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东家[民国] > 第7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节

 

二老爷很欣赏她的坦诚,这是个实诚孩子,至于二太太讲的抱怨的那些不满意,他可以理解,人家既然要来上海,肯定是有原因的,难道就是因为对你儿子没感情吗?

“不碍事,我刚好有朋友,这一次来呢,我很希望你们在这边留下来,上海虽然朋友很多,但是到底不是一家人,逢年过节亲戚都无一个,老大呢,在湖北江浙一带到处走,一年都不会来一次。”

二老爷觉得儿媳妇过来也很好,这边要有人打理的,你要是个好儿媳妇,就把他儿子一起带来,他熬不住了,自然就来了,难道他一个人在北平好多年?

他就很希望扶桑有多方面的能力,男人看儿媳妇是看能力的,女人看儿媳妇会偏重贤惠孝顺这方面,厨房那边上蟹黄包,他请扶桑尝尝看,“尝尝看,这是冷库里面的螃蟹,年前会出库,新年夜才能吃到的,你们来的刚刚好,旸谷是吃不到了。”

扶桑揣摩不太到他的意思,但是看他脸色不变,依旧和气。

她吃蟹黄包,给二太太端一只,“妈,你尝尝看。”

二太太对她不冷不淡,脸色是给了几天的,但是不至于这样的场合还要给儿媳妇难看,这个孩子呢,对她一直是这样子的,二环内孝顺很尊重,多难看的脸色,多过火的话她都不计较。

加上来这边,只有婆媳两个人,她好歹是尝一口,“嗯,不错。”

不捧儿媳妇的场子,也要捧丈夫的场子对不对?

三个人,家里确实人丁稀少的可怜,只能一边吃一边聊,扶桑问上海这边很多话题,二老爷很愿意对她讲这些的,那是真的掏心掏肺的讲,二太太从没见过丈夫讲这样多的话。

二老爷呢,一些话一辈子不会跟自己太太沟通,但是可以跟儿媳妇沟通,她跟儿子是一体的,“上海滩这个地方呢,只要你有手有脚想打拼,总不会肚饿的,这里贵人很多,朋友很多,你去人民公园转一圈,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你要爱交朋友才好,朋友多了好铺路的。”

“人的机遇呢不可言说的,这里出过很多大人物的,我在这边时间长了,这才是悟到的真道理,我刚来的时候,变卖山东老家的资产,怀抱千金到这里来,即便如此,也不敢错行一步,为人处世一定要谦卑和气,无论什么位置都不要高傲看人。”

他那时候也才四十岁,来这边来打拼,一个人也是历经苦难的,能立足到今天的地位,靠的是自己经营,这些任何人都没有帮忙。

如今也有几个过硬交情的朋友,这几个朋友,完全可以让你如鱼得水,几个人在这边相互依靠,互成靠山。

但是他不联姻,他的三个儿子,除了老二之外,都是自己找的,因为不需要这些,关系不够,利益不够的时候,才需要联姻,联姻了也不一定会如何,终归是要靠自己做人做事的。

他对扶桑现在就提出来要求的。

一般人听这个,可能会觉得难为情,会觉得尴尬,脸上过不去,因为第一次家宴,公公就这样讲话,是觉得我不够好还是觉得我配不上你如今的门庭呢?

人长大之后,最讨厌听见的,就是别人对你的教训教育,一句都听不进去,理解不了你到底在讲什么东西。

我这么大了,难道还要你这样教简单的道理,教我待人接物?

会不以为然,不以为意,听不进去。

但是扶桑不是,她觉得这个事情,是个好事,你在提醒我在提示我对不对?这样很简单的道理,你特地跟我强调,那我就要格外再多几分注意,还要多一点思考。

她高高兴兴答应,“我知道了,爸,我到这边之后呢,这段时间多出门去转转,有谈得来的朋友我就好好跟人交往,您如果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介绍我跟妈妈认识一下,说不定我们可以玩到一起去。”

二老爷听了就更高兴了,赞叹地看她一眼,真聪明。

闻弦知雅意。

他想到想??x?不到的事情,这个孩子都能想到,还能提出来让他介绍,“我介绍要有介绍费的?在外面最起码要请我一顿饭,还要给我送礼的。”

不太熟悉的人托人介绍朋友递话什么的,甚至还要给现金,一个大包儿。

“哦,这些爸可以先记下来,让承恩记着,到时候问旸谷要比较好,你知道的,家里面他养家糊口的。”

一个月一百多块的养家费用,一个家庭舞会就会全部开支出去。

扶桑知道这边开销很大,二太太也知道,但是二老爷这边的开销账目,她找管家看一下,还是很吃惊。

每年的开销,很大。

可能有十几二万这样,这还只是内账。

管家就是账房,这边都是一起的,二老爷这边呢说交给二太太过问,经济大权就是给她的,但是二太太看账目呢,自己不是很清楚。

就喊扶桑来,扶桑算盘都不拿,她自己会手算的,管家这边一看她来了,知道这一位是北平有名的小算盘,不用扶桑问,自己就在一笔一笔解释。

“人情往来花费是大头,家里开销少。”

扶桑翻着账本看看,她自己什么眼啊?

里面一些账目,是购物的。

很零碎但很多。

她想了一下就笑了,指着其中一笔购置化妆品的开销,“是小公馆那边吗?小公馆那边先前是直接从账上领钱吧?之后呢?”

管家眼皮子就一跳,看了一眼二太太,二太太纹丝不动,像是说的别人家的姨太太。

小公馆那位呢,之前日子确实是好过,因为这边没有人,家里就一个,因此家里钱都是她的,她随时支取用的,用多少就是多少。

二老爷这个人呢,出手大方,做生意斤斤计较,锱铢必较来的钱,在对自己人上,无论是扶桑还是姨太太,他一点不亏钱,甚至给的更多。

但是现在小公馆那边呢,管家一个字不敢多说,“老爷没提?”

“上海这边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呢?”

管家就如实说了,“有的是每个月开支,从这边每个月领固定的钱,还有就是那边单独设账本,按月来报销。”

这些事情,扶桑是不能讲的,得二太太去说,管家人家去问,就不如二太太自己安排了。

等着管家出去了,看着大厅里面佣人在摆午餐,“老爷讲回来吃饭。”

管家就觉得不太一样,到底是家里有内主人了,二老爷看重,回来陪吃午餐,不然他一年在家里午饭的次数不会太多的,基本上都是在外面的。

“妈——这个事情,你看是不是要跟爸商量一下,姨太太刚搬过去,怕是没有来得及领开销,问问爸是什么意见?”

扶桑讲的很委婉,她来这边就忙的很,事情一直很多,她安排完账房的事情,还有自己事情要做,一堆事情想去做。

二太太就不是很有主见,她觉得自己见识跟不上,扶桑现在又是她的大女儿好儿媳了,“你觉得呢?是不是每个月按照月例送钱比较好?”

那肯定了,扶桑笑了笑,咬着一颗大枣儿当日子过一样,一点一点吃,指尖上面都有红枣的一点碎屑,二太太看不下去,给她拿着手帕擦了擦,听她说,“这个问题,去问爸爸,问他是按月给,还是设账本,要是设账本儿,我们这边请管家推荐给徒弟去,省的姨太太再找人去,按月给的话,问爸爸给多少合适。”

“他的姨太太,他来定多好?”她说的可乐,你自己的姨太太,就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要给他多操心。

说的二太太也松口气,“是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