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87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74节

 

不是没有,只是一旦出现,就被从重、从严处置。但可以想见的,一旦朝廷监管松懈,抑或出现其他状况,以肉食者的贪婪本性,横征暴敛、苛捐杂税都会纷至沓来。

问题是存在的,别说刘皇帝,这些长年治国理政的大臣们,也同样清楚。但从来没有人就此进言,原因也很简单,保守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为了保证税赋稳定,民生“安定”,不得不抱残守缺。当然,隐晦些的则是,在现行税制下,对于勋贵、官僚、地主、商贾而言,是十分友好的。

利益导向往往带来行动,即便有看出问题的,要么位卑言轻,没有发言权,要么就是彻头彻尾的保守派。何况,目前的税制已经稳定运行几十年了,朝廷每年财税同样稳定,余地很大,远没有到需要改变的地步,何必折腾呢?

“看你这么犹豫,想来也是见识到了不少弊处吧!”见刘旸沉思,刘皇帝说了一句,而后又瞧向李昉、赵匡义等宰臣,道:“在座诸卿,都是由州部提拔中枢,都有充足的地方治政经验,也都说说,大汉现行税制,在执行过程中,都有哪些问题,出现了哪些弊病?”

面对刘皇帝的问题,众臣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对于他们的沉默,刘皇帝也不恼火,很是自然地看向王祐:“王卿,西北算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地方了,你在西北任职多年,从州县到道司,可谓见多识广,你说说看!”

被刘皇帝点名,王祐自然不能再装哑巴了,想了想,应道:“户税以钱币缴纳,早年之时,为了缴纳税钱,大量农民百姓,不得不贱卖绢帛、粮食以换取铜钱。由此造成钱重物轻,百姓负担加重。不过,随着朝廷加铸通宝,流通天下,这种情况已然得到缓解……”

王祐此言,提出了一个问题现象,但同样指出,这个问题已经得到缓解,好像就在提醒刘皇帝,问题不大,不要折腾了。

不过,刘皇帝可不吃这一套,又问吕端:“吕卿,你也说说看!”

吕端一副不动如山的模样,闻问,从容起身,拱手应道:“朝廷每年制定税额,其中一点,以天下各道贫富差距定额,各道亦以各州府发展情况分等,州府亦然,以此保证公平,富者多缴,贫者少纳。

然而到县以下,情况便发生巨大变化,官府职吏,自执税过程中,往往一概而论,罔顾贫富分等纳税原则,只求完成上司分派税收任务,不顾治下户民人身、土地、财产实际情况。

从而造成,贫富均等,居大邑与务小农者,缴税相当。同时,不少官府,仅以地域摊派,大富之区与贫苦之乡,税额相等,反使富者少缴,贫者多纳。

长此而往,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贫者入不敷出,为避正税,贫者宁肯抛耕舍业,而就富庶之乡……”

吕端一席话,可以说将两税制在执行过程中,一大显著问题给揭露出来了,别说刘皇帝了,就是其他人也都面色凝重,眉头紧锁。

“赵卿,你有什么发现?”刘皇帝语气似乎严厉了几分,盯着赵匡义。

赵匡义心下凛然,不过未见迟疑,张口便道来:“这些年,全国有不少失地百姓,然地去税存,税额不减,负担加剧。为此,或逃税,或逃身,或沦为佃户、雇工……”

赵匡义说完,刘皇帝又把目光转向李昉,这下,都不需刘皇帝开口询问了,李昉便主动叹息道:“朝廷正税,以贫富分等缴纳,然各家各户,财产多寡,土地多少,实难厘清,同时不乏隐匿财产、瞒报土地的情况,诸如此类,都影响到朝廷每年正课税入!”

李昉言罢,刘皇帝终于没再问了,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发出一阵有些渗人的笑声:“呵呵……”

统归地税

冲这一干人等扫视一圈,刘皇帝玩味道:“你们这一条条,一桩桩,把税制问题说得清晰明了,既然洞若观火,为何此前从来不向进言?还需要朕主动发问,莫非是有意欺瞒?”

“臣等不敢!”刘皇帝这样说,哪里是这干大臣们所能承受的,不管心态如何,面上都赶忙做出一副惶恐的样子。

见状,刘皇帝嘴角稍微勾了下,带着浓浓的嘲讽意味:“不敢?做都做了,现在还谈什么不敢!你们这些人,就是习惯地糊弄朕!”

“臣等不敢!”这下,包括刘旸在内,全都起身了,整整齐齐地跪下。

看着这跪倒一片的场景,刘皇帝收起了冷嘲热讽,轻轻地一摆手,淡淡地道:“都起来吧,不用做此姿态!”

“臣等不敢!”

众人仿佛化作复读机的,声音也更加整齐,见状,刘皇帝不由地拍了下桌子,道:“起来!”

龙威一振,这才不敢继续“撩拨”刘皇帝,缓缓起身,也不敢坐了,毕恭毕敬地站着。略作沉吟,刘皇帝扫视着说道:“你们都是敏捷之人,议到此时,恐怕多多少少都体会到朕的用意了吧!”

这回不待他们说些虚伪的客套话,刘皇帝直接道:“朕要改税制,一直都有这个心思,此前是觉得时机不到,也顾及方方面面,求个安稳。但眼下,朕觉得时候到了,两税弊病,日益显露,朝廷不能视而不见。你们这些宰相,对个中弊病,既然心知肚明,那就再讲讲,如何去弊革新!”

刘皇帝直接表明想法,众臣倒也没有太多意外,每个人都面无表情,但那股子疑虑的意味却弥漫在御园的空气中。

“怎么都不说哈?还要朕一一点名吗?”看他们沉默以对,刘皇帝幽幽道。

闻言,李昉迟疑了下,禀道:“陛下,臣以为,关于税制之弊,还需更加全面、深入的调查,而后细致推敲,议出一个完善的解决办法,其后再按部就班,逐步落实……”

“调查,讨论,然后继续拖着,拖到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刘皇帝立刻怼了回去。

“陛下,臣的意思,此事事关重大,实不可操之过急,还当审慎而行!”李昉小心地辩解道。

刘皇帝不再看李昉,瞧向王祐:“王卿,你的意思呢?”

王祐老脸实在是不轻松,沉吟片刻,方道:“陛下,李相老成为国,所言有理。税制之改,动则如泰山之摇,干系重大,疏忽不得,确实需要详细充分的调查准备。”

听王祐也这般说,刘皇帝又看向其他人:“你们也都持此意见?”

闻问,虽然刘皇帝的眼神有些渗人,但不管是赵匡义还是吕端,都硬着头皮,恭声道:“还请陛下审慎而行!”

“倒是众口一辞啊……”见状,刘皇帝额上浮现出一抹晦色,低声呢喃了一句。

冷冷地审视着他的宰相们,每一个都是他亲手提拔委任的,但此时此刻,明明一个个态度恭谨,言辞小心,却给刘皇帝一种被对抗的感觉。

“太子怎么不开言呢?”收回目光,刘皇帝转向刘旸。

刘旸自然是神情严肃的,稍加思索,应道:“臣以为,或可双管齐下,一方面调查讨论,为税制改革做准备,一方面就眼下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处理整改。

以臣之见,适才诸位相公所提弊病,多有人为缘故,下官县吏罔顾民情,敷衍了事,从此方面着手,严肃税制规定,处置那些懒政之官,当可扭转风气,解决一部分矛盾!”

听刘旸的意见,刘皇帝笑了,意味深长地道:“太子的意思,是要办人了?朕此前要杀些误国的贪官污吏、害民的土豪劣绅,你们便是群起反对,说什么会引起官民不稳,人心动荡。怎么如今,又主动提议从人事着手了?”

见刘皇帝又翻旧账,刘旸保持着严肃,但难免有些尴尬。瞟了他一眼,刘皇帝有些冷淡地道:“你这团稀泥和得好啊!所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