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62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6节

 

见这里正小心而有精明的表现,李少游轻轻一笑,将手中的一个水袋递给他,道:“老夫来自大名府,路过贵地,有事相询!吃两口酒,这可是你们衡水的酒!”

闻言,里正两眼一亮,迟疑了下,还是忍不住馋意,接过做工精致的酒袋,美美地喝了两大口,酒水入口,两只眼珠子瞪得更大了,很快就露出了享受道表情。

恭敬地交还,啧啧赞叹:“这酒可是有些年份了吧,哪怕在衡水本地,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喝到!”

“衡水的酒,在河北乃至全国都是有名的,我家薄有资产,购得一些!”李少游回道。

里正却摇了摇头,说:“我虽只是个乡下人,却也知道,尊客能将这酒当作行路饮品,还有这些猛士做护卫,绝对不是一般人!”

李少游:“哦!那依你的见识,老夫是什么身份?”

里正嘿嘿一笑:“必然是权贵,贵客不愿透露身份,在下也不多嘴询问!”

“你倒是个精明的人,有你这样的里正,本乡本土的治理,应该很安定吧!”李少游说。

“过去还好,现在北边在打仗,乡里四成的丁壮都被抽调出去了,惹是生非的少了,但这田地里的活计,却困难了!听说有的地方,已经放还了一些劳力,我们乡出去的人,还没有一个回来!”里正坦然道。

“毕竟是为了支持前方将士作战!”李少游点头表示理解,问道:“你们对北伐是什么想法?”

“我们小民百姓能有什么想法?朝廷要打仗,官府要征发兵役,只有遵守听从。何况还是打契丹人,我若是这只手完好,或许也要带人上前线,我爹还有两个兄长,当年都是死在契丹人手中的……”里正说道。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甚至只是精明的里正刻意迎合自己,但对其“觉悟”,李少游还是感到欣慰的,笑语道:“你的断指,莫非就是与契丹人交战时造成的?”

“正是!十多年前,大汉第一次北伐时,在南口与契丹人交战,没能躲过,丢了两根指头!”里正有点自得。

李少游有点肃然起敬,感慨道:“南口大战啊,很是激烈,当时死了很多将士啊!”

“是啊!”里正似乎回想起了当年那场血腥而残酷的战斗,应道:“我当时就在韩将军(韩令坤)麾下,我算是幸运的,活了下来,前营两万多弟兄,战后没剩下多少啊!我当时斩下了七名契丹人的首级,方才得以授勋,回乡做乡吏,老里正退了,又才当上这里正之职。”

“再吃两口!”李少游又把酒袋递给他。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里正还是忍不住馋意,拿着又美美地饮了两口,脸上几乎露出陶醉的表情了,叹道:“我是本地人,这年头,要喝点衡水的酒,都不容易!”

李少游似乎很意外:“怎么,衡水人喝衡水的酒,还很困难?”

“县府下了严令,不准酿酒,粮食收起来,除了税收自用之外,其他都要卖给官府!”

闻之,李少游轻微地点了点头,笑道:“非常时期,还是填饱肚子更重要!”

“只是可怜那些酿酒作坊了,有好几家,私自酿酒,都被县里收押判罪了!”里正感慨道。

李少游更满意了,这衡水县的战时工作,做得看来还是比较到位的。

“乡里壮劳力抽调甚多,秋收工作,有些困难吧,来得及吗?”李少游又问。

里正答道:“是有些困难,不过已经提前收割了,难的是那些被抽调劳力的人家,一个壮劳力,农忙时节,一个壮劳力能做的事,可不是那些健妇、少年就能替代得了的。不过,县里来了政令,让各乡各村,都组织剩下丁壮,帮衬这些人家,雇佣的费用,由县里承担……”

“哦?”李少游兴致更浓了。

又问了些当地农事的情况,方才放里正回去,由于对其表现满意,还送了他一袋酒。

“这衡水县主政者是何人?”离开前,李少游问道。

“知县唤作张齐贤,是开宝四年的进士!”

“待北伐结束,可以提拔一下!”李少游吩咐道。

面圣

“我记得陛下曾经说过一句话,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国家处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际,更需衡水县这样勇于任事的能才干吏!”策马轻驰,李少游不由感慨道。

“看来国公对这张知县很是欣赏啊!”跟在身边的老参政笑应道。

“一叶可障目,一斑亦可窥全貌!”李少游说道:“此番出来,也调查了不少州县,唯有这衡水县,可称贯彻朝廷与道府政策命令,而未生乱象,处置到位,民情也还算稳定。虽未谋面,对这张知县,我确实心存好奇,若是衡水县治下,都是此般一状,那也算为朝廷又发掘一位干才了!”

“国公或许不知,这张齐贤,也算是个奇人!”参政说道。

李少游扭头看着他:“何意?”

“当年,太子殿下西巡洛阳,那时张齐贤还是一白丁,曾斗胆拦驾,画地献策,差点被侍卫砍了脑袋。对其所献十策,殿下虽未采纳,却十分欣赏此人的胆气与聪敏,并赏赐财资,支持他修学历练,后来赴京参与春闱,省试第一,不过殿试时被陛下点为探花……”参政解释道。

“哈哈!”闻之,李少游顿时爽朗一笑,道:“这么多年了,朝廷内外都知道,陛下钦点的探花,都不是凡人,未必比状元差。这张齐贤,也颇有福运,不只背靠太子,还入了陛下之眼,有此表现,何愁不能平步青云!”

“是!”参政嘴里也满是感慨。

张齐贤如今还不到三十岁,进士出身,已在知县任上有不俗成绩,又有太子做靠山,还在皇帝面前留下了印象,这样的际遇,对于天下大部分官员而言,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要不出差错,前途坦荡,鹏程万里啊……

相比之下,他们这些老臣,虽然位居一道高官,但仕途基本已经看得到天花板的,毕竟,每年能够调入中枢任职的,实在是凤毛麟角,才干、成绩、背景以及运气,都是不可或缺的。

“国公是否要见见这张齐贤?”参政看李少游心情不错,不由问道。

“不了!赶路要紧!”李少游还是拒绝,淡定地说道:“只要在河北道辖下,以后还怕没有机会吗?”

“吩咐下去,加快速度,赶赴德州!”说着,李少游策马扬鞭,催马向东。

刘皇帝已然起行,继续北上,李少游得到消息,自然不会再回大名府,而是直接寻銮驾而去。衡水距离德州州城不过百余里,翌日午后,李少游便赶到了,注意到城外高挂龙旗的军营,便知道,皇帝行在仍在,还没有离开德州。

收到消息的德州知州带着两名属官,匆忙赶来到城西迎接,亲自给李少游牵马坠镫。无视其殷勤,李少游问道:“陛下在何处,是否御营内?”

知州不敢啰嗦,直接答道:“回国公,陛下昨日驾临德州,行在设在州衙内!”

“引我前往官衙!”点了下头,李少游指示道。

“是!”

于是,顾不得风尘仆仆,李少游扬起鞭子抽打马臀,径直入城,前去谒驾面圣。

州衙后堂,正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几名内侍以及仆役进进出出,端盘送菜,正在准备着宴席,空气之中都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勾人食欲。

而亲自堂前指挥的,乃是内侍行首喦脱,李少游见了,不由露出几分意外的表情。注意到李少游,喦脱当即迎了上来,姿态放得很低,拱手行礼,恭敬地道:“小的见过寿国公!”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