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65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9节

 

“正欲呈报陛下审阅!”石守信取出一份奏章,呈上:“请陛下御览!”

对此,刘皇帝也明显更加上心,仔细阅览了好一会儿,方才抬起头,仍是一番思索状。北伐之后,整个朝廷整个国家都在进行一番大调整,官吏升迁,人员调动,堪称频繁,内外军事主官的调动,更属重中之重。

大汉禁军在刘皇帝当政之后,已经过多次大大小小的调整,但就近十年而言,已然稳定许多,不论是三衙将帅,还是各军主官,乃是普通官兵,除了正常的调动轮换,都没有大的调整。

时间久了,也就难免多些僵化,借着此番北伐,再做些调整,给禁军增添些活力,就是刘皇帝的想法。留一部禁军,戍边辽东,以及从外军之中选拔精兵充实缺额,都是做这样的考虑。

石守信此时所呈名单,除了地方军队将佐的调动之外,最主要的便是针对禁军将领的调整。像王彦超、田重进、李汉琼、曹翰等边将,此番都得以入调京中,担任禁军的高级将领,同时,原本的禁军将领,则外放地方或边军,几乎是一次大换血了。

也正因如此,刘皇帝在人员上,也不得不多些考量。他这不作话,倒使得石守信迟疑了,略作踌躇,终是问道:“陛下如有疑议,恭请示下!”

闻问,刘皇帝也没故作深沉,直接将想法道明:“王彦超可为殿前都指挥使,安守忠为侍卫都指挥使,赵延进为巡检都指挥使,田重进、李汉琼、曹翰、康延泽等可为诸军都将,向训、韩通、王全斌等原将帅外放,李继隆、郭仪、侯延广、柴宗谊这些年轻人,还是让他们地方上多历练历练!按照这个意思,在拟一份名单出来!”

“是!”刘皇帝有了明确指示,那事情就好办了,石守信应道,不过忽思一事,不由提醒道:“陛下,李继隆也要外放吗?”

“嗯?”刘皇帝一时没反应过来,但注意到石守信那异样的眼神,明白了,轻笑道:“一样!”

说着,语气也轻松起来:“消息传得很快嘛!不过,即便他尚了公主,做了驸马,也不代表他就该在京城享福了!”

“还要恭喜陛下,得此佳婿!”刘皇帝都不在意,石守信自然不会再多嘴,同时向刘皇帝道贺。

摆了摆手:“具体调动事宜,先商定下来,做成定案,待元夕之后,再行颁发落实!”

“是!”

“西域事宜,进展如何?”刘皇帝的表情逐渐严肃下来,声音都沉了几分。

闻问,石守信也不由多了几分慎重,他当然知道其中缘由,西进事宜,早在刘皇帝返京之前,就以降诏了。

虽然,对于大汉而言,眼下并不适合,再启战端,还是在遥远的西域战争动兵,但枢密院这边还是高效地去安排了。这件事,没有人敢直言反对。

因此,石守信不假思索,拱手道来:“回陛下,去岁十二月中旬,枢密院便已签发西进令,由拓跋思忠及崔翰率引军一万五千步军西援高昌,河西、陇右、关内供馈军需,预计今春开拔!

根据郭进此前所报西域战况,待援兵至后,可先行北进,扫平轮台、北廷辽军残部,打通与金山以东部族的联系……”

“那黑汗军队,如今是什么情况?”刘皇帝眉头微皱。

石守信道:“眼下西域,仍处于三方僵持状态,不过,从去岁秋季开始,黑汗与辽军便有联合对付大汉的迹象,双方军事行动,多有默契!

大汉在西域,根基薄弱,郭进兵力不足,回鹘仆从难以依靠,因而局势沮蹙。但待援兵至,后方援应源源不断,即可支撑反攻,彻底掌控西域大局!”

刘皇帝点了点头,然后盯着石守信,郑重道:“记住,朕遣兵西进,乃是为了重启西进战略,彻底收复西域,使大汉天威扬于西陲。西域失落,太久了,作为后人,也当沿着先辈的足迹,再临西域!

这,才是最主要的,西进兵略,也当围绕此点展开。制告西征军,专心破敌,收复西域,不要分心他事!”

刘皇帝这话说得倒是一脸慨然,不过,他越是这般说,反而让人觉察出些许异样。心中嘀咕一下,石守信还是禀道:“谨遵陛下谕令,臣会发文交待!”

“去岁西域风云,那般热闹,那于阗国,就没有丝毫动静?”刘皇帝想起一事。

石守信摇摇头:“于阗国小兵寡,当年辽军南下,虽为其所退,却也损伤不小,如今,他们是不敢贸然参与,一直闭门自守,坐观局势!”

刘皇帝对西域的地势,多多少少是有些了解的,道:“若是于阗军队,能够北上,对黑汗军应当有莫大的威胁吧!”

石守信颔首,肯定道:“倘若于阗军队能够从后牵制黑汗敌军,配合大汉作战,那么郭进军将更加从容对敌作战!”

“遣使!”闻言,刘皇帝当即指示道:“派专使联络于阗国主,邀其举兵,告之,追随大汉,才是其未来出路。只要他们能够出兵,大汉必有厚报,朕不惜以王爵相赠!

另外,不妨与其直言,大汉西进,不为并吞其土,让他们不必妄作猜疑,大汉国土广袤,幅员万里,朕无意他们那点土地。

只要与大汉同心同德,朕也愿与其永结盟好!”

盛世之下的隐患

最终,枢密院的茶水,刘皇帝一口没喝上,便毫不留恋离开了,不过,离开之时,刘皇帝眉宇间带上了少许的愁绪,眼神深沉,目光意味难明,这是有心事的表现。

在军机房内,刘皇帝除了察问一些军政事宜之外,便是与石、曹二人就未来北境疆防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曹彬的谨慎忧患意识,刘皇帝是很欣赏的,就如其言,开宝北伐,全取漠南,阴山以南,尽为大汉属地,疆域向北扩张了数百里,武功之盛,由此昭彰。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朝廷守御难度也大大增加,大汉未来的北疆戍防体系,也将经受更严峻的考验。过去,在西北、在山阳,朝廷所设诸多边军、戍堡,就已经消耗了大量国力,以致于政事堂曾提议削减边军兵额,以减轻朝廷财政负担。

如今,山阳北扩,又添辽东,后续军事戍防的建设,不论是修建城池、戍堡、驿站、道路,都将继续吞噬国家的财政,这是连刘皇帝都开始感受到压力的事情。

但是,又不得不做,土地已经占领,难道还有放弃的道理,再拱手让于草原异族?显然是不可能的,否则,刘皇帝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这个举措就显得失当了,既有损于国威,也有损于君威。

关于对草原部族势力的政策,刘皇帝倒是心中有所考量,持续北伐,打击辽国势力,这是必然的。但覆灭辽国之后,未来草原的秩序如何,他也在思索中。

进占漠北,全据草原,刘皇帝已经不做此想法了,他怕真的把大汉给撑死了,毕竟,统治难度与统治成本,都太高了。

刘皇帝的倾向,当然是维持一个分裂的局面,大汉朝廷以一个仲裁者的身份,分化部族,扶持亲近者,打击离心者,援助弱者,打压强者。

至于像曹彬所思,要想出一套一劳永逸、长治久安的政策来,刘皇帝没有那种信心,所谓的长治久安,也是有时效的。

因此,关于边患问题,刘皇帝态度很明确,只要大汉自身强势强盛,什么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留下一套可持续的有利于朝廷的政策。

相比之下,大汉自身的问题,反而是最为关键,也最值得刘皇帝深思的。而不得不说,这么多年了,刘皇帝头一次对大汉占地过广,而感到忧虑了。

贪大求全,也往往伴随着各种负面影响,消化巩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