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44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7节

 

新集结起来的重骑,想要效前事,再度冲击,但在汉军阵前,又是绊马坑,又是钩锁,还要面对齐整的枪盾车阵,一排床子弩,连人带马,都能被射穿。

损失了两百多骑,耶律琮再不敢拿铁鹞子军这么冲了。辽军的攻势,在攻破汉军前寨后,真正得到遏制。

面对这种情况,耶律琮也没有退缩,再度集结步卒,扛盾推车出击,迫近汉阵,在弓箭的掩护下,还欲近战。因为兵力不足,甚至下令一部分辽卒下马,捡起汉军的盾牌等防御军械,跟着继续进攻。

当骑兵都需步战攻阵的时候,可见辽军被逼到了什么份儿上。而面对辽军这种完全不顾伤亡的打法,给汉军造成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即便是安审琦,也不由震惊,没有其他选择,率领将士,顽强抵抗。

战场就是一座血肉磨盘,继续吞噬着双方将士的性命。从拂晓战起开始,一直到正午时分,南口的喊杀声就没停过,辽军攻势虽猛,但在汉军有效的指挥与顽强作战下,死死地挡住了其进攻。

辽军直接投入到攻寨的将士,足有五万人次,给汉军造成重大杀伤的同时,自身的伤亡同样惨重。然而,被挡在前寨后营,再难寸进,就是无法突破汉军的防御,进攻其中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耶律琮却没有任何减缓攻势的意思,给各军下的都是死命令,不给汉军喘息之机,也不给自己松懈的机会。

一直到,另外一支庞大的辽军,得胜口出。事实上,得胜口距离南口并不远,辽军早已活动到位,做好了出击准备。

然而耶律屋质并没有急于出击,只是遣人注意着战况,一直到正午,方才下令突击。十里出头的距离,骑兵转瞬即至,当耶律屋质所率七万辽骑,从侧后奔袭至南口时,汉军从统帅到士卒,无不惊惧。

安审琦这才明白,居庸关出来的辽军,为何那般疯狂,真正的杀招,在得胜口。得悉其兵力规模,安审琦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大意。

如果说,对于辽军的主动出击,有所预料的话,那么,对其调动如此强大的力量来吃掉自己,却在意料之外。

随着耶律屋质的出击,南口汉军,也步入最危险的关头。

南口大战3

耶律屋质领军至,并没有直接发起进攻,就近观察了一番激战形势,同耶律琮取得联系后,方才采取行动。其留两万骑,配合东面的一万辽军对汉军右寨进行攻击,尔后率领剩下的五万骑,直袭后寨(南寨),捣堕甬道,呈现包抄态势。

原本,耶律琮所统帅的十三万辽军,带来的突袭强攻,已经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当然,压力虽大,但在将帅的指挥下,是迎难而上,牢牢地顶住了。并且,因为占据守势,乃汉军所长,在激战中,军心士气都逐渐稳定下来。

前寨虽然打得辛苦,但其他诸寨营的将士,则抓紧时间休整,并远远不断地支援。如果仅凭耶律琮这支大军,想要吃掉南口汉军,即便占据了那么多的先手,也是很困难的。甚至于,见辽军久攻不下,死伤惨重,安审琦在暗中调度人马,集中精锐,准备发起一波反击,正面击溃这支辽军。

然而,得胜口这七万辽军的突然赶到,给汉军造成的打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士气的打击,不说其他,就数目上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比汉营之中的正规军还多。

随着右寨及后寨皆起战火,前寨仍在激战,左寨外边,一万多辽骑仍在围剿那支河北边骑。一时之间,南口汉军四面皆敌,军心浮动,士气大跌倒。

按道理,凭着汉军的基本素质,有固寨坚守,纵使面对危局,也不至太过狼狈而怯战。但问题在于,对于此战,自上而下,心理准备不够充分,没有想到,辽军会悍然出击,胃口这么大,想一口吞掉他们,并且,直接以二十万之众,全力进攻,还很有层次。

不得不说,对于这一战,辽军准备更充分,汉军是被动应战,这与此前汉辽的交战,可以说是形势相换,攻守相易。

如今,辽军把杀手锏亮出来了,并直接以雷霆之势投入进攻,打算彻底歼灭南口汉军。在这种情况下,安审琦暗中酝酿的反击,直接胎死腹中。同时,安审琦也知道,真正需要拼命的时候,到来了。

为了应对辽军新一轮规模更大,气势更凶猛的进攻,安审琦先给各营寨将领下了一道命令,凝聚官兵,勿使慌走,依据地形地物,全力抗击,让各级军官,势必带头作战,维持军队战心。

同时,使人广告上下全军,说求援的使者早已派出,只要坚持到傍晚,援军必至。同时,鼓励各级将士英勇杀敌,说这是辽军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若能坚持到援军到来,大败辽军,天子必有重赏。

安审琦深切地明白,在这等危局之下,军心的维持,士气的维系,胜过一切。据寨固抗,还有生机,甚至反败为胜,如果军心士气散了,那可真是万劫不复了。

不管如何,刨除掉半日厮杀的伤亡,剩下的南口汉军,能战的军民,犹有近六万。只要保持着战斗意志,辽军想要轻松吃掉他们,也绝不容易。

而安审琦一番稳固人心的举措,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的,因为高度警备,是以士气有所跌落,但并没有陷入崩乱,在上下军官的统率下,动摇的军心甚至逐渐安稳了下来。

一般的士卒,或许没有那个认识,到上层的将领,以及百战老卒都清楚,成建制抵抗,或许还有坚持到援军到来的机会,一旦溃败,那就很可能只有任辽军追杀了。他们主要是步军,怎么都跑不过四条腿的,而很多军官,都是以此激励士心的。

为了鼓舞士气,安审琦命人把他的帅旗高高竖起,并亲自攘袂擂鼓,以示抵抗到底的决心。

当然,安审琦命人放出的话,也都是真的,求援的信使早已派出。事实上,在辽军大举出动来攻的时候,安审琦就派出了两支信骑,一支往牛栏山,一支往幽州。

不过,他的初衷,可不是求援,而请兵,歼灭这支辽军。十三万辽军精锐齐出,可谓天赐良机,如果大军汇聚,把他们给歼灭了,那么对辽国的重创,将更甚于当年的栾城之战。届时,基本可以宣告,本次北伐,大获全胜了,燕云诸州更可从容而复,如翻烙饼。

但是,在前寨激烈对抗拼杀的过程中,安审琦察觉到了某些不妙,再度遣人,飞马而去,这回是真的求援了。

两路援兵,牛栏山那边,是由高怀德率领的大汉骑兵主力,糅合铁骑、龙捷、燕骑及蕃骑,有两万三千余人马。而之所以驻在牛栏山,乃是为了居中侧应两支出击的汉军,而牛栏山,距离南口也就八十来里。

至于幽州,剩下的人马犹有七万之众,虽然有两万多人都是新征召的燕民,但仍能派出五万左右的机动部队。

因为陷入了被围攻的窘境,第三波求援的使者,安审琦没能派出,但有人帮他做了。正是驻扎在昌平城内,负责军需后勤的韩徽。

在北面战起的时候,整座县城都警惕起来了,韩徽亲自着甲佩刀,并派遣人去大营向安审琦请示。安审琦给的回复,是让他固守城池,保护城内的军需物资,勿为辽军所趁。

昌平城内,有一万五千余人,除了三千辅卒及河北州兵之外,剩下的都是民夫,这些人战斗能力是无法高看的。

但是,韩徽是个很有见识的人,对于辽军的大举出动,心中有所顾虑。当得知耶律屋质自得胜口领大军包抄南口的时候,他就知道,南口危险了。

没有任何犹豫,即遣信骑,分赴两地,告以危急情况。同时,韩徽在昌平城内,也没有停下,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