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登高(gl 纯百) > 番外16吾道不孤
字体:      护眼 关灯

番外16吾道不孤

 

方錾的出生算得上是个意外,她的父母在方鉴中举之后日子便好了起来,手里有了银钱,也没有了朝不保夕的重压,心情自然也好,老夫妻两个焕发第二春,一个不小心就有了方錾。方錾是幼女,前头有个在朝中为官的姐姐,父母自然对她没什么太高的期望,由着她自由活泼地野蛮生长。

永兴二十六年,方錾十二岁,这一年父母决定把她送到方鉴身边去。方錾自然不肯,她拢共没有见过方鉴几回,心中多少害怕。她的父母便哭道:“你可怜的阿姐难有子嗣,就你一个姊妹,你不与她亲近,她老了之后怎么办呢?”

方錾虽然顽劣了些,但心还是好的,听着觉得她的阿姐孤苦可怜,便应了。进了京中方知,屁嘞,她阿姐过得不知有多好。

被方鉴按着打的时候,她边哭嚎边在心里想,真真是上了当了,她的阿姐哪里是小可怜,她方錾才是那个小可怜啊。

“你哭这么大声作甚,我都没用力!”方鉴为了逮住她出了一身的汗,被她哭得脑仁都是一突一突地疼,手一松就叫方錾滑脱,几步跃了出去。方鉴气得冒火,四下无物,抬手就将手里的竹杖朝她掷了过去,方錾早跑没影了,竹杖没抛出多远,可怜地坠到地里,方鉴指着她逃走的方向骂道,“有本事别回来吃饭!”

身后有人在笑,方鉴回头望向来人,唤人的声音里带着无尽的委屈:“大人……”

高云衢倚在门边,看她的笑话:“你这个阿妹啊,念书不行,习武也不行,跑得倒是够快。”

“阿娘说,阿錾大了,叫我好好教一教,我哪知是这么个泼猴,早知道就不答应阿娘了。”方鉴也是头痛,她父母来信与她说,想让方錾在她门下受教,她想着一母同胞,做长姐的也该尽些责任,便应了下来。来了才知那是个混世魔王呀,书念不进去一个字,整日里就是上房揭瓦下河摸鱼,隔叁差五就要方鉴去学堂里给先生致歉。堂堂四品大员,曾经的叁元魁首,在先生面前被训得抬不起头。方鉴活到这么大都没有过这种体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半点没有用处,但说来说去也不是些大错,至多是小儿淘气了些,又滑不溜手,方鉴拿她也没什么办法,有时候贴心起来又觉得是个好孩子。方鉴只觉得矛盾得紧,怪不得父母非要将她送出来。方鉴叹气,觉着自己苍老了不少。

高云衢被她逗得发笑,道:“要不要我替你教?我马上便要得闲了。”

方鉴闻言却正了神色:“大人还是决定辞官吗?”

高云衢从袖中掏出一本奏疏,在她面前挥了挥:“折子我都拟好了。”

方鉴皱眉:“大人,我还是不认同,你正是前途大好,何苦为我舍弃即将到手的一品金带呢?”

高云衢当年所言的七到十年真真是估算得极准,她做吏书七年,将朝堂上下涤荡一清,早早地便完成了她们预定的计划,卫杞极看重高云衢,从从不吝惜奖赏,只等政事堂变动空出位置就要叫她更近一步。

高云衢站直了,郑重地向方鉴说道:“阿鉴,我说过了,不是为了你。这是我早就决定好的事。”

“难道我的前路不是你考虑的一环吗?”方鉴并不傻,不论高云衢此前如何考虑,此时此刻她要辞官,最大受益者必是方鉴,她不止给方鉴让开了路,她为官几十年积累的一切也都留给了方鉴。

高云衢笑道:“阿鉴,你我何必分那么清,不如说正是有你,我才能这么做。有你接替,我便不怕此前苦心付诸东流,没有人比你更懂我要什么。”

“大人……”

“好啦,我要做的事,你拦不住,听话些。”高云衢拿奏疏拍了拍方鉴的肩头,令她打起精神。

她们不是第一次谈及这个话题,方鉴自来是说不过她的,叹道:“陛下该是要生气的。”

“那是陛下的事了。”高云衢摊了摊手,作无赖状,方鉴拿她没办法,只得搁置不提。

入了永安宫。

卫杞见她本是极高兴的,朝堂上下运转顺畅,她的闲暇也多了些,见她来便叫她一道下棋。

她们许久不曾对弈了,卫杞把玩着棋子感慨道:“还记得年少时你我也是在这里对坐手谈,你劝朕更有耐心些……一晃眼竟也这么些年了。”

高云衢闻言也是感慨万千,年少的时光如同溪流之中闪烁的微光,曾经那些苦和难都如泥沙污浊随波而去,一捧鞠起只余了点点光芒,绚烂又温柔。

“高卿,你瞧现今的天下,算得上海晏河清、太平盛世了吗?”这一日阳光温煦,从窗外照进来,倾在卫杞身上,她带着笑,沐浴在阳光里,不是明堂之上高高在上威仪不肃的帝王模样,更像是当年那个隐忍蛰伏却心怀壮志的少年卫杞。

高云衢恭谦地道:“回陛下,虽不中,不远矣。”

“你呀,”卫杞笑道,“换了旁人,拍马溜须犹恐不及呢。”

“陛下,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路才最难走。”高云衢敛了眉眼,话语依然恭谨,语毕往棋枰上落了一子,只一子棋盘局势便瞬间翻转。

卫杞大惊,仔细往棋盘上反反复复地看,但已是无力回天,终是叹道:“到底是高卿,朕弗如也。”

高云衢站起身向卫杞执礼,道:“陛下日理万机,区区小道,消遣而已,臣不过是取巧。”

卫杞本也不在意,与高云衢说话也随意惯了,摆摆手,起身走了两步,随意地道:“无妨,朕又不是输不起。话说回来,你今日做什么来了?”

高云衢退后了一步,郑重其事地撩起袍角跪到地上。

卫杞一怔,笑意都收敛了些。她素来优待臣子,如高云衢这样的旧臣更是称得上荣宠,私下里鲜少有这般的大礼。她有种预感,高云衢要说的事不会让她开心。

果不其然,高云衢取出奏疏双手举起,朗声道:“陛下,臣请辞官。”

卫杞压着怒火一把抄走了她的奏疏,草草地翻看一二,不由地冷笑:“有疾?不堪用?高云衢,你才四十五岁!孟相年纪大了,这几年便要致仕,右相那位置,朕替你留着呢!你在这里跟朕说什么胡话?”

她将奏疏摔在地上,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指着高云衢道:“朕不看你这些官样文章,来,你来,你给朕讲讲为何!朕亏待你了吗?”

“陛下隆恩,臣无一刻敢忘,臣自知有负陛下,不敢请求宽宥,只求陛下听臣一言。”高云衢俯身叩首,再起身时目光依然坚定,卫杞忍了,抬了抬下巴示意她讲,高云衢便开口道,“陛下,臣行回避法有十年了……”

卫杞打断道:“你不是做的很好吗?”

高云衢便直切主题:“陛下,臣与临深的关系,您知道。临深在四品位上也有五年了……”

卫杞顿觉松了口气,她冲一边候着的阿郑招招手,自卫杞发怒起,殿内候着的宫人便都悄悄退了下去,只留阿郑候在一边,见她示意,阿郑适时地给她递上了一盏茶。卫杞饮了一口,定了定神,道:“原是为这个?方卿也很不错。朕此前便提过叫她更近一步,都被你否了。叫朕说,你们这个关系又落不到官面上,血亲、姐妹、夫妻,真要说来,你们算得上哪一条?何必因此设限?以你二人之功绩,破例也非不可吧。”

高云衢端正了神色,无比郑重地谏道:“陛下!亲族同朝需得避嫌是为了防止公器私用,避免朝堂尽为一家之言,是万世之法,如何能这般轻率打破?今日为臣破例,明日便可为旁人破例,长此以往,此法如何存续?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臣如何能做那溃堤泄气之人?陛下也该慎之戒之!”

卫杞许久不曾被她这么直言相谏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