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84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49节

 

东京士民如此不约而同的行为,纵观历史,也是少见,即便其中不有少官府督促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东京臣民对皇后的崇敬感情。

坤明殿已然被装饰成灵堂,符后的遗体也经人收拾后,置入灵柩中,刘皇帝未曾挪步,一直陪着符后说话,只是,再得不到任何回应了。

凄凄零零地坐在灵柩旁,望着牌匾,那哀伤孤寂的模样,任谁看了,都得潸然泪下,都不需假装逢迎,实在是触景生情。很多人都感意外,高高在上的皇帝,竟然也有如此可怜的时候……

关心刘皇帝的身体,不论是嫔妃、宫人,还是太子、大臣,都忍不住劝慰,但每个人都在刘皇帝那要杀人的目光下,放弃劝说。

符后崩后,两日之内,刘皇帝两日之间不尽米水,面上不见人色,身体也显得不支,这可吓坏了所有人,但谁劝都没用。还是小皇子刘曜懵懵懂懂地哭了一场,按照大人教的劝说一番,刘皇帝方才用膳,但也是清汤寡水。

符后的丧事,操办地极其隆重,哪怕刘皇帝知道,符后绝对不希望如此,但他还是要大办特办,甚至不惜扰民。

当然,一切还是依照丧仪而来,只是在规模上,要隆重些,若是比较下来的话,比当初李太后辞世时,还要盛大。

经过钦天监择日,灵柩出宫离城,西行洛阳,刘皇帝亲乘仪驾,给符后送行,而随行者,达数万人,基本上整个朝廷贵族、官僚及其家属,都在送行之列。甚至于,有不少东京士民,满身缟素,主动跟着。

从东京城始,道左两旁,观者如堵,都拜倒路边,热泪盈眶,目视灵柩通过。这还不算,出城之后,沿途所经州县百姓,都闻讯而来,同样披麻戴孝,跪地恭送。

刘皇帝与太子刘旸同乘一车,掀开帘幕往外望去,满目皆白,漫天的白纸片在凄凉的秋风中起舞,覆盖在路面,那一排排的伏地的人影,那一张张悲伤的面庞,让他不由感同身受。

“怎么出了城,还有这么多人?”刘皇帝的声音低沉,显得有些沙哑,自符后崩后,他就很少主动开口。

刘旸眼眶泛红,道:“这些百姓,都是得知梓宫西行,主动前来给娘送行!”

“放眼史册,能做到这一点,也只有你娘了吧!”刘皇帝面上悲喜难言,但显然哀伤要多一些,两眼又不禁红润起来,拿着丝帕拭泪。

见状,刘旸也不由得悲从中来,哽咽道:“爹,还请节哀,保重身体啊!”

这样的话,这段日子以来刘皇帝不知听了多少遍,此时再闻,真想反呛一句:节什么哀,你又没死老婆!

然而,人家毕竟也死了娘,那种出于发泄的混账话,终是没有说出口,只是沉默地点点头。

总要杀些人

梓宫西行,其目的地,自然在洛阳北郊,邙山深处。那里,正是刘皇帝高陵所在,也是符后归葬之所。

高陵,起建于开宝十一年,前后历时两年多,方才基本完工封存,然而,由于刘皇帝爱折腾的习惯,时不时地会冒出些“奇思妙想”,让园陵使进行添置改建,使得高陵的修建始终处于一种半完工的状态。

少府以及工部联合组建的那支高陵修筑队,也一直没有解散,被圈置在邙山之中,保证随时能动工,平日里基本与世隔绝,如此已然十多年,甚至于,他们中很多人都已经被家人遗忘了。

因为工匠们的家人找到有司之时,得到的只是一封“工亡通知书”以及足够的抚恤赔偿。由于刘皇帝的诸般要求,以及那难以把握的心理,少府与工部的负责人,也很难做,只能小心翼翼,犹犹豫豫,很多事情,都是囫囵为之,对上逢迎,对下压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汉帝国工程不断,大到运河、城建,小到桥梁沟渠,难以计数,但在刘皇帝个人偏好享受中,只有两项。

一是东京的琼林苑,二就是西京的高陵,而在高陵的兴建上,刘皇帝投入了极高的热情,毕竟那是他百年之后的栖息之地。

对于刘皇帝而言,放纵的时候并不多,唯独在高陵之事上,表现出满满的私欲。当然,建筑款项,都是由少府出资,都是皇室私财,虽然同样劳民伤财,但至少维持着基本的体面。只是对那些常年不能还家,甚至可能一辈子隐姓埋名的工人而言,有失人道,这也是刘皇帝诸多不可对人言的秘密中,需要重点遮掩的一部分。

高陵的兴建,前前后后,耗费逾一千万贯,钱款已然不少,但更多的人力及各项资源投入,却完全无法体现在纸面的数据上。十多年的工期跨度,就已然能说明很多东西了,而高陵内部,除了宏伟壮丽的主体建设,最费精力的,还得属那些深刻烙印着刘皇帝及大汉帝国成长发展印记的事物。

那座详细记录着刘皇帝创业史的浮雕,移植到高陵之中,时间、金钱、人力的代价,就是东京太极殿雕壁的五六倍……

规模浩大的高陵,如今迎来了第一个主人,符后。西行送殡,场面很大,万众瞩目,但真正入陵归葬,却是秘密进行的,负责的人,从山陵使到宫人、士兵,事前也都经过“政治审查”,一切都是为了高陵的安全与隐秘。

事实上,很多人都知道高陵修建在邙山之中,但具体在哪个方位,在哪座山岭,却少有人晓得。隐蔽做到这个程度,只能说不容易,当然,代价也很高昂,刘皇帝还修了几座疑冢……

在高陵又陪了符后三日后,仪驾起行出山,缓缓向洛阳而去。邙山的山道,虽然经过大量开辟,但大部分是难走的,尤其是隐迹部分,更是崎岖难行,銮驾是根本动弹不得的。

因此,刘皇帝干脆地自打其脸,很多路程,他又乘起了步撵……当然,可没人敢拿此前的“禁轿令”说道什么,别的且不提,皇帝有些特权,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一直到邙山外围,那些由火药甚至刀劈斧凿开辟扩宽的山路,终于可通车驾,刘皇帝的体验,也终于舒服了。

当然,心情抑郁的刘皇帝,暂时也不在意这些身体上的感受。在车驾上陪着刘皇帝的,乃是喦脱,沿路的颠簸让刘皇帝昏沉沉地侧靠软团上,喦脱则小心翼翼地侍候着,精神高度紧绷,一副时刻准备着的模样。

果然,刘皇帝突然睁开了眼,淡淡地问道:“你说,那些太医以及坤明殿宫人,朕该如何处置?”

一听此问,喦脱下意识地紧张起来,他倒不是为那些人的下场而担心,也轮不到他去同情,只是有些害怕此时刘皇帝的状态,担心影响到自己。

此时的刘皇帝,不论是眼神还是表情,就突出淡漠两个字,语气也不带丝毫感情,那是一种近乎纯粹的表现,但越是如此,越让人畏惧。

“朕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没有得到喦脱的回声,刘皇帝的目光偏移了下,落在他身上。

喦脱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上,大脑飞速转动,嘴上下意识地答来:“该杀!”

两个字一出,后面的话便顺理成章地道出:“娘娘崩逝,坤明殿宫人伺候不尽心,太医救治不尽力,都族灭死罪,罪不容诛!”

当初,喦脱还答应孙太医,要为其说话回旋,但此时此刻,早就忘到天边去了,甚至还主动提出“族诛”的建议。

不过,刘皇帝听了,语气没有丝毫变化,又道:“可是,皇后可是希望朕放过他们,不要牵连无辜!”

喦脱立刻道:“娘娘心善,但不是宽纵那些罪人的理由,甚至更该严惩!何况,那些人罪责深重,谈何无辜?”

喦脱表明态度后,便是一个主意坚持到底了,哪怕这或许并非出自他本心。当然,他还希望,刘皇帝能籍此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