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小红豆 > 第12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9节

 

几个人刚进门,邓崇的合伙人就迎了过来,一边端了热水过来给他们烫碗筷,一边递过菜单。

热情地问道:“看看吃点什么,别客气,我请客。”

“不用不用,哪能让你破费,要是这样下次我们可不敢来了啊。”江烁鑫连忙拒绝,顺手将菜单递给姚敏。

姚敏接过来,又把菜单给厉江篱,笑着应和道:“是啊,这种口子可不能开,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薅羊毛我们也不能薅你的啊,得薅大师兄的,对吧?”

邓崇眼角一抽,对厉江篱道:“我平时对你这么好,你想着点我的钱包,行么?”

厉江篱点点头,一本正经地道:“那不点了,给我们炒一本。”

话音刚落,邓崇的手就摸到了他的脖子上。

这家小吃店的味道其实不错的,加上附近就有个广场,周末的人流量更是不小,不然邓崇和朋友不可能支撑这么久。

炸串的做法基本就是食材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糊,放进油锅里炸熟,吃的时候蘸上店里自制的蒜蓉甜辣酱,既能增加滋味,还能解腻。

因是自己人,厉江篱说话也懒得遮遮掩掩,吃了一串炸蘑菇,就说:“这个味道不错,下次我带晴晴过来吃。”

邓崇眉头一挑:“顶好叫弟妹给我宣传宣传,到时候给你们包大红包。”

这就叫上弟妹了,厉江篱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正吃得欢呢,忽然听见门外一阵骚动,他们抬头一看,见到门口一个人捂着胸口就倒了下去。

几人一愣,立刻都把筷子往桌上一扔:“走走走,看看去。”

—————

门口倒下的是一位中年女性,厉江篱一眼看过去,觉得年岁与舒主任相仿。

按压的时候是邓崇先上前的,按了两轮后换了江烁鑫,姚敏在一旁打120,等了好一会儿才接通,一直跟那边沟通着情况。

倒是厉江篱一时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好在一旁边维持秩序,边问一位神色焦急的年轻女士:“你是家属么?”

对方点点头,哭腔都出来了:“是,这是我妈……我、我们刚才还在说话,她催我结婚,我说不想,她有些激动,我以为没事的,结果……谁想到她突然就……”

她面色有些苍白,看起来很害怕,厉江篱安慰了一句已经叫救护车了,才接着问:“你妈妈平时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吗?”

“……她、她有冠心病的,还有高血压,但是每天都有按时吃药的。”

厉江篱又问了几个她母亲最近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之类的问题,刚问完,救护车到了。

这时心肺复苏也已经成功,患者的呼吸和心跳终于恢复。

120医生下来以后,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人抬上救护车,厉江篱同120医生交代了一下问来的患者基本情况。

交接完毕,救护车风驰电掣般离开现场,厉江篱他们也回到店里,坐下准备继续吃之前没吃完的炸串。

二老板这时送过来几瓶冰镇饮料,笑着道:“来来来,各位英雄,喝点饮料补充一下能量,刚才真多亏了你们。”

“就算没有我们,也会有其他懂急救的人出手。”厉江篱笑吟吟地道。

二老板嘿嘿一笑:“那是,别人我不敢保证,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肯定会,咱可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一时间大家都笑起来,拉着他坐下说了一会儿话,他又去招呼客人了。

厉江篱很喜欢炸的蔬菜,莲藕咀嚼得发出嚓嚓的清脆声响,吃得差不多时,他接到厉主任的电话,让他晚上回来的时候顺便带点南杏仁。

他问:“北杏不要吗?不是要煮汤吗?”

厉主任说不是:“用来做茶包的,你回来就知道了。”

厉江篱哦了声,结果姚敏递给他的炸金针菇,问道:“我在大师兄的炸串店里,你和妈有什么想吃的吗,我带回去?”

厉主任说去问问,半晌回来,叹气道:“你看着点吧,让你妈点,她能让你点一本。”

厉江篱:“……”果然不愧是我妈。

他挂了电话,一边同其他人吐槽舒主任,一边重新扫码点单,这次要带走。

受他影响,另外俩人也纷纷拿起手机进行一样的操作,邓崇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就像看着三个散财童子,满脸都写着愉悦。

下午五点左右,厉江篱提着给父母买的炸串,和准备给三只猫做猫饭的鸡胸肉和鱼,回到了家。

舒主任在阳台上晒太阳,大雪在啃猫草,小雪和警长在互相舔毛,争当对方的大哥。

见到他回来了,舒主任就哎哟一声,调侃道:“回来啦?果然啊,晴晴不在家,你就跑回来了。”

厉江篱老脸一红,问:“我爸呢?”

舒主任指了指厨房,他赶紧就进去了,警长见到他,立马屁颠屁颠地跟上。

没一会儿,父子俩就端着一个大盘子又出来了,搅拌机、长柄搅拌勺、纱袋、厨房秤、包装袋和包装机在桌子上排开,还有一袋松子仁和南杏仁。

“松子仁和南杏仁一比一,先打松子仁。”

厉江篱哦了声,一面按照父亲的吩咐把松子仁秤好,放进搅拌机里,一面问道:“爸你今天做松仁栗子糕了么?”

厉主任点头,“做了,明天休息的吧?回去吃饭,别忘了。”

厉江篱嗯了声,又问:“那个栗子糕,要是包装好快递的话,会不会碎?”

厉主任闻言眉头一挑,看了他一眼,应道:“大概率会,你还是等晴晴回来了再请她吃吧。”

话音刚落,就听妻子调侃道:“要我说,今年你就该让他做,锻炼锻炼手艺。”

他笑道:“我当时没想到,一转眼咱们家儿子都到了要想办法讨女孩子欢心的时候了。”

“那可不,年纪比人家大,挣得比人家少,再不在其他地方努努力,媳妇就得跑咯。”

舒主任一边调侃,一边伸手去逗猫。

厉江篱被父母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得脸上发热,一路从脖颈红到了耳根。

松子仁和南杏仁分别打好粉后,厉主任交代他:“松仁粉15克,南杏仁粉15克,装进纱袋里,绑好,再密封起来。”

厉江篱一边操作一边问:“吃的时候怎么煮,泡茶那样泡?”

“差不多,养生壶先煮水,煮水开后放一包,再煮十分钟,然后把茶包取出,放冰糖调味。”

厉江篱又问这喝着不就一股松子仁跟杏仁味儿么,有什么用,为什么不直接吃干果算了。

厉主任轻哼一声,趁机教学:“松子味甘,性温,《随息居饮食谱》说它能‘补气充饥,养液熄风,耐饥温胃,能畅辟浊,下气香身,最益老人’,吃干果,我和你妈还嚼得动,老爷子老太太行不行?假牙都崩掉。”

厉江篱忍不住贫嘴:“那这假牙的质量不太行啊。”

厉主任白他一眼,继续道:“南杏仁能润肺止咳滑肠,二者合一,不就能改善肠燥便秘了么,还有秋天天气干燥,人的皮肤也容易干燥瘙痒,也容易燥咳,这个当茶水喝,正好是对应节气的食补。”

大抵很多地方的人都讲究不时不食,对于不种地的人们来讲,二十四节气存在的意义,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指导饮食。

从厉江篱有记忆以来,家里的饮食一直遵守这样的传统,春天要用木棉花煲猪骨祛湿,三伏天要用绿豆陈皮煲乳鸽解暑,秋风一起,就要吃腊味和螃蟹了,等到冬天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