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57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7节

 

闻言,刘旸身体一绷,下意识地抬眼看了看刘皇帝,拱手道:“世上无绝对之法,法理尚需辅以情理,此次也是您心慈开恩,属于少数例外,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收回投在刘旸身上的目光,刘皇帝对其发言,没有继续说法,小作思考,问:“对洛阳府判罚,刑部如何批复的?”

刘旸立刻答道:“按国法章程处置,尚需移交大理寺复核!”

刘皇帝想了想,说:“这样,章法流程不妨继续走,韩庆雄的请求也同意,不过,只给其三个月的时间,今岁冬决,延期!

另外,三个月内,如能产生遗腹子,诞男则允其降三等承袭;如诞女,抑或干脆无有所出,那么韩庆雄依法处置,爵位则收回!”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旸也忍不住诧异了,这样的决定,比起此前的两种选择,不确定性可太大了。就三个月的时间,说不准,韩家唯一的爵位都要丢掉了……

“还有,提前叮嘱好,低调不要声张,并且不要做得太难看了!”刘皇帝又严厉道。

显然,韩家人要是找几十个女子,去监狱给韩庆雄留种,那样的情况,韩庆雄倒可做个风流鬼,刘皇帝这边可就要不爽了。

“是!”当刘皇帝做下决定时,刘旸也没什么反驳的余地。

注意到他思忖的表情,刘皇帝看着他,轻笑道:“知道我为何如此决定吗?就两个字,代价!韩庆雄杀了人,于法于情于理,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我同意法外开恩,他也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就这么简单!”

刘旸仍旧没能领会到位,但也是若有所思,拱手赞了句,陛下英明!

“此事就这样了结了,交付有司处置即可!”刘皇帝冲刘旸扬扬手,说道:“你也不要再把精力投入在上边了,接下来,首要之事,仍在大理战事,你要多关注!”

“眼看着就要入冬了,冬季作战之苦,我是经过数次,从来艰难。虽说大理气候,相较于北方、江南,有其独到之处,但既是冬季,那些高原、湿林、峡谷,就绝对不好应付!

南征,大理的军队从来不是我军最大的敌人,地形气候才是。王全斌在攻羊苴咩城时,不就有大量将士在翻苍山时冻死、摔死吗?虽然如今战况良好,但冬季作战,仍不能放松!”

“是!”听刘皇帝这番话,刘旸郑重地应道。

交待完,刘皇帝又思量了一会儿,抬眼征询刘旸的意见:“赵匡胤主掌兵部已久,待南征结束,也该给他换个位置了,你觉得,更为何职合适?”

闻问,刘旸几乎不加思索,拱手道:“部衙司道委任,还当听从您的看法,儿没有任何意见!”

前者,刘皇帝问起对赵普复出后的安排,刘旸表达了看法。这一回,他选择不发表意见,俯首听命,就如他所言,事关重臣的任命,还得看刘皇帝自己的意思。

近亲通婚

开宝六年,冬至日,根据开宝新历,宜乔迁、嫁娶。而就在这一日,皇室又纳新妇,成亲的主角,乃是皇三子、晋国公刘晞。

关于刘晞的婚事,也拖了快一年,此前刘皇帝也答应过,只有姐姐、姐夫没意见,他就不反对。在高贵妃的周旋之下,终是撮合成了一对表亲间的结合。惠国公宋延渥与长公主永宁公主的长女,年方十七的宋家小娘子,成了刘晞的正妻。

这场婚礼,操办得十分隆重,规格或许没有太子刘旸成亲时那般高,但场面,绝对胜过当年刘煦结婚。没娘、少亲戚的孩子,其间酸楚,唯有自知了。

自家外甥成亲,安国公高怀德,还专门自江南请旨返回西京,参加婚典,对此,刘皇帝也是照允无误。

晋国公府,自是张灯结彩,贵宾盈门,高鹏满座。这样的热闹场面,刘皇帝已然经历无数次了,但每一次,都难掩欣喜开怀,沉浸到这喜悦的氛围中。唯一感到遗憾的,大概就是,太后李氏已去,不在那个熟悉的位置上接受宾客们的恭喜,刘皇帝也只有在想到母亲的时候,才会有那诸多心软动情的感触。

冬至日,是后半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不管对贵族还是对黎庶,上下都很重视,因此,婚席上也多了些特色,比如依然流传习俗的饺子。

刘晞平日总是一副闲散慵懒的样子,但迎来人生中的头等大事时,难得地矜持了些,根据五子刘昀偷偷的回报,三哥在迎亲时,脸红紧张到发抖……

在座的贵妇中,最风光的,大概要属高贵妃了,皇后都没抢他风头。这么多年,不管有多少的不甘,多少小心思,办成儿子的婚事,也忍不住眼泛泪滢。

当然,除了刘晞之外,绝对的主角,还得属刘皇帝。不管在哪里,不论什么场合,刘皇帝在的地方,他永远是主角,别人都得围着他转。

轮番向刘皇帝敬酒的人,可是不少,哪怕都浅尝辄止,半斤御酿也就下肚了。

“恭贺陛下,再得佳媳!”这回前来道贺的,乃是国丈、邢国公郭威了。

酒杯相碰,郭威手上矮个半截,刘皇帝半饮,郭威则一饮而尽。刘皇帝后宫的女人不算少了,国丈自然不少,但这其中也是有差距的,在世者,其中地位尊崇的也就符郭二人罢了。

见郭威躬着身子,陪座在旁的刘旸,立刻起身,扶着他让其落座。太子如此礼遇,可是殊礼了,老郭威心里很受用,嘴上则表示不妥:“太子殿下切莫如此,老臣不敢逾越!”

“老国丈,既是长辈,又是功勋,当得!”刘旸微微一笑,笑容有些亲切。

对刘旸如此气度表现,刘皇帝眼神中闪过一抹赞许与认同,手一摆,道:“今日喜筵,不讲君臣之别,只叙亲戚之谊,国丈不必拘礼,坐下陪朕说说话!”

“谢陛下!谢太子!”刘皇帝都发话了,郭威也不再推拒,在刘旸的搀扶下,坐在刘皇帝身边。

郭威现年六十五岁了,哪怕休养的十多年,看起来,皱纹满面,气力衰弱,也不复过去的风采了。

注意到他白发苍苍,刘皇帝不由叹道:“国丈也日渐苍老了啊!”

郭威露出笑容:“毕竟年纪大了,气力难支,臣如今已是垂垂老矣,齿松眠少,人也日渐糊涂了!不过,能见到大汉如今的兴旺繁荣,国泰民安,能安然享之,也不虚此生了!”

听其言,刘皇帝哈哈一笑,就冲郭威这番话便知,老虽老,可一点都不糊涂。看着他,关怀道:“那国丈可要保重身体啊!大汉还会更加康泰,朕还期待着,与卿等共享盛世繁华了!”

“谢陛下!”郭威笑容满面,脸上的褶子似乎都在跳跃。

“抢”过使者手中的酒壶,刘皇帝亲自给郭威斟酒,郭威则荣幸地虚扶酒杯。刘皇帝嘴里则道:“国丈年老,不便多饮,朕就与你小酌一杯,略表情谊吧……”

“是!”自然是听刘皇帝的。

君臣俩亲密叙谈时,刘旸就像个晚辈学生一般,默默地侍从在一旁。不过,他的注意力也不免为边上的几桌人所吸引。

刘皇帝开枝散叶的成果,已然很可观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足足占了九桌。气氛在刘昉、刘昀以及刘葭的带领下,搞得很是热烈。

尤其是刘昉、刘昀这哥俩,在那里带头拼酒。刘煦仍旧那副长兄的风范,不时劝阻两句,却也不似平日那般认真。

倒是他那一家三口,坐在一块儿,也是其乐融融的。刘旸双目中闪过一抹艳羡,尤其看着他那可爱的小侄子刘文渊。

如今,刘旸也成婚两年了,但是太子妃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而大哥呢,第二胎都快生了。这一点,实则是刘旸的隐忧,他这两年,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