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 第15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0节

 

天色初明,赵不息就送张良到了书室,顺便给尉缭捎了一份饭。

张良提着饭走进书室,脚步尽量放轻,可在寂静的书室之中依然颇为引人注意。

到了内室,将饭盒放在尉缭的书桌上,尉缭也只是掀起眼皮看了张良一眼,对他出现在书室毫不意外。

反而尉缭还颇有心思的调侃了一句:“老夫昨日就告诉过你吧,有的事情是反抗不了的嘛。”

张良心情十分复杂。

从赵不息口中他已经知道了尉缭是怎么被嬴政“请”来的,此时看到尉缭,张良心中对前辈的尊敬少了些,可同病相怜的感受却莫名多了不少。

尉缭乐呵呵的劝张良:“不过虽说秦王室喜欢威逼利诱,可秦王室的人都还是不错的……起码陛下对臣子十分爱重,公主看起来也不像是薄恩寡义的人。”

想到了商鞅和白起,尉缭中途又硬生生改了口。

嗯,分人。

编书的编辑已经有了,赵不息就开始按照流程和尉缭张良一起商量着编撰起这一部日后要做为秦朝军校教科书的兵书来。

此事比赵不息想象的竟然还要容易许多。当今世上最先进的一本兵书就是尉缭所编撰的《尉缭子》,尽管《尉缭子》不如《孙子兵法》在思想文化上的成就高,可比起更侧重兵家思想的《孙子兵法》来说,《尉缭子》在实用性上还要更胜一筹。

作为有着深厚编撰兵书经验的兵家大师,又有足够多的教材可以供参考选取,尉缭编撰起兵书来十分得心应手。

与此同时,赵不息还结合后世的经验,加了一些更先进一些的士兵训练经验进去。

再由樊哙领着新招收的侍卫按照新总结出来的这一套兵法进行练兵实践,时不时还走一走王翦的关系,让樊哙带着这几百个侍卫去秦军大营中和秦军模拟对战一下演练一番。

因着赵不息又编撰兵书这个正当理由,所以嬴政也就默认了允许赵不息带着这些公主府的侍卫去军营中演练对战之事,当然只能在公共地方活动,军营机密之地还是进不去的。

至于为什么是樊哙带队而不是韩信……若是韩信带队,那只能实践出来完美模型,韩信这个人无论给他多少个士卒,这些士卒的基础有多薄弱,韩信总能在很短时间内将他们训练成百战之兵。

赵不息和尉缭这对师徒也都对此感到稀奇,还特意蹲着去看了几天韩信训练士卒的过程,结果看到是看懂了,《孙子兵法》里面也都写着,可换个人来就是做不到。

兵书编撰的倒是顺利,可赵不息先前没当一回事的医书编撰却出了麻烦。

并不是所有医家弟子都如艾老一般大公无私的,医家弟子中,固然有如艾老一般大公无私愿意无偿给黔首看病的,可也有相当一部分依靠着自己的垄断知识而欺善怕恶、漫天要价的。

在这个还略显蒙昧的大一统王朝才刚刚出现的时候,医和巫之间的差距很不明显,医书更是各种野蛮方子的重灾区,什么吃什么补什么,心肝疼就吃小儿心肝的野蛮方子赵不息都见过不少。

毕竟就算在几千年之后都还有一些歪斜东西入药传闻可以保青春不老或者延长寿命的歪门斜方,秦朝时候这等歪斜方子只会更多。

赵不息听着耳边负责去和咸阳城中各个医家弟子对接的陈平的禀告,皱起了眉。

“那些大夫说他们宁愿一头撞死都不会把医书药方贡献出来?”赵不息嫌弃的轻啧了一声。

陈平倒是颇为平静:“我怕给您惹出事情来,所以就没有再强求。”

若是真的要弄到手,陈平也是有这个本事的,只是那么做的手段可能就不太光彩了。

赵不息也知道陈平是在顾虑什么。

无非就是怕给她招惹是非。

赵不息却不太在意,反正她已经在嬴政哪里备案了,有些不正当的手段那也是她爹给担着骂名。

“还要劳烦你再走一趟。”赵不息顿了顿,“带上樊哙和护卫队,背上弓箭,若是有不愿意合作的,那就让樊哙提着剑在他们门口给他们表演杂耍。”

赵不息指尖敲击着椅子扶手,漫不经心道:“若是还有敢私藏的,那就找几个卖黑心药的,杀鸡儆猴一番。”

藏私藏私,华佗那时候都敢刮骨疗伤、开颅治病,到了数千年后反而落没成那个模样,不就是这些人藏私藏的嘛。

赵不息愿意和兵家讲道理,那是因为兵家弟子几乎都是朝堂上的将领,有兵权,至于医家……总归医书在手,用不了几年黑石新涌现出的医家弟子就会代替现在市面上这些医术不行的大夫。

到那时候,医家也只会记得她的好。

拳头硬的兵家赵不息愿意和他们温柔讲道理,可拳头不硬还想阻挡大一统潮流的个别医家,赵不息就没有那么好的耐性了。

毕竟她是嬴政的女儿。

陈平闻言面上扬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唯。”!

秋色正浓,渭水的水色倒映着初升的朝阳,河边干枯的树叶在秋日露水的侵蚀下渐渐凋零,几片叶子落在渭水河上,泛点涟漪。

麦子熟了,麦香弥漫在空气中,距离渭水不远的地方,连块的麦田正是收割的时候。

赵不息的三百顷良田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她一早就坐着马车到了自己的田地边上,还带来了许多镰刀和其他农具,这些镰刀和如今比较普遍的普通镰刀外形上有许多不同,这些镰刀更加适合人力收割,还有从马车上卸下来而后由墨家弟子现场拼起来的推镰车,外形像是推车,柄约七尺长,接触地面的一段分为两个叉,叉上镶嵌着镰刀。

田中的麦秆并不算密集,虽说后来赵不息及时让奴隶补了肥料,可毕竟弥补不了先前的损失,赵不息估计着一亩也就只能收获三石左右的粮食。

不过好在这些奴隶倒是比夏天她看到的时候要健壮了一点,赵不息视线在一侧战战兢兢站立着的奴隶们身上掠过,心里有些欣慰。

等秋收完了再领着他们搭几间屋子,这个冬天应该就能撑过去了。

赵不息心里盘算着,这边也没有什么让她忙碌的,怀县的黑石子能想下地去干活就下地去干活,可大秦的公主就不行了,赵不息托着腮帮百无聊赖的看着地里的奴隶干活。

方才她想要和往年一样卷起裤脚跳下田地,可还没等她跳下去,这些小吏和奴隶就跪了一地,痛哭流涕求她坐着休息,说什么公主何其尊贵,不能做这些重活。

赵不息也不愿意为难这些人,只能老老实实坐在树荫下面看着他们干活。赵不息不仅腹诽,她又不是专门过来干活的,今天就是特意过来看看自己的良田而已,正好遇到了割麦的日子那就想着顺便搭把手嘛,又不是什么大事,可这些小吏和奴隶倒像是她不是想去割麦,而是想往刀山上走一样惶恐。

只坐了一会赵不息就觉得无聊了,她干脆站起来,吩咐跟在她身后的小吏:“我就在周围转一转,你们不用跟着。”

说着是就在周围转一转,不过赵不息是习武之人,步子快,走了一个时辰还不累,一个时辰已经够赵不息走到二十里之外了。

这一片的田地就明显没有赵不息的那三百顷良田好。赵不息弯腰看了看地里稀疏并且不太饱满的麦子,又看了看田中的土壤。

这片土地倒是挺平坦,就是土壤不太肥沃,而且麦种不太好,也没有精耕细种。

赵不息直起腰,又往前走了几步,却看到不远处的大树下面好像拴着两个孩子。

赵不息眉毛一皱,脚下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