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42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9节

 

听耶律璟这么一番话,在场的几名大臣,都不由陷入了沉思。耶律屋质抬头,注意到辽帝神宇间的凝重,起身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远见,剖析在理,臣拜服。然正因如此,大辽才正该积极采取主动,打击南朝。诚如陛下所言,辽汉之间,必有一战,并非图一时争霸,而为百年国运,毫无回旋余地!”

“大辽罢兵休养多年,国力逐渐复苏,如非局势所迫,臣等也愿再育养生民十年八载。然我欲待之,然天下形势并不待我!”萧海漓也站了出来,说出他的看法:“早晚要对付南朝,与其等他尽取江南,全力对付大辽,莫若趁机打击,阻止其统一,消耗其国力。如此,大辽可始终占据此优势!”

“南院大王负责南面事多年,对汉事务当更加熟络,你也说说看?”耶律璟又看向耶律挞烈。

耶律挞烈态度也很明确,说:“陛下,原本臣视汉为大敌,却也不建议匆忙动兵,然北院大王说得好,如为争取国运,就当果断进取。南朝欲为之事,我朝必阻之。

再者,与其待他平定江南之后来攻我,莫若我们主动去打他,把战争引入汉境。并且,汉军长年动兵,其军民财力,想来也疲竭,可以伐之!”

“诸位意见一致,看来,辽汉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了啊!”耶律璟突然站了起来,环视一圈,满脸释然的表情,轻笑道。

扬了扬手,耶律璟语气平淡中透着坚定,下定决心一般道:“那就议一议,如何动兵?”

“陛下,大辽已经多年未经大规模战争,汉军则不然。臣以为,如欲对汉作战,还当做更充分的准备,再行南征。”耶律屋质说道。

显然,似耶律屋质者,虽然敌视大汉,建议战争,但仍旧保持着理智,不欲操之过急。

耶律挞烈则道:“臣以为,大辽可秘做战争准备,或可在南朝动兵江南之时,突然发难,使其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

对二者的建议,耶律璟颔首表示认可。

不过这个时候,萧护思出声了:“陛下,臣还有一要事相奏!”

“说!”耶律璟看了他一眼。

萧护思四下看了看,露出一副迟疑的表情,见状,耶律璟当即道:“在座都是大辽的辅政大臣,事无不可说者,直言无妨!”

“回陛下,臣北归之时,路过昌平,燕将赵思绾主动联络到臣,臣秘赴与之约会!”萧护思说道。

其言一落,君臣都是两眼一亮,耶律璟意态稍微振奋了些:“赵思绾,燕王麾下的第一大将?说说看,具体怎么回事?”

萧护思当即将赵思绾联合辽国、共谋大事的对话情况给详详细细地汇报了一遍,有这么一档子事,辽国君臣们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发散了。

“赵思绾之请,诸位有何看法?”

还是耶律屋质,老眼中难得地露出些兴奋色彩,说:“陛下,看来燕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啊!如果真能够利用赵思绾,击破燕军,夺取幽州,那真是大辽的大幸!

幽州及燕军,乃是汉朝北面防御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大辽铁骑南下,必受制于此坚城。如果能复夺之,那么将来对汉战争,大辽必当出于主动地位,甚至占据地形地胜,几可立于不败之地!”

耶律挞烈也跟着说:“臣以为,对汉战争,不在于卒灭之,而在于杀伤其军队、子民,掠夺其财货,破坏其生产,疲软其国力。而幽州,则当是我军必克的目标之一。

幽州在我,则大辽可全据燕山之险,幽州在敌,汉军则可立足于此,北向抗衡大辽。倘若汉燕始终齐心,我朝欲拔之,难上加难。

若能以一叛将,内乱燕军,给我军取幽州的机会,万不能错过!”

对于幽州的重要性,耶律璟显然也有一定的认识,扭头盯着萧护思,吩咐道:“既然赵思绾联系了北枢密,那便由你负责与他联系,答应他的所有要求,一定要坚定其决心。有此野心之辈,是天助大辽啊!”

“是!”应命的同时,萧护思又露出了一抹迟疑。

见状,耶律璟问:“有什么顾虑?”

萧护思拱手,以一种谨慎的姿态应来:“陛下,臣观赵思绾此人,野心勃勃,无忠义可言,骄狂跋扈,行事或有不密。臣担忧,倘若此事迁延太久,赵思绾那边会出问题……”

萧护思的话,立刻引起了重视,耶律璟看着他:“你的意思是,建议现在就动兵?”

“如果只为夺幽州,臣以为,或可一试!”萧护思答道。

闻言,耶律璟凝思几许,看了看大臣们,又瞧向萧护思,冷静地说道:“既如此,那就试一试!休息一晚,还烦劳你秘赴檀州,与赵思绾联络,全权负责此事。同时,朕让萧思温全力配合力!”

“是!”被委重任,萧护思当即道。

真正做决定的时候,耶律璟看起来并没有再听取建议的意思。

考虑了一阵,耶律璟又看向耶律挞烈:“汉人兵法有声东击西之说,幽州事起之前,或可在西边动一动?”

“陛下何意?”耶律挞烈问。

“朕听你说过,雁门的汉将杨业,乃是汉帝的心腹,是个不俗的战将,麾下多精兵。朕有意遣一师南下,既吸引一下汉、燕的注意,也试试汉军战力。都说汉军强大了,朕要看看究竟如何!”耶律璟说道,双目之中迸发出明亮的色彩。

转折点

在场大臣,不乏知兵者,对于耶律璟的意见,稍加考虑,由南院大王耶律挞烈起身说道:“自应历以来,大辽再无与南朝500人以上的战斗,双方战力、实力究竟如何,也确需试探检验。

陛下考虑,已有出奇之效,或可起迷惑南朝的效果。同时,我军若突然发难,南下叩关,想来汉人也不会有所准备。

只是,河东地区,地势复杂,关口艰险,不利于大辽骑兵施展,又有汉国精兵强将镇守,如无大兵,想要有所建树,取得突破,并不容易。

当然,若只是为了策应在幽州的行动,亦可一试!”

耶律挞烈这番话,将他对于发兵雁门的见解都给说了一遍,从其所言,也可知多年南镇南,对于南面汉军的情况也有一定了解。总结来说,就是可以尝试,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而在耶律璟这边,显然也没有一举破之的欲望,还是试探的想法居多,是以对于耶律挞烈的分析也表示接受。直接问:“何人可领兵趋雁门?”

耶律挞烈请命道:“臣自认对雁门地区还算熟悉,愿领兵南下!”

看着耶律挞烈老迈却颇为强健的身体,耶律璟有所意动,但是顾及他年纪,又难免迟疑。毕竟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若在战场上出了什么差池,他可会后悔。耶律挞烈可契丹贵族中,难得文武双全、见识卓群、可负大事者,这些年在云州,抚育军民,积牲屯粮,也有莫大的成绩。这样的柱国大臣,用作偏师试探,有些大材小用了。

还不待耶律璟犹豫完,皇弟耶律敌烈站了出来,神情踊跃地道:“何劳南院大王亲自上阵,我愿率一支兵马南下,与汉军较量较量!”

注意力被吸引过来,耶律璟眉头顿时就皱了皱,看了看年轻的弟弟,直接说:“你没有打过仗,对南朝敌情又缺少了解,岂能独领一军?”

耶律璟这么一说,耶律敌烈自然不乐意了,硬着脖子大声道:“我契丹男儿,成年便是勇士,大辽男丁,15即入兵籍,我身为宗王,更不例外,当为表率,为大辽建功。我平日追逐围猎,亦是指挥作战,演练军阵,此次南下,我就当行猎罢了……”

耶律敌烈一番话,除了声音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