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69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9节

 

因此,赵匡胤尚能稳得住。脑子里盘旋着各种想法,看看能否有解决的办法,但越想,表情越是凝重,因为,不论怎么寻思,都别想轻松揭过。

“你先回去,此事,容我仔细思量一番,怎么做,我会通知你的!”良久,赵匡胤抬头吩咐道。

“二哥!”没一个明确的说法,赵匡美哪能有归心。

“记住,接下来给我安分守己些!”赵匡胤严厉道。

事实上,都不用赵匡胤这不容置疑,如今的京中,牛鬼蛇神可都安分着,几乎所有到一定阶层的人都温良恭俭让起来了,顶风作案,终究只是少许脑袋不清醒的人。

“你们当真没有铸钱?”赵匡胤重复问了声。

赵匡美微愣,反倒有些不自信起来:“应该没有吧!银矿都是张进在经营,具体情况,我也不甚清楚……”

一听这话,赵匡胤就直感恼火在升腾,对于这个弟弟,他头一次有种怒其不争之感。

盯着他,赵匡胤语气深沉地问道:“匡美,我想知道,你每年的俸禄与地里的产钱,还不够你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吗?”

闻问,赵匡美那还算英俊的面庞间,流露出少许的落寞与惭愧,道:“二哥,我,无话可说!”

“滚!”赵匡胤顿时斥了一声。

赵匡美身体一绷,耷拉着脑袋,行了个礼,转身迈着沉闷的脚步往外走去。

“等等!”仍旧严厉的声音打断了赵匡美的步伐,回过身,只见赵匡胤问道:“除了银矿之事,还有无其他?”

“这……”赵匡美再度犹豫。

见状,赵匡胤再度短促而有力吐出一个字:“说!”

“家仆与人合作,做些木材买卖,在秦陇伐了些木料售卖。”赵匡美的声音很低。

在刘皇帝的主导下,为保水土,朝廷对西北地区是有禁伐令的,尤其是那些深林巨木。可想而知的,赵匡美做的,绝对不是普普通通的柴木生意,而是那些在禁伐名列可做建材的巨木硬木。

有银矿之事打底,赵匡胤要冷静得多了,也不作话,只是盯着他。赵匡美这回反应很快,郑重其辞地道:“只有这两事,再无其他了!”

“你去吧!”赵匡胤摆摆手。

“二哥,张进他会是什么下场?”临走前,赵匡美犹豫地问了下。

赵匡胤毫不客气,冷冷道:“你还有心思为他考虑?还是想想你自己吧!你就寄希望于,他日在南市问斩的囚犯中,你不在其中!”

“是!”赵匡美苦涩的面庞间,闪现一抹畏惧,但见坐在书案后的赵匡胤,莫名地生出一些信心,但是脚步,仍旧沉重。

赵德昭看了面色深沉的赵匡胤一眼,跟着出去送赵匡美。

兄弟之间

等赵德昭回到书房时,赵匡胤仍旧坐在那里,很久没动过的样子,只是表情凝重,目光深沉,脸上的醉意早被自己兄弟给惊没了。

“爹!”赵德昭从仆人手中接过一杯醒酒茶,靠近亲自置于其侧,低声唤了一句:“四叔此事,怕是有些为难吧!”

赵匡胤回过神,看了看爱子,再度叹了口气,示意赵德昭坐下,而后道:“再是为难,他也是我亲兄弟,你的亲叔叔,我还能不管他吗?

我只是有些失望,匡美也是读圣贤之书、修大汉国法长大的,然而,知法犯法,修德背德,怎能如此堕坏!”

毕竟是自己叔叔,赵德昭不好贸然评价赵匡美,只是说道:“所谓近墨者黑,四叔本性还是良善的,只是受那张进的蛊惑,误触国法吧!”

说这话时,赵德昭自己都觉底气不足,很快平复下心中的那丝异样:“依您看,四叔此事能够解决吗?张进会真的把他牵连进去吗?”

赵匡胤摇了摇头,态度不明,也不知是不知道,还是没办法。想了想,说道:“终究是犯了国法,哪怕不在十恶之内,也十分深重了,尤其同张进那厮牵扯上了。

陛下用法森严,纵在平时,恐怕也难容之。何况,滑州案如今闹得这般大,满城风雨,沸沸扬扬,形势就更加难测了。

至于张进,必死之人,难保他不会咬出你四叔,甚至都不需他攀咬,那两座银矿,你觉得朝廷会查不出来吗?”

“如此,四叔岂不真的危险了?”赵德昭脸色凝重。

“让我想想,让我好好想想!”赵匡胤的浓眉拧在一起,很是着恼。

事实上,赵匡胤心里已经有所预料了,即便赵匡美能够渡过此劫,怕也要掉上一层皮。当然,放弃不管,赵匡胤绝没有这个想法。

虽然赵匡美不同于赵匡义,只是他的庶弟,但赵匡胤对其还是很有感情的,再加上长兄如父的责任。

哪怕赵匡美的行为,触犯了国法,但只要还有挽救的余地,那就断没有放弃的道理,甚至,即便没有,他也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治家不比治军,私情往往大于公理,世间不乏大公无私之人,但那终究属于少数,而即便是那些少数人,也未必完全出于公心。无关于公平,只在人性。

赵匡胤人很聪明,在刘皇帝面前也很尽人臣本分,平日里也守道德礼法,然即便如此,他也是有私心,存私念的。为大汉立下了那么多的汗马功劳,保护一下自己的亲兄弟,在他看来,是绝对占理的,至少于私德无亏。

态度上是很坚决的,然而如何解决赵匡美招惹的这个麻烦,却还是颇令赵匡胤头疼,百思之间,也难得一个周全之法。

见父亲苦恼,赵德昭不由提醒道:“爹,何不问问三叔的意见?”

此言一出,赵匡胤直觉拨云见日,愁容稍展,当即道:“我怎么忘了匡义,你立刻亲自去他府上,将他请来!”

赵匡胤心中还是有些谱的,在类似这样的问题上,赵匡义显然会比他更有办法,脑筋也更灵活些,毕竟是常年治政执法的。

暮色越发暗淡了,雪又开始飘了,飞舞的雪片笼罩着夜空,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温暖。赵德昭前往广阳伯府,不出意外的,没有找到赵匡义,然后马不停蹄,前往洛阳府衙,终于找到人。

等赵匡义满身雪寒地赶到荣国公府时,夜已然有些深沉了,身上还穿着未及更换的官袍。三人秘处一室,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让赵德昭把情况给他讲述一番。

而听完叙述,同赵匡胤盛怒的表现不同,赵匡义反应要平静得多,只是那茶香四溢的茶水也不香了。

茶杯落在案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赵匡义凝眉道:“他怎么如此糊涂!简直不知死活!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碰上这个时候,只怕还得给他加一等!”

见状,赵匡胤摇了摇头,他的情绪俨然已经平复下来,看着赵匡义:“事既已出,匡美找到我这里,我也责备过他了。

因为张进案,牵扯出那么多事,已然愈演愈烈,匡美显然深涉其中,虽则尚未暴露,但还需设法帮他度过难关!

我苦思多时,实无完全之策,因而找你来参谋参谋。”

赵匡义也没有拒绝的意思,只是越想,表情越冷,越思,心情就越发糟糕。既是气愤赵匡美的违法之举,又有些患得患失,怕此事影响到了自己。

如今的赵匡义可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春风得意,平步青云,身为洛阳尹,已然跻身大汉权力中枢了。而在着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政绩斐然,作为京城首府的主官,想要做出成绩,历来是困难的,而赵匡义做到了,权威有了,名誉也足,这就是赵匡义的能力。

因此,于赵匡义而言,在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