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78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2节

 

刘皇帝打断了赵普套娃一般的说辞,直接问:“你所持阴谋论,其策划者,会是谁?”

闻问,赵普犹豫得更加明显了,考虑了下,道:“此为老臣凭空猜测,至于究竟是何人阴谋,老臣就真不好说!”

“不好说也要说!”刘皇帝不管。

沉默了一会人,赵普吐露出一些人:“甘州回鹘余孽、因该制移风易俗而不满的诸胡、那些丢了权力、损了财产的蛮酋乃是那些强徙西北的汉民豪强,以及徙边服刑的罪犯、官吏、刑徒……”

赵普这话一说,刘皇帝也沉默了,高坐在御案后,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带给人的也是阴霾一般的感受。

“都是一群宵小之辈!”良久,刘皇帝冷冷地说了句。

赵普表情大概有许久没有这般严肃了,认真地道:“陛下,倘若这些宵小之徒,有朝一日被人引导,联合起来,那对朝廷来说,可就是大患了!”

这个时候,王寅武忽然出声了,小心翼翼地把王玄真关于刑徒营骚乱的情况、变化与分析禀报了一下,显然,将这些结合起来,那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了。

刘皇帝紧蹙着眉头诉说着他内心的纠结,显然,他有些不愿意去相信,一些被他视若面饼、任意揉捏的货色,能对他的大汉帝国产生什么威胁。

但是,多疑的性子,又让他不得不加以重视,喃喃道:“朕知道,地方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积压了一些矛盾,但已到如此地步了?”

赵普还是个明白人,在某些方向,这个长久把持大汉相权的宰相,要比刘皇帝更了解他的帝国。

“查!一查到底!”刘皇帝也不是反应迟钝的人,在短暂的迷茫之后,整个人再度恢复了锐利,目光像刀子一样盯着王寅武:“倘若真有什么叛逆贼子,有一个,给朕揪出来一个!”

“是!”王寅武回答地很干脆,他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其他态度。

刘皇帝此刻的怀疑,已经被赵普更进一步了,犹豫之后,就是肯定,双倍肯定,西北已经存在一些反叛大汉的乱臣贼子了。

“你来,可也是为河西之事?”刘皇帝这才问张德钧。

张德钧来时所有的小心思此时也都收起来了,恭敬应道:“回官家!正是,皇城司也收到了消息!”

“你们也一并调查,朝廷、河西、皇城、武德两司,四方齐动,务必给朕查出个水落石出!”刘皇帝吩咐道。

“是!”

深吸一口气,刘皇帝又瞧向刘旸,稍微有那么点“不好意思”,酝酿了下,释然一般吩咐道:“你方才提的那三条建议,与我补充的意思,综合一下,执行善后!”

刘皇帝还是接受了赵普“和稀泥”的建议,太子的见解,还是有道理的,至少比起刘皇帝那唯我独尊、直来直去,要显得聪明些。

暗通款曲

带着少许后怕的心情,脚步沉重,王寅武朝宫外走去,满脸凝思之态。

“王司使留步!”身后传来的张德钧那熟悉的令其厌恶的声音。

回身一看,只见张德钧笑眯眯走了上来:“何故如此急切?”

面对张德钧,王寅武回之以笑,所有凝重消散一空,面态恢复自信,目光也犀利起来,拱手应道:“河西大案,在下使命在身,责任重大,自然不如张大官悠闲!”

“我老了,不似王司使年轻力壮,精力旺盛,自然乐得悠闲!”张德钧的笑容就透着虚伪两个字,两眼几乎眯成一条线:“不过,此番官家同样授以君命,想闲也闲不下来了。

皇城、武德两司过往虽然有些龃龉,但此番官家使你我协同办差,为不负使命,我以为,还当捐弃前嫌,同舟共济,并力侦破此案,揪出那些叛匪逆贼才是啊!”

王寅武微微一笑:“这是自然!”

答应地很快,但心中显是不以为然,同时还提高了警惕,这老家伙得防着,以这阉人的尿性,笑里藏刀,说不准就在哪里使绊子了。

就拿河西案来说,幸好他速度够快,要是动作稍微慢点,让这老阉抢了先,那他在刘皇帝面前就更不好交代了。

眨眨眼,王寅武语露机锋:“不得不说,皇城司好灵通的消息,张大官好麻利的手脚!”

“作为官家的耳目,怎能不灵通些,否则闭目塞听,官家是要生气的,我们这些做奴臣的,也无颜面存世了!”张德钧道。

“张大官真是陛下的忠仆,事事为陛下着想啊!”

“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莫非王司使不是如此,另怀机心?”

两个人言语入刀,话里带刺,较量了一番,王寅武就没耐心了,直接问道:“张大官叫住在下,不会就只是向我表示合作之意吧!”

张德钧笑的有些阴险,幽幽然道:“官家下令彻查,显然有整饬河西军政的意思。不过,王司使是出自河西,难免有些牵碍,其中若是有什么需要的人或事,还请提前打个招呼,我这边也可以给个方便,以免失了回旋的余地……”

一听这话,王寅武眉毛一跳,果断拒绝:“不用,该查该办,一切依朝制规矩,何需留什么余地?”

盯着张德钧,王寅武淡淡道:“官家的耳目,可不该有多余的心思!”

见王寅武那一脸“正气”的模样,张德钧心中暗骂一句,笑眯眯道:“王司使如此觉悟,令人佩服啊!”

王寅武:“为陛下尽忠,为朝廷效力而已!”

“呵呵……”

“事情紧迫,有这闲谈的功夫,还是想想如何办好官家交待的差事吧!”王寅武一副话不投机的模样的:“张大官留步,在下先告辞了!”

“请便!”张德钧伸了伸手。

宫墙外,王寅武保持着风度,步伐稳健地离开回衙,张德钧从后看了一会儿那远去的背影,方才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嘴里则恨恨地嘀咕道:“这个匹夫,却是越发骄横,不知所以了,看你还能猖獗到几时!”

另外一边,王寅武也在口吐芬芳:“断子绝孙的老阉,我倒要看看,你能有什么好下场!”

回到武德司,司衙内,王寅武在京的心腹干将们以及重要职吏早已齐聚一堂,就等着他发号施令。

没有任何耽搁,王寅武把事情通报了一下,最重要的,是传达皇帝陛下的指示精神,并对接下的武德司的工作任务做了细致安排。

重点,毫无疑问是放在河西,他专门抽调了两队探事吏协同的三百武德营士兵远赴西北侦办此案。

同时,随着东京这边的反应,不只是河西,整个西北的武德司力量也都动员起来了。河西案或许是一个侦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武德司针对的,却是整个西北乱象的根源。

刘皇帝都说了,西北恐怕存在一些阴谋叛乱分子,不管如何,都得查出个所以然来。倘若没有,那么可以轻松地汇报,倘若真有,那就是立功的机会。

夜幕下的东京城,被万家灯火点缀着,其喧嚣繁华,比之日间更胜,黑夜笼罩下的京城,似乎也更加真实一些。

汴河之上,仍旧帆樯林立,两岸有游人,河上有彩灯,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漂泊水上,顺流而下的那些装饰精美的花船画舫,隔着数百丈,都能让人感受到的奢靡与浮华。

夜色掩护下,王寅武在两名随从的护卫下,低调地乘着一叶扁舟,登上河中一艘画舫。

与其他热闹的花船相比,这艘船不算大,也没有那么嘈杂,静谧之中突出格调,有种大隐闹市的意思。

船上伺候的人,显然都说精心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