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 第14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4节

 

他在边关有些年了,和匈奴交手过数十次,大多都是凭借着秦军先进的武器才能打退匈奴,就这样还胜败次数持平。

所以纵使是在自己长辈面前,王离也不敢吹嘘自己比匈奴单于厉害。

匈奴打起仗来不要命的,而且他们骑兵太强了,在草原上打了就跑,根本抓不住。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是大败匈奴而出名的,在李牧之前,匈奴欺负赵国都不眨眼,赵国在七国之中还是唯一一个能和秦国在武力上掰掰手腕的国家,都常年收到匈奴欺负。秦国也差不多,只是在秦始皇一统了六国之后专心致志收拾了匈奴两次,匈奴才老实了一点,可还是贼心不死,在边境常年都有战争。

王翦看着自己年纪不小可依然是一副懵懂模样的孙子,叹了口气。

“不息的天分,堪比李牧,要强过老夫许多,而你的天分,不如你父亲,你父亲的天分,又不如我。”

王离不服气顶嘴:“那您不是常说诸国的名将之中您天赋是最差的,可凭借一生积累,却成了名将中战绩最高的吗?那我也未必不如公主。”

王翦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傻孙子。

“老夫的天分是不如武安君和李牧,可也是天下间数得着的有天分……最差那是你大父我谦虚,不是真就是最差的了。可你小子的天资是真不不行,你大父我跟你一样大的时候早就已经冒头角了,可你若不是老夫的孙子,现在恐怕连百将都不是。”

“可若只是没有军事天分也就罢了,现在四海平定,胡人一时半会也打不进来,你差一些就差一些吧。”

王翦的面上露出了一丝的忧愁,眉心堆积起皱褶,苍老的声音中满是无奈。

“可你被养的太天真了,不懂如何让帝王信任你啊,这才是将领的大忌。”

王翦更怕的,是自己遇上了嬴政这样能全心相信自己的明主,而自己的后人,遇上的却是赵王迁那样自毁长城的昏君。

看着王离还是一脸不服气的模样,王翦忧虑地长叹了一声。

他抬起颤抖的手指指着王离:“王家就要亡在你手上啦!我的兵法也要失传,倒不如编成兵书散到天下间,让世人知道世上还有一个名叫王翦的兵家弟子。”

一直在一侧听着的王贲顿时大惊失色:“父亲,何至于此?”

王翦却已经累了,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又躺了下去。

何不止于此?将领领兵在外,只要君王又一念之差就回不来了,回来了也是身死族消或者郁郁而终。白起李牧廉颇……和他同时代的名将都是因为君王不信任而落了个这些下场啊。

名将尚且如此,何况王离的资质并不算出众呢。

王翦看人是很准的,秦二世登基之后,的确是在王离带兵在外的时候听信赵高的谗言而猜忌王离,加上王离的敌人是项羽这样的满级将帅,最终被俘虏而家破。

只是王离的政治情商远不如他的大父,并没有领会到王翦的意思。

看着已经闭目养神的王翦,王贲和王离父子叹了口气,正要起身出去,床榻上的王翦却忽然又开口。

“王贲,你过几日去找不息公主,就说老夫想要收韩信为弟子,问韩信可愿意拜老夫为师。”

说着,王翦喘了几口气,才又缓过来。

“而后你就把韩信带到军营中,告诉军中我们派系的将领韩信是我的弟子。”

王贲瞪大了眼睛,惊讶到:“父亲?”

他父亲的意思是要把王家的部分军中势力交给那个叫韩信的小子?为何?

王翦却已经没了力气,不说话了,只是挥挥手。

太长远的事情他这个将死之人已经管不了太多了,可从如今来看,不息公主是陛下诸位子女之中最有能力的一个。

……也是最类父的一个。

在赵不息向王翦描述她要北灭匈奴,东出大海的时候,王翦恍惚间看见的,却是十三岁的嬴政。

太像了啊,一个志满意得要一统六国,鞭策宇内,一个意气风发发誓要北灭匈奴东出大海。

王翦陪着他的陛下一统了六国,可注定是看不到赵不息平灭匈奴东出大海的时候了。

不过王翦认为赵不息未来必定比陛下的其他公子公主都要强,未来能陛下衣钵的也必定是这位小公主。

或许秦国又要出一位“大秦宣公主”?如宣太后一般以女子之身执掌政权?更甚至会出一位“大秦君公主”?如齐国的君王后一般名为王后太后实为君王?亦或者……这位野心勃勃如她父亲的公主并不满足于有实无名?

王翦不知道,再深他也不敢往下猜。

可起码日后若是赵不息掌权,赵不息会看在他今日的情分上善待他的后人。

这就足够了。!

在这个夏天的末尾,天气还很热,田里的麦子已经熟了。

几只黄鹂停在上党郡郡守府中的榕树上,叽叽喳喳。

树下,一书桌一椅一青衣士人。

李左车伏在桌案上奋笔疾书,左手旁是他已经修订好的几本《广武君略》,几本兵书下面还压着一封露出半个角的书信。

李云大步迈回来,一头热汗,才刚进院门就咋咋唬唬道:“叔祖父,你真要把你编的这些兵书都送给秦朝啊?”

“并非送给秦朝,而是送给不息。”正在编书的李左车抬起头,淡淡道。

李云挠挠头,憨笑:“可现在小姑姑这不是成了秦朝公主了嘛,又在修那什么兵书,我在朝中的故旧传信给我说是陛下下令要小姑姑主编的。”

“四舍五入,咱们李家的兵法不就是献给陛下了?”

李云一屁股坐到李左车对面,拎着水壶直接就着水壶壶嘴就往自己嘴里灌,温水混着汗水浸湿了衣襟。

李左车淡淡看了李云一眼,“怎么,你已经是秦朝的臣子了竟然还不想将兵书献给秦朝?”

“那不一样,我当年正在外面和秦国打仗,半路上就听说赵王那昏君把咱们全家都给杀了,我这不是一生气就投了秦嘛……我这也没拿自己当秦人看过啊。”李云大大咧咧摊开腿,随意用衣袍遮挡了一下□□,毫不在意道。

李左车沉默片刻道:“李家的兵法,自我之大父李牧到我和赵嫦,传承了两代,再往下,第三代就是不息,到底也都是给她的,既然给她了,那她再如何做便是她的事情了。”

“李家人都已经不在了,还守着这些无用兵法又有何用呢,再厉害的兵法也比不上活生生的人啊,大父兵法再高超,最后也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亡于昏君之手,世上何来无敌的兵法呢。”李左车长叹一声。

李左车并未再多感慨,只是笑了笑:“不息写信告诉我,她会将大父的名字放在兵书作者的第一页。只要后人还记得世上曾有一位曾多次击败过匈奴,保家卫国的李牧将军,那这本凝聚我李家数代心血编撰而成的兵书就实现了它的价值。”

人生在世,不过是求名利,人已经不在了,再多的金钱也没用,可流芳千古的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因着上有嬴政旨意,下有千古流芳的美名吸引,赵不息收集兵书的过程颇为顺利。

随着六国的覆灭,天下大半的兵书都被秦军虏到了咸阳,藏到了咸阳宫中,这些兵书来的更容易,赵不息拿着嬴政的手令就可以随意进藏书阁浏览。

剩下的秦朝将领的家传兵书,有一部分愿意将自家兵书献出来的,赵不息全盘收下,还有一部分依然抱着旧贵族的傲慢,认为家传兵书是他们自家世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