘铢所敛之财,造册登记,悉数发往东京,用以修城!”刘承祐吩咐着:“告诉王景崇,他奉命查察,代表着朝廷,当怀仁恕之心,遇事审慎而定,注意手段,不可过于操切,以免铸成大错!”

“另,通报下去,刘铢罪重,畏法而自戕,但终究是大汉元老,朕虽恨其枉法害民,却也难免怜之。命将刘铢夫妇尸身,善加收殓,由其后人,送还原籍安葬!待其子孝期过,着吏部酌情据才,授予官职!”

“至于相州,改为彰德府,吏部差人上任,以治其政!”

刘铢案,就这般草草结束,分明罪孽深重,但经过王景崇这么一搅,结局却难免令人哀伤,或许就是,死者为大吧。

对王景崇之事,刘承祐算是轻拿轻放了。并且,心中不得不承认,王景崇此人,当真不是善角。刘铢本就是个狠角色,心毒手厉,杀人如麻,落到王景崇手中,却也落得个自尽的凄凉结局……

刘承祐对刘铢安,对王景崇,持包容暧昧态度。但是,北面的消息,在朝中,却是再起波澜,御史言官,争相上表,以王景崇任意妄为,逼死节度大吏,请刘承祐召回王景崇问罪。

朝臣们,似乎忘记了,就在不久前,还在对刘铢为乱地方,而愤慨,大加攻讦。对于朝中风波,刘承祐仍旧降谕平息,一个刘铢似乎不够,他还想用王景崇。

……

已入夜,卫兵开道,两顶书着“郭”字的灯笼在前,照亮街道,车驾缓缓而行,至郭府门前停下。

掀开帘幕,走出车驾,深秋的夜风吹过,甚凉,郭荣不禁打了个哆嗦。看了看夜空,月无光,星稀疏,夜幕之下,似有阴云四合,不是个好天气。

下得车驾,郭荣咳嗽了几声,仆人赶忙取过一张外袍,给他披上。府堂之上,其妻子俱在,食案上,饭菜已然备好,两个儿子昏昏欲睡,显然等候多时。

见到郭荣,都来了精神,郭妻刘氏,一面迎接着,帮郭荣解下外袍,收起,同时吩咐着仆人:“将饭菜拿去热一热,准备热水洗漱!”

刘氏乃郭荣发妻,贤惠贞德,二者感情很好。看着仆人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