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17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6节

 

与杨邠相看两厌,但并不妨碍他保持一颗清晰的头脑,不至于为了打压杨邠而过线,大汉朝,毕竟不是靠李涛这等后晋遗臣建立的。

此前见李、窦、赵等遗臣结党声势上扬,刘承祐也是毫不犹豫,施以遏制,借着许州一行,把窦贞固留在许州,做成事实上的赶出东京,而由心腹之臣范质进位为相。

可以说,在朝中,杨邠是李涛眼中最大政敌与对手,一心想要扳倒,并且有信心,因为在他看来,自己与皇帝是站在同一立场。君疑臣,则臣必死。

然而,杨邠这番落马,还是让李涛过于意外。太过突然,太过神秘,甚至于,都没有经过他李相公发力,皇帝已然把问题解决了。

即便如此,却也不妨碍李涛喜悦,并且已然暗中考虑着,接下来如何行事。杨邠一倒,于大汉庙堂而言,可谓剧变,朝中局势的发展,定然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起北巡计划的行程,刘承祐在邢州多都待了一日,也只多逗留了一日,龙冈发生的这点意外波澜,也并不值得刘承祐的脚步停顿太久。

不过继续北上之前,刘承祐降制对邢州的一些安排,已很能说明问题了。巨鹿郡王刘承赟,解安国军节度使之职,加侍中衔,调回东京升宗正卿,替刘承祐管理宗室事务。

这,基本上就是个闲职了。大汉的宗室制度,虽沿旧制,但实处一片空白。一者从刘知远到刘承祐无暇顾及;二者乃是刘汉宗室人丁实在稀薄,就那么大猫小猫三两只。

三代以来,就如其他官职一样,虚有其名,未拥其权。宗正卿也已成为赏给功臣的虚职,不过刘承祐此番调动刘承赟,却是还与实权,存着让他将大汉宗室管理这份担子给背负起来的想法。

一直以来,苦于王朝官制的繁复冗杂、虚实不一,刘承祐早有心整饬改革,只是时局未宁,国事纷扰,没能腾出手来。故,只能因时因事而来,暂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执行。就如此前重建御史台制度,而今的宗室亦然。

对于大汉官制的态度,刘承祐还是推崇官职一体,名副其实。大抵是,上辈子大宋冗官问题,给他的印象太深的缘故。

对于天子的解权之举,刘承赟没有任何异声,反而表现得很恭顺,积极配合。

虽不是个特别聪明的人物,但基本的危机意识还是有的,那足以惊天动地的寒夜密信,是真将他惊住了。即便主动向天子举告,将自己从中摘出来,但刘承赟自个儿心里仍旧忐忑,军政国事,可没有什么比造反谋逆更敏感的了。而皇帝在刘承赟心中,当真不是个好伺候的。

没有直接去东京,而是被刘承祐带着,随驾北上巡边。安国军节度的位置,刘承祐暂时未作处理,但以他的尿性,大抵会选择废置节度,设立知州,直接纳入中央暂时的管辖体系。

连番的战乱、灾害,对河北损伤虽然大,严重削弱地方的实力与潜力,但相对的,面对中央的底气同样也在削弱。处朝廷树立权威的关键时期,如此是有助于朝廷对河北的掌控与调理的。

至于邢洺的军事,刘承祐考虑良久,决定以高怀德为邢州马步军都指挥使,负责整顿邢军,镇定境内,维护治安,以待朝廷新遣主政官员。军政分割的态度虽显暧昧,待意思就摆在那儿,不说,只做。

对于高怀德的委任,有随驾近臣进言,说临清王高行周守邺都,已镇魏博,若再委高怀德邢洺军事,父子共据四州,恐其势大。

对此,刘承祐没有做回应,只是对进言的臣子赏赐了些财物,以酬其忠谏。臣下能想到的,刘承祐怎么会没有考虑,只是,若不出意外的话,高老令公快回朝养老了。

过邢州之后,大概是天气越来越冷了,北巡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不过还是做的那些事,体察乡情,抚慰官民,检阅军队。

杨邠突然没了,然行营之中,却如常一般,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而至北边的路程中,宰相李涛接过杨邠此前的职能,站上前台露脸……

琐屑

时辰还早,天色却已然暗得深沉,呼啸的风不知疲惫地拍打着门扉,似乎要将之冲破才甘心。越往北走,越觉天气之酷寒,难以忍受。

这乾祐二年冬,确实是冷得有些过分了。刘承祐也算是一个比较耐寒的人,然此番北上,亦觉森寒难耐。

身为天子,纵然素来提倡简朴,所享受的保暖措施也是十分丰富了,即便如此,亦觉肌冷。推己及人,那些缺乏御寒手段与物资的黔首黎庶,又是何等艰难。

此次北巡,刘承祐除了巡边察军,便是俯及民生,宣慰受灾州县,给降君泽。本质上,此次北上还是一场大型的政治秀演。

考虑到酷寒的气候,再念及北巡以来,多有观山林川泽行封闭之政,禁民采猎,在暂留冀州的时候,刘承祐降下一制,明谕河北道州府县,解禁开林,让各地百姓伐木取暖,又让各级官员军吏,积极救助贫弱之家。

不管效果如何,天子的仁德恩泽必须得散播出去,皇帝光辉形象必须得树立起来。这样的事情,刘承祐已然做了不止一次,可谓驾轻就熟。

不过,比起用双脚与撵轮丈量江山的热情,北边这点严寒烈风,又算不得什么了。

行在内,刘承祐盘腿而居卧榻,将自己裹在一方被衽之中,面无表情地盯着榻上小案上的一份图册。这是一份军事地图,沉着而冷肃的目光,落在那片名为幽州的燕地。

明明是塞南腹地,接壤汉城,方垣之中又树立着玄玄汉旗,但于刘汉朝廷而言,又始终虚悬于外,孤处北地。

按刘承祐当初的谋算,幽燕之地,乃阻遏契丹侵扰的一道要防。但到如今,效果是有的,但在刘承祐这儿,总是有些不踏实。

手指点在舆图上,有那么点冲动,刘承祐想提兵北上,将游离于中国十数年的幽燕袤土,收归汉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十四州,此间志向,大抵如此,刘承祐虽然素来深沉,却也非一点热血全无。

然而,也仅仅是那点冲动罢了,念过则已。

“官家,喝点热羹吧!”张德钧捧着一小碗汤水,步至榻前,恭奉。

刘承祐瞥了眼,小瓷碗中盛着羹水,冒着热汽,美味馨香勾人食欲,只是样色有别于汉宫常食,不由问了问。

张德钧低声答道:“这是贤妃娘子亲自下厨,所制胡羹,言有驱寒护体之效。为此,娘子还烫伤了手。”

“伤情如何?”嗅着勾鼻的香气,刘承祐有些诧异折娘子的技能,也难怪其没有亲奉汤羹,温言问道。

“小的问过,并无大碍。”张德钧道。

闻言,刘承祐顿时抬手指示道:“着行营御医去看看,备些药膏,同娘子说,朕稍后去看她!”

“是……”

虽然是折娘子送来的汤羹,但同样也经尝食之后,方入刘承祐之口。颇具府州风情的味道,倒是别有一番体会。

“臣王溥,参见陛下!”作为近臣,经过层层验查,王溥方至君前。越到北边,刘承祐身边的护卫力度,也越发强了,似乎是当日邢州那边“虚惊一场”的缘故。

看了看王溥手中的一叠公文,刘承祐道:“免礼!”

“谢陛下!”王溥手上抬,面无表情地禀道:“这是杨相最后处理的一些公文,批示十三则,未及发下。”

北巡路上,宰相杨邠的“突然消失”,已成一桩秘事,不过作为天子心腹,王溥还是知晓其中些许缘由的。

“都有什么?”刘承祐来了点兴趣,发问。

≈lt;div style=≈ot;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