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58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2节

 

这明显是要外放了,由不得不去想,是不是皇帝是不是因为受不了石熙载的“唠叨”而有所动作。

当然,这样的想法是不会存在于石熙载脑中的,他只是拱手道:“请陛下吩咐!”

看着他,刘皇帝有些郑重地叮嘱道:“荥国公病故,史德珫正值丁忧,河东还没定人,就由你去吧。河东既是大道,更是龙兴之地,倘有北伐,粮秣供给,更需太原周转,你到任,可要给朕治理好了!”

“是!”石熙载长身一拜,刻板的面容间少有地露出了些兴奋。

地方官想要上升,想要进京,想要离皇帝近些;同样,像石熙载这样久在御前的大臣,同样也有谋求外放、治理一地、展示才干的欲望。只是对石熙载而言,不像其他人那般容易,毕竟属于近臣,还是个被用顺手了的近臣,如今刘皇帝主动开口了,他自然也乐得接受。

……

开宝七年二月十日,刘皇帝在西京垂拱殿举行了一次朝会,规模虽不大,但对朝廷的影响却巨大。这基本奠定了未来十年的朝政格局,涉及到内外军政数十名大臣的调动委派。

首先是包括云南、黔中、安南在内的西南诸道军政的调整安排,这些地方,属于朝廷接下来的重点安抚区域。

其余诸道,也是根据在职时间以及具体形势,而有所调整。以西北为例,卢多逊升河西布政使,文武全才的武都侯吴廷祚平调榆林道,兰州知府雷德骧升任陇右道,以文事见长的王祐升任关内道。

地方上的大吏的任免迁调,动静虽大,但相较于朝廷而言,就属于小事了。变动最大的,还在京城,在朝堂之上。

内阁建立了,并且明确了其决策地位与权责界限,设大学士、学士、郎官等职,人员无定额。第一任大学士,就是魏仁溥,他将放下手中具体的庶务,回到当年初投效刘皇帝之时,做谋臣的工作,参赞军国之政。

同时入阁的,还有雍王刘承勋、英国公柴荣以及荣国公赵匡胤。政事堂那边,赵普算是彻底上位了,以尚书仆射之职,统领诸部司衙,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国舅李业有些失望,他卸下刑部的差事,以尚书左丞之职,协理朝政。另有前山阳道布政使宋琪,升任尚书右丞,一并入政事堂,成为宰臣之一。

财政司由户部尚书沈义伦升任,枢密院则由石守信接任,潘美则晋职兵部尚书,其余诸部司及禁军高级军职,也多有变动。

而其中,有个显著特点,后起之秀们开始在朝廷中占据要职、重职,老臣以及旧功臣的比例,得到了进一步压缩。

刘老四

洛阳以北,邙山之侧,有县河清,依山带水的,虽然治所、名字几度更交易,但此处就是传统的洛阳八关之一,孟津。

到如今,仍旧拱卫西京的要地,也是黄河上的一大渡口,勾连河阳、河阴的重要通道。当朝廷西迁至洛阳后,其地位也就进一步抬升,军事布防也更加重视。

根据枢密院的部署,在河清县额外驻扎了两千禁军,侍卫司下属,其中更有五百龙捷军骑兵,驻扎在南岸的白坡镇。

而赵国公刘昉服役的地方,也正是此地,去洛阳三十来里,近在咫尺,却处在一种半封闭的管理状态之中。自从刘皇帝再度加紧对军队的整训工作后,禁军中原本有所懈惰的风气被一扫而空,仿佛回到了过去。

根据大汉军制,禁军骑兵队长军职七品,不比当初,在禁军中,十九岁的队长,已属凤毛麟角了。因此,当刘昉空降而来之时,还是引起了一些波澜,虽然只局限于本营本队,微不足道。

让刘昉待在京外,也未尝没有减少一些对他的关注的原因。而随着见识的增长,能力的锻炼,处置一个小队中的问题,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难题。

一是天生的气场压制,二是从小锻炼的文武技能,三则是他也是剿过贼、见过血的,不是那种纯靠家世的“空降兵”。

因此,入军任职不足半年,刘昉已然把他那一队人马,收拾得服服帖帖,指挥训练,更是如臂驱使。收到关于刘昉在军中的表现后,刘皇帝也不由评价说,这小子确实是块带兵的料,完全不像个生手。

草长莺飞二月天,刘昉带着他那一小队人马,自邙山中奔出,完成巡察训练任务,回到白坡镇外的军营。

白坡镇,也是这些年兴起的大汉新市镇,依山傍水,又当官道,正对渡口,因而十分繁荣,镇内外人口足有七百余户,几乎占河清县五分之一的人口了。

镇甸有城有池,由三合土夯筑而成,部分地方还是砖石结构,论坚固程度,不输于北岸的县城,若论环境,则更显优良了。事实上,河清县,已然请奏洛阳,希望能把治所迁到南边了,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正值午炊时分,镇内炊烟袅袅,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哪怕隔得甚远,也能感受到镇内的熙攘热闹,而空气中隐隐弥漫着的饭菜香气,则更加勾人食欲。

“怎么,都饿了?”大概是此次野外拉练得太狠了,所有人都饥肠辘辘的,见着跟在身边的骑士,刘昉问道。

其中一名不住地朝着镇内张望的什长,嘿嘿一笑,应道:“腹内确感饥饿,属下肚子都叫唤几次,队长,您是否表示表示啊?”

刘昉能得这一队兵心,也在于平日表现的豪迈大气,此前就曾自掏腰包,给全队官兵打了打牙祭。

“我那点军饷,可是不够!”相处久了,对下属的脾性也多有了解,知道发话之人是在开玩笑,于是刘昉连连摇头:“我不像你们,大多成家了!我还得攒钱,娶个小娘子了!”

“以队长如此仪表,青年俊杰,哪里像我们这些匹夫,还愁媳妇?”什长当即道,说着,还朝刘昉挤了挤眼睛:“若是憋得慌,我知道个地方,等休假时,要不要属下安排安排啊,包你满意……”

这话一落,周边的官兵顿时起哄了。在军中,平日里除了日常的训练、巡察任务以及必要的娱乐活动外,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也无外乎酒色二字。

并且,大伙也都知道了,刘昉还是个雏儿。对这方面,刘昉实则是个理论大师,在宫中的时候,什么都了解过,只是一直没有付诸于实践罢了。

对本队之中的一些过来人,当然是能辨真假的。因此,不时还能拿此事来开开玩笑,也就是刘昉大度。

不过,瞪了那什长一眼,斥道:“我看你是还欠操练,既然这么有精力,无处发泄,就给你个机会,回营之后就去帮忙喂洗战马吧!”

闻言,什长赶忙道:“队长可不能公报私仇啊!”

“这是军令,你敢违令?”刘昉眉毛一挑,眼神突然变得犀利无比。

“属下领命!”什长下意识地哆嗦了下,然后立刻挺直腰杆,马上应命。

“腹中不是都饿了吗?”见其识相,刘昉语气一缓,面上恢复常态。

在一干人期待的目光中,刘昉纵马当先,率先而出:“回营就食!现在正处奉令之际,心驰神摇,还敢擅自离岗,违命入镇躲懒惰吗?军杖法鞭,抽打在身上不疼吗?”

军营与白坡镇,就隔着不到三里地,很快就还营,营寨布置,一如汉军常法,森严有序。由于是骑兵,空间还很大,足以容将士纵马驰骋。

各项设施,也十分完善,武库、校场、粮料场、马厩、营房,都齐全到位。人员配置方面,除了正编的龙捷兵士,还配有文书、宣慰郎、马夫、军医、兽医、伙夫以及临时自周边雇佣的仆妇。

这就是一座军事基地了,也是大汉军队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配置了。在全国各地,都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