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64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1节

 

退下前,刘旸迟疑了下,看着刘皇帝疲惫的面容,语调深沉:“爹,四弟、六弟那边,您还是不要过于担忧了,他们受您与上天钟爱,必定能逢凶化吉,平安归来!”

刘旸兄弟俩,自然也在知情人中。

见状,刘皇帝脸上倒也没有什么落寞与担忧,只是稍显固执地说道:“你不用安慰我,失陷的,又何止我两个儿子,还有那么多的将士!眼下,不是担忧的时候,如何化解当下的军情局势,才是首要之务!你们,也当全心用在差事上!”

“是!”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旸兄弟俩也不好再劝了。

随着刘旸兄弟再度离开幽州,各赴其任,随着一条条紧急的军政命令发布出去,整个北方,再度动荡了起来,不过,这一回,汉辽之间角力的重心,转移到了山阳道一线。

虽然刘皇帝已然开始着手进行结束战争的准备,但在结束之前,一系列激烈而残酷的战事,却再度爆发。

辽东那边,马仁瑀北上,向耶律斜轸的通州防线发动猛烈攻击,不给他更多喘息的时间,在赵匡胤不断增兵之下,进攻更是全面展开。

而塞北的辽军,就如曹彬担忧的那般,耶律贤果然没有去碰野狐岭的关防,留下了一支军队威慑,转而引大军西向,扫荡漠南的汉军势力,兵锋直指云中。

长城以北的烽火,迅速向关内蔓延,山阳告急,比刘皇帝君臣预测的,也要来得更迅猛些,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汉军军民,也不断向云中支援而来,同辽军争抢着时间。

不好说是喜讯还是恶讯,大汉与高丽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了,高丽军跨过鸭绿江的,兵临来远城,并展开进攻。

而郭廷渭终不负其言,成功于邵城港,堵住了高丽水军,高丽国集结的用以威慑大汉的水军,在东海水师的强大攻击之下,几乎覆灭,只有少许的舰船逃脱。

从这一点看,至少来自海上的威胁,没有了,汪洋大海,仍旧是大汉可以放心使用的转运通道。

只不过,与高丽开战,终究不可避免地牵扯了汉军不小的兵力,在与辽国争锋之时,还需要投入精力关照这个近邻。

随着汉辽之间在长城沿线的战斗展开,双方之间的战争形势也再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云中之围

深秋的北疆,已是遍地枯黄,秋风怒号,席卷长城内外,伴随着的是迭起的烽烟。从九月中旬起,辽军便对汉关边防展开了进攻,一时间,长城沿线汉关,处处示警告急。

在山阳北部,沿长城一线,大汉前后一共设有二十四座大小镇堡,分布在诸紧要道路隘口,各屯戍卒,大堡两百卒,小戍仅二十人。

这些戍点,对于漫长的长城沿线而言,实在起不到太多的防御作用,最主要的功能,还在于警备。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大汉对长城以北的控制与影响是与日俱增的,因此在戍堡的防御建设上是有放缓的。

而此番,辽军大举南侵,这些堡寨自然也没能起到太多阻遏的作用。但是,告急之时,所有戍堡,收到的命令只有一条,坚守待援,不许放弃,不许后撤。

显然,朝廷的用意很明显,意图通过这些戍堡,尽量阻止、迟缓辽军的南侵,哪怕只能提供一些绵薄之力,也要尽力。

甚至于,长城以北的那些胡汉部族、牧民,都成了牵扯辽军的诱饵,聪明的、见机快的早早的就逃回塞南,或许躲入城池,或藏进深山。

而更多的人,则成为了这场战争最初的牺牲品,那些由山阳官府主导,由胡汉百姓建设的镇甸牧场,也确实吸引了辽军的注意力。

辽军西进,足足花了七日的时间,对那些反应不及的塞北百姓进行扫荡劫掠,对于被战争逼得快山穷水尽的辽军而言,不要说那些牲畜、粮食、茶盐、铁器,就算是帐篷、草料,都有抢掠的价值。

而这七日时间,对于汉军的而言,也是十分珍贵的。由于局势恶化地太厉害,即便大汉这边在刘皇帝的指示下反应地已经足够快了,但仍旧需要时间。

不管是命令的传达、兵马的调动、军需的筹集、百姓的收容,都需要时间。像发往丰州的最远调令,即便快马加鞭,不眠不休,也要六七日,若再加上整备东援的时间,那就更多了。

因此,这多出来的六七日时间,仍旧不止渴。不过,对大汉的备战而言,哪怕多出半日、一日,也都是抢到赚到的。

至少,在辽军扫荡漠南期间,奉义军使田重进引五千军还云中,就近的宁远、定襄、永宁援军,也陆续赶到,九原侯李万超也不顾老迈,紧赶慢赶抵达云中,开始统筹山阳诸军。

在山阳这边,上足发条,紧锣密鼓地展开应对,并且搞得鸡飞狗跳之时,辽军也没有过于放松,耶律贤及时下令,约束劫掠的辽军,继续南下的征程。

这一回,耶律贤的目标十分明确,没有任何试探,也没有去管长城沿线的那些汉军隘口堡垒,而是直接冲着的云中以北约百里的焦山镇而去。

焦山镇,当漠南入山阳的要道,也是主道,当年耶律璟大军自云中北撤,就是走的这条路线。过去,大汉于此常年屯有戍卒五百,因为北伐以及李处耘北上援救刘廷翰,抽调了大半,只剩下两百人。

当然,耶律贤选择从焦山镇突破,倒不是看准了此隘的空虚,而是觉得这条路好走,作为塞南塞北主要的军事、商旅交通要道,山阳官府这边是有进行修筑扩宽的,如今,也算是被辽军利用上了。

山阳这边,由于缺少主心骨,反应没能跟得上,还是田重进在返回云中后,先行往焦山镇增兵一千,但这一千,也是疲兵。

赶上了焦山防御战,面对的却是数十倍的敌军,辽军那边,在耶律贤的驱策下,决心很大,骑兵被当步军用,挑拣精锐死士,下马攻寨,且不顾伤亡。

结果,汉军足足抵御了三日的时间,焦山镇被攻破,辽军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伤亡,而防守的一千多汉军,全部战死,镇上剩下的几百民众,也没能幸免,全部遇难。

而当时,在李万超到任后,得知焦山镇之危,紧急派田重进领军三千北上增援,途方过半,就得知焦山镇失陷的消息,无奈,折返云中。

焦山镇的陷落,就像堤坝开了一道口子,辽军就如洪水一般,顺着溃口涌进山阳。九月十七日,焦山镇破,九月十八日傍晚,辽军前锋万骑,就已南下叩关。

到九月二十日,辽军近十万众,在辽帝耶律贤的亲率下,兵临云中城下,将云中城团团围困。此时,云中城内,连军带民,不足五万,能战之士只有一万两千余人,更多援军,或在援应途中,或还在紧急征召武备之中。

所幸,有九原侯李万超主持军事防御,老将军威望甚高,抚兵安民,统筹调度,做得很到位。云中城,是由宋琪当年在任时重建的,城池很是坚实,城中虽然只有一万多战兵,但是以几部边军组成,战力仍有保证,官仓粮库中更囤有大量为中路军准备的军需。

兵力稍弱,但粮草兵器都不缺,为弥补防御人手的不足,李万超直接将城中所有的精壮都组织起来,发给武器,辅助守城。在边境道州讨生活的汉子,从来都是上佳的兵源,很多更属于乡兵,给把武器就是英勇的战士,而在防御辽军这件事上,更是同仇敌忾,全城一心。

大概也是感受到了云中的难啃,辽军虽然将城池围困得水泄不通,进攻的命令却迟迟未下。到二十一日,休整了一天的辽军,干脆明确地表示放弃对云中的进攻,而是选择,分兵四野,进攻劫掠其他州县。

云中或许固若金汤,难以攻克,但山阳其他州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