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42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3节

 

“又传来什么消息?”刘承祐微微颔首,好奇道。

张德钧说:“据陈延寿言,南粤国主刘晟,身体日益不爽,据其估计,距死不远!”

“是吗?”刘承祐来了兴趣。

张德钧点头道:“南粤国主常年享乐,饮酒过度,纵情声色,身体有亏,早在三年前,便已患病。自大汉夺淮南、取荆湖后,就惶惶不安,常惊醒于睡梦。

去岁大汉平蜀,更是忧形于色,曾下令治战舰、修武备、练精兵、固关防。不过,有始而无终。今岁春,又纵酒酣饮,言:‘吾身得免,幸矣,何暇虑后世哉!’

刘晟的陵墓,耗资巨大,已然修建完毕。如今,宫务悉委与宦官、巫女,而刘晟自闭于殿宇享受,想来也是自预余年不多,自知不久于人世……”

“如此说来,这刘晟倒是洒脱,很看得开啊!”听其汇报,刘承祐语气中透着明显的嘲讽意味。

“小的以为,刘晟也是知晓大汉统一之势难以阻遏,故而自暴自弃,尽情享受余年罢了!”张德钧说道。

“你也和朕谈统一之事!”刘承祐呢喃了句,忽然笑出了声,看了张德钧一眼:“如今,朝野内外,似乎所有人都能就此事发表一二看法啊!”

张德钧闻言略怔,随即机敏地应道:“小的只一奴臣,见识短浅,平日里听得多了,故而偶言之。小的以为,这也证明了,陛下削平诸国,一统天下,乃人心所向,顺天应命,亿兆子民殷殷所望之事!”

“你倒是会说话!”刘承祐看起来心情不错,稍作考虑,吩咐道:“南粤的事,朕暂时还顾及不上,你与那陈延寿,继续加强联系,将来应当能用得上!”

“是!”

汇报完南粤的问题,张德钧再度矮下身子,略带踟躇地说道:“官家,还有一事……”

“说!”注意到其脸上的异样之色,刘承祐眉头稍微褶了下,道:“你也知道朕的脾性,照实进言即可,朕倒也很好奇,是何人何事,让你这么迟疑!”

“回官家!”张德钧陪着点小心,道:“是都察院事赵砺的问题!”

左都御史赵砺,乃是刘承祐亲自发掘的人才,早年以精明强干、不畏权贵而受到他的赏识。从乾祐初年起,一步一步,从一个小小的西京留台御史,成为大汉司法系统内的一方大佬。

自当年,接替边归谠成为御史中丞后,成为御史台的一把手,已经有数年之久,后改制监察系统,成立都察院后,也一直待在左都御史的职位上。

多年以来,在其领导下,大汉监察系统,运转良好,对于内外吏治民生,起到了十分良好的监督效果。对于赵砺的政绩,刘承祐也是向来满意的。

是故,此时听张德钧突然支吾地提起赵砺,心中顿时一个咯噔,凝声发问:“莫非赵砺有什么问题?”

注意着皇帝的表情,张德钧不敢怠慢,赶忙应道:“回官家,经皇城司调查,赵砺在职期间,欺上瞒下,收受贿赂,渎职枉法,包庇罪臣……”

“你可知,造谣诬陷,中伤大臣,是何等罪过!”其言落,刘承祐立刻质问道,语气异常严厉。

闻问,张德钧立刻跪倒,郑重地说道:“官家明鉴,小的胆子再大,也不敢欺瞒官家呀!”

注意着张德钧的反应,应当确有其事,刘承祐沉默几许,寒声道:“你有证据吗?若拿不出实证,朕立刻办你个构陷大臣之罪!”

别看皇帝言辞冷厉,但听其言,张德钧反而松了口气,当即自怀中掏出一份奏章,恭敬地呈上,说:“这是皇城司调查所得赵砺近三年间枉法事共计六桩,请陛下过目,一应涉案人员,都已密查,情节确实。只需着有司据此审问,罪案必然明了!”

顺手接过张德钧的奏章,翻开看了看,刘承祐的表情由阴转晴,又由晴转阴,抬眼瞥着张德钧,道:“看起来,你是费了不少心思啊!”

张德钧拱手说:“事涉公卿大臣,干系重大,小的不敢不慎,唯有详细确实了,才敢上报官家!”

“呵!”刘承祐嗤笑了一声。

面色很快恢复了平淡,拿起煮开的茶水,倒了两杯,递给张德钧一杯:“尝一尝味道如何,看朕烹茶的手艺有无提升!”

皇帝的反应,让张德钧有些意外,心头难免忐忑,但面上还是毕恭毕敬地接过道谢,饮了一口,道:“好茶!”

刘承祐也抿了一口,突然爆发,猛地将茶杯摔在地上,怒喝道:“好个屁!”

“官家恕罪!”张德钧双腿一软,飞跪在地。

此时的刘承祐是怒形于色,胸膛起伏,显然十分气愤,起身踱了几步,用力地甩了下袖子,道:“赵砺,好个赵砺,倒是给朕一莫大惊喜啊!”

“来人!”

孙延希注意着这边的动静,赶忙上前听命:“请官家吩咐!”

“传诏,将左都御史赵砺下狱,着大理寺卿崔周度,审讯其罪!”刘承祐冷冷地吩咐道,又瞧向张德钧:“把皇城司收集的证据、证人,全部移交给大理寺,全力配合审查!”

“是!”

赵砺案

发怒的皇帝是极其危险的,张德钧深明此点,看准机会告退。出得宫殿,孙延希却静静地站在廊道间,明显在等着他,朝张德钧露齿一笑:“张司使不愧为我辈楷模,此番为朝廷揪出一大恶,清除一祸害,必是大功,官家定然会重赏的,小的可提前恭喜了!”

说着,孙延希还拱了拱手。见状,张德钧显得很矜持,微倨着头,斜眼看着孙延希,应道:“我身为官家奴臣,替官家尽力,为朝廷办事,乃是应尽职责,岂求赏赐乎?”

“张司使对官家的忠心,小的敬佩,值得我等学习啊!”孙延希皮笑肉不笑的。

“能将官家伺候到位,你也不容易。”张德钧则微眯着眼:“此处可不是叙话之处,官家有吩咐,还当从速办理,若有迟误,可是要掉脑袋的……”

闻言,孙延希那还算清秀的眉毛下意识地耸了一下,拱手作了个揖,道:“还要多谢司使提醒了!小的先告退了!”

在后边,望着孙延希的背影,张德钧眉宇间露出一抹阴沉之色,所谓同行相嫉,其人的态度,让他很是不爽,甚至心存顾虑。

不过,很快就恢复了释然,皇城司主要对内,又格外侧重皇城之内,孙延希若是有什么异动,他有的是办法炮制。但是,毕竟是官家身边的人,所幸,刘官家不是个好糊弄的人。

心态再度恢复沉稳,想到方才对皇帝的奏报,张德钧嘴角不由泛起一道笑容。如今皇帝正英明,他当然不敢有任何欺瞒与保留,赵砺确有其罪。

而他感到自得的事,经此一事,可算是为皇城司“正名”了。赵砺算是皇城司成立以来,经办地位最高的大臣,朝廷百官,公卿大臣,今后不敢再有所小视。

这些年,武德司的气焰是慢慢地消减下去了,在李崇矩的领导下,十分地低调,办事都是规规矩矩的。固然降低了大臣们的敌意与警惕,也使得特务衙门该有的影响力被削弱了。

皇城司的建立,除了制衡的用意,也是为了弥补武德司所不能覆盖之处,张德钧明白这一点,是故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主动承担那一部分影响与作用。

对于张德钧而言,赵砺案只是个新的开始,一个追赶武德司的开始。

万岁殿中,刘承祐兀自气愤着,一副不能释怀的样子。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刘承祐不是不明白,他也不是不能容忍贪官,只要他有才,对自己有用。

就像赵普,刘承祐当初就知道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