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东家[民国] > 第7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0节

 

后面大嫂抱着孩子,左右看了下,也跪下来跟着一起哭,一边哭一边解释,“原本是要家里来的,只是半路上,火车坏了,我们便耽误了很久,原本想等着修好的,结果好几天不行,铁路线北上的又给日本人炸了,孩子还小见不得风,他撇不下我们,只能慢慢乘马车来的。”

二老爷匆匆出来,就不远不近的跟二太太站在一起,他不往前,二太太也不往前走,她是夫唱妇随的人,就是以前宋旸谷挨打,丈夫不说话,她绝对不会多走一步,多说一句不一样的话。

听见虎姑娘这样开口,眼神就更低了,没有这样说话的方式,宋眺谷还在是不是。

果真下一秒,二老爷甩袖子就走了,一个字都没有。

后面老二老三紧跟着走。

扶桑也才知道,公公是这么有脾气的人,办事儿这样的铿锵。

二太太拉着她的手,低声嘱咐,“你不要管这些,你在家里什么也不要做,看旸谷怎么做就是了。”

他要是去拉他兄弟一把起来,那你就去拉你嫂子起来,他要是跟老二商量好了不管,那你也不要多管。

扶桑等回房间的时候,她坐在椅子上笑,有时候吧,分不清是封建迷信还是夫妻感情和谐。

里面有一点夫妻相处的道理,她今天才琢磨出一点味儿来,这些东西,没有人教。

越想越觉得得趣儿,她眼睛就开始叽歪宋旸谷,看他脱下来外袍,里面穿着夹衣,在烫手呢,进出一次他们俩人都喜欢烫手,扶桑站过去,他就拉着她的手一起泡一下。

泡出来热气腾腾的,挖护手油呢,承恩拿一大瓶新的过来,自己闻了一下,味道一般,但是没有别的了,宋旸谷就手伸进去,挖了一点给扶桑擦她手背上。

扶桑嫌少,不动。

他就再添一点儿,“好了,好了,多了也无益。”

手比别人小,用的却比别人多。

扶桑坐回去,自己一点一点抹开,太干了,她手指甲一圈都起皮,抹多少都不大管用,一边来回揉着,一边问宋旸谷,“大哥那边父亲怎么安排的?”

宋旸谷看她这个样子,就知道她腰疼,拿个靠枕过去,“你靠着。”

又嫌弃她不坐正,“坐正。”

不好好坐,坐姿不对才腰疼。

扶桑就来气,“是腰疼才换个姿势,缓解一下的。”

宋旸谷有一个好处,不抬杠,你说什么第一次反驳的时候,他很少会再反驳回去,给她拽了拽靠枕,扶桑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他还记得她问的问题呢,哪怕她打岔过去了,他还记得回,“父亲那边不大高兴,大哥还在外面祠堂跪着呢,等三日的时候,再一起去祖坟。”

俩人在这里一句一句说话,扶桑也有事情找他拿主意商量一下,“不知道你们局里假期到什么日子,按照家里的安排,你差不多几时回去呢。”

宋旸谷假期也不是很多,这是请了假出来的,原本是婚假,再续了一段日子,但是时间太长综柜不好,扶桑的话,一些事情得按照他的时间来走。

宋旸谷喝完一杯茶,是大麦菊花茶,大冬天的他要喝菊花,不然的话,牙是真的疼,这么一个年纪的人了,智齿还是会发炎,??x?累的时候就疼。

再给他冲一杯进去,宋旸谷算了下日子,“三日坟之后,差不多得返程了,父亲回上海,母亲自然跟我们一起走,二哥留在这边,后续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差不多得等五七之后。”

五七总要有人操办,到时候就得看老二的了,扶桑也看出来了,这家里面,老二最受累最委屈一些,有什么事儿,就是从上面排着下来的,1老大不在家,那就是老二的。

就是那时候,老二撵着宋旸谷跑了,他自己流放极寒北地,膝盖为此坏了很多年,也是老二的付出。

扶桑就为这一点,也不得不提出来,“二哥受累了,我手工不好,不然给二哥做双鞋子棉服。”

“等着年前吧,你要承恩问喜得财要尺寸来,我给二哥置办一身新行头,家里事情,以后少不了他多操持。”

她在灯火下面,细细说着家里的事情,最后才说起来自己安排,“我是想着既然来山东了,离着青城也不远,想着三日过后亲自去一趟青城,元熊那边等消息呢,明儿一早便先跟他说,要他先家里去跟家里人说。”

“你看这样行不行呢?”扶桑这个人嗯,真的是人尖子,她讲话,非常的含蓄婉转,而且让人都能听进去。

事情做的很凶,很强势。

但是话说的很艺术,很动听。

宋旸谷这才回神,明白过来她为什么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去,他既然回去的早,那扶桑就打算一个人去的。

扶桑就是这个意思,她从不教别人为难。

从不多提一句教别人觉得麻烦的事情,宋旸谷也没多想,“你既然要回去,我必定是要跟你一起回去认亲的,再晚走几天罢了。”

扶桑一下就笑了,你看,人有时候,不用要太多,你话到了,有心的人自然就想到了,他确实很多事情想不到,听不明白,也不会婉转。

很直接很直白的一个人。

但是你讲出来一点儿之后,他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既然要认亲,又是新婚,没有只认女儿不认女婿的道理。

“那我们便三日后再走,我明儿先去租车行打听一下,到时候租两辆车子,母亲那边在这里稍等我们几日,这个我跟母亲去请示,一辆车子留家里备用,一辆我们去青城,父亲要走要好送他去车站,如何?”

还能如何,样样妥帖罢了。

二太太一早上听了,也满意的很,“我正好累的很,在家里歇息几天,亲戚们也都想着来说话儿,原先我也不想马上走的,只怕耽误他局里的事情,如今正好,要我说啊,工作再要紧,也不如家里事情重要,工资反正又不会多。”

扶桑手里有钱,她自然大方,“母亲只管请亲戚们来,我在饭店里面订好盒子菜,府里只管去领就行了,都是些本地菜,母亲怕是好久没吃了,不愿意去饭店,就叫人到家里来吃。”

就是二老爷听了,也觉得满意的很,听着她交代仔细,也不由得多说一句,“替我跟你家里人问好,给我们这么一个好女儿当儿媳。因为事物繁忙实在走不开,上海那边工厂有工人被机器伤了,我得去处理一下。”

扶桑心满意足,旁边大嫂坐在一起,看她这样就觉得累,出去隔间烧茶的时候,就问扶桑,虎姑娘就有些直接,“你累的很,我总觉得你累的很,心里面装着的事情,太多了。”

院子里有小亲戚踢毽子,四四方方的皮儿里面裹着沉甸甸的小麦子,扶桑一下就想到了什么,自己觉得有些好笑,“大嫂,我觉得我自己就是那一包麦子。”

她其实很多年没见过金黄的麦田了,以前她隐约记得家里有地,是的,她家里有几百亩的地,麦田连成片儿的,五六月麦子黄的时候,“我就是小麦,一根杆子上面,沉甸甸的垂着脑袋,大家看着都说累弯了腰。”

但是小麦自己呢?

没讲过自己累吧。

也没觉得自己累过。

她高兴,因为她努力成长了有成果。

种田的也高兴,因为付出了有收获。

她没觉得自己累,这些东西,就成为一种本分一种本能,一种生存的方式,思考的模式了。

她嫁人了,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里面,这样复杂的兄弟关系,那她就本能的去做最合适的事情。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