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 第17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3节

 

有一天还专门带着赵不息去看了咸阳种的橘子树。

“这花就小,结出来的橘必然也不大。”这个时候正好是橘树开花的季节,贾孙是懂行的人,只看了几眼就下了结论。

“川郡的橘树,每年四月都会开好大的花。”贾孙告诉赵不息。

直到时间快要进入五月,咸阳的橘树花已经有了凋零的迹象,贾孙更是整日都看着这几颗小橘树叹息。

四月二十二,依然是贾孙带着赵不息在橘树底下叹息的一天。

“唉,我年幼时最爱的就是每日看着邻居家的橘树开花结果,而后到了十月橘子熟了,我便去翻她家的墙摘橘吃。”贾孙叹息道。

赵不息倒是能理解一点贾孙的心情:“我在河内郡长大,河内郡有很多柿子树,每年十月我也爱去摘邻居家的柿子吃。”

“算一算,今年的柿子也该开花了,再过五个月我就能吃上柿子了。”赵不息想一想都觉得心情好了许多。

“河内郡?”贾孙有些惊奇。

赵不息耸耸肩,有些得意:“我上年过年之前就偷偷跑回了河内郡,吃了满满一肚子的柿子才又回的咸阳。”

不过河内郡离咸阳近一点,贾孙的老家在川蜀南离咸阳就很远了。

贾孙闻言沉默了半刻,忽然仰天大笑三声。

“公主说的有道理,那样好的橘子若是老夫往后再也吃不到了,那岂不是可惜至极?”

扔下这句话,贾孙竟然都不搭理赵不息就直接走了。

赵不息:?

我说他可惜了吗?我不是一直都在说我自己吗?

第二日。

端坐在咸阳宫高座上的嬴政看着自己面前的辞官表陷入了沉思。

这逆女做了什么?他的九卿之一怎么非说自己年老力弱,要辞官回家,还推举萧何为新治粟内史呢?

李斯都快七十了还能当丞相,贾孙不是才五十岁吗,怎么就年老力衰要辞官回家养老了?!

赵不息现在觉得很慌。

她爹把她喊过来已经一炷香了,可这一柱香的时间门她爹一句话都没说,只是用一种意味不明的眼神不加掩饰的盯着她。

“爹,您热不热啊,我给您扇扇子。”赵不息讨好的笑着,从嬴政的桌案上随手拿了一本被他扔在桌角的纸册给嬴政扇风。

嬴政没有搭理赵不息的讨好,依然用一种意味不明的眼神盯着赵不息。

“你知道贾孙已经跟朕上表说他要辞官回乡养老吗?”

赵不息干笑两声:“哈哈,贾公身体瞧着挺强健的啊,怎么就要辞官养老了呢?”

嬴政双手交叉抵在下巴上,悠悠道:“所以朕也很好奇,为何先前朕的治粟内史干的兢兢业业的,为何某人刚去了没几天他就要辞官呢?某人能不能告诉朕这是为什么呢?”

天气已经有些热了,嬴政桌边摆着一个冰盆,那里面的冰都是冬日的时候储存在数十米深的地库中而后封死,等到天气热了才会再挖开地库将其中的冰拿出来。因为储存成本高昂而十分珍贵,整个秦朝上下也唯有嬴政能随时取用。

一盆冰摆在身边是很凉爽的,只是现在赵不息丝毫没觉得凉快。

赵不息只觉得冤枉,她一把揪住嬴政的衣角,委屈大喊:“我冤枉啊,贾孙自己想要回老家吃橘子,又不是我非逼着回去的。”

怎么说得好像是她把刀架在贾孙的脖子上逼他辞官的一样!

嬴政哼了一声,扯扯嘴角:“先前几十年贾孙都没不想着吃什么老家的橘子,偏偏你才去了半个月他就忽然宁愿辞官也要回老家吃橘子……必然是你这逆女给他下了迷魂汤。”

对贾孙的辞官嬴政是有些介意的。

在嬴政看来,他手下的臣子除非是被他厌弃罢官,否则就应当干到老死才对。李斯就很好,七十岁了都还能辅佐他治理天下,他的臣子就应当各个如李斯一般为他干到死才对。

贾孙竟然敢在他和橘子之间门选择橘子,若不是看在贾孙这些年担任治粟内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嬴政早就生气了。

赵不息更冤枉了,她是有点玄幻的金手指不假,那她那造反书只能给她的治下生产力战力加buff,根本就没什么立竿见影的用处。

若是她会熬迷魂汤,那她早就顿顿都熬给嬴政喝然后糊弄嬴政早退休把皇位让给她了,还用得着这么劳心劳力的积蓄实力吗?

赵不息脑子里都已经出现画面了,邪恶小女巫赵不息站在大坩埚前面,把什么蝎子尾巴蟾蜍粘液都给扔进坩埚里,端着锅桀桀笑着把汤灌进高傲的嬴政陛下嘴里,然后睿智英明的嬴政陛下瞬间门就变成了傻子,傻乎乎地从皇位上站起来把金灿灿的龙椅让给邪恶小女巫赵不息……可惜注定只是幻想,她拿的是造反书不是巫女魔药必修书。

“爹,我要是真会熬迷魂汤,那也轮不到贾孙喝啊。”赵不息抱着嬴政胳膊喊冤屈。

嬴政当然知道赵不息不会熬迷魂汤了,他说这话只是对赵不息吐槽了一下自己的不快罢了。

“哼,这可说不准,你这逆女一肚子坏水……”嬴政轻哼一声,转移了话题,“贾孙推举萧何担任新的治粟内史,此事你知道吗?”

推举萧何担任治粟内史?赵不息愣了一下,可想到贾孙这段时间门对萧何的青睐有加又不觉得奇怪了。

不过治粟内史毕竟是九卿之一,虽然在九卿之中的存在感比较低,可毕竟也是只位列三公之下的高官。

赵高如今的官职是中车府令,再往上一级的太仆才是九卿之一,虽说赵高的地位不是由官职决定而是由嬴政的宠幸决定的吧,可赵高好歹也是跟着嬴政混了几十年才到的这个位置啊。

赵不息猜到贾孙对萧何那般赏识肯定会举荐他,可赵不息以为贾孙顶多也就举荐萧何做个太仓令、平准令什么的,却没想到贾孙竟然直接举荐萧何为治粟内史了。

“贾孙在他的上表中说萧何的本事要胜过他,所以他觉得萧何比他更适合担任治粟内史。”嬴政指了指赵不息手中拿着给他扇风的简朴奏折说。

赵不息这才尴尬的发现自己拿的不是草纸而是一本奏折,轻咳了两声,手上迅速把奏折放了回去,还顺手压了压奏折翘起的上角。

“萧何乃是我之管仲,当然厉害啦。”赵不息旁若无事绕过了自己拿着人家的辞职表给自己爹扇风这件事,骄傲的挺起胸膛有荣同焉,丝毫不知道替自己的门客谦虚一下。

嬴政却不高兴了,他拉着脸,沉声质问赵不息:“萧何是你之管仲?那朕怎么记得当初你拉拢朕的时候也跟朕说过‘公乃吾之管仲’呢?”

“哈哈哈,肯定是您记错了。”赵不息哪记得自己到底给多少人说过“汝乃吾之管仲”啊。

这东西不就和数百年后的“吾之子房”一样是个形容词吗,人家曹操也整天拉着郭嘉荀彧一口一个“吾之子房”啊。

嬴政眯了眯眼,危险的盯着赵不息:“朕记得你当初还跟朕说过‘我得赵公,如鱼得水也’,这句话你又跟多少人说过?”

也就平均每个大才都说过几遍而已……赵不息眼神飘忽不定。

这也不能怪她啊,这不是朝代比较早吗,她总不能说“汝乃吾之孔明”吧。

不过赵不息精通说话的技巧,她诚恳的看着嬴政:“大才如我衣服,父亲是我手足,衣服又如何比得上手足呢?慈父手中金,不息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嬴政听着颇为触动。

“逆女,就知道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