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 第17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0节

 

这个地方调粮,好处和缺点各是什么之后,李斯就打消了这些结果是赵不息胡乱编造的可能。

赵不息给的结果和理由都很合理。比如南阳郡应当出粮三十六万石,是因为南阳上一年风调雨顺,且南阳郡内有五岭道这条驰道直通长沙郡,长沙郡紧挨着百越可以减少沿途粮食损耗,还有南阳郡内各个郡县应当承担多少份额,发动多少运粮的车马和征夫……纵然是李斯亲自规划,也不会比这规划的更好了。

对此,赵不息微微一笑。

你李斯是丞相,难道我的大才们就不是丞相了吗?你李斯能成为丞相是因为你编撰秦律,擅长的还不是后勤民生,可我的范增萧何可都是因“抚百姓、不绝粮道”而出名的啊,秦末都穷成那样了,民不聊生十室九空的时候范增萧何都能想办法给项羽刘邦挤出来打仗的粮草,如今天下太平粮草充足,让他们规划一下内需供应岂不是太轻松了。何况还有秦朝版人型计算机“计相”张苍,只要给他输入数据,他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数百人才能完成的数据处理汇总。

只是让他们规划粮草怎么从粮仓里拨出来罢了,甚至都不用他们亲自想办法从黔首手中要过来,跟秦末的地狱难度比起来现在就是简易难度,这岂不是轻轻松松完成?

不知怎的,李斯看着赵不息,忽然有一种怀疑自己是不是的确年纪大了,比不上小年轻的感叹。

原来陛下的意思当真是让自己和这位十五公主一起合作供应军需,而不是只让自己带着她熟悉政务啊。看来是自家陛下早就知道了这位十五公主的本事,所以才会让她和自己共事。

想明白了以后,李斯庆幸了一下幸亏自己谨慎,先前没有直接反驳赵不息“共事”的说法。

在想明白了陛下话中的意思之后,李斯对赵不息的态度又变了,若说先前还带有一点长辈看小辈的感觉,如今却是认真将赵不息当作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僚。

李斯能成为嬴政最信赖的臣子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很有分寸,尽管赵不息无论是年龄还是官职都远不如他,可既然陛下说让公主和他共事,那李斯就十分认真的将赵不息当做自己的同僚。

甚至还专门让一个长史给赵不息从头到尾解释了一遍流程,让赵不息自己看着插手就行。

李斯、范增、萧何、张苍加上赵不息,这个当今最顶尖的后勤处理大才小组迅速发挥了他们的本事,只用了短短三天的时间就规划好了所有的军需,并且将调令文书分发到了各地,在往后的半月内,秦朝完备的运输系统会源源不断的将军需从四面八方沿着规划好的道路送到战场上。

嬴政召见了李斯,显然他对于此次筹备军需的效率也颇为满意。

“卿真为秦之栋梁也。”嬴政夸了一句李斯,又仿佛不经意随口问道,“不息这几日跟着你表现如何?”

小孩考完了试,当父母的总要问问老师自家小孩表现的好不好嘛。

然后嬴政就听了足足一炷香李斯夸赞赵不息和赵不息手下的大才,并且李斯还小小拍了个马屁表示陛下英明,教女有方,给他找的新同僚果然能力非凡。

嬴政:“……”

朕的意思是让你当不息的导师,教一教她这个项目该怎么做,怎么到头来反而她成了第一作者你成了第二作者了?!

若不是嬴政颇为了解李斯,他都几乎要认为李斯是被赵高附体了,特意夸大赵不息的功劳就是为了引出来最后这几句“明察秋毫、教女有方”的马屁话来。

可就是因为嬴政了解李斯,知道自己这位老臣虽说偶尔也拍他几句马屁可对待正事还是很认真的,所以才更觉得诧异。

李斯乃是他手底下最好用的大臣了,自吕不韦还掌权的时候就跟着他,修秦律、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都是李斯辅佐的他。

可如今李斯话语之中竟然对他那个十四岁的小女儿十分赞赏,嬴政不禁有些得意。

对于怎么教导孩子,自己的确是颇有心得的。

“嗯,做的不错。”嬴政略微有些得意的轻飘飘夸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夸李斯还是在夸不在这里的赵不息。

挥退了李斯之后,嬴政就命人将赵不息传唤了过来。

赵不息赶过来的时候身上还是脏兮兮的带着泥土。

嬴政有些嫌弃:“你又往泥巴坑里钻了?”

“今天早上遇到一个老妪,她孩子都死在了关外,家里的地没人浇灌,我就去帮她浇了浇地嘛。”赵不息拍拍自己裙角的泥点,不太在意身上沾上的泥土。

闻言嬴政只是轻啧了一声,没有再对此说什么。

“你跟李斯说是朕让你和他共事的?”嬴政笑的意味不明。

赵不息理直气壮:“对啊,爹你那天就是这么和我说的。”

“你去找李斯,该往王贲那边送什么你和李斯一同协商。”

赵不息记性很高,一字不差的把嬴政那天跟她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理直气壮看着嬴政。

嬴政无语的白了赵不息一眼,心知这逆女跟他装傻。

他让十四岁初入朝堂的女儿去找六十多岁辅佐自己数十年的老臣“协商”,难道真的是协商吗?他那是让赵不息跟着李斯打下手学习!

不过既然赵不息自己有本事让李斯愿意和她真协商,也有本事把此事做的不错,那嬴政也就不说什么了。

嬴政只看结果,赵不息给了他想要的结果,那过程到底如何就不重要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