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37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0节

 

张琼解释说:“两川多阻,将来攻打,免不了硬仗。末将也与蜀军交手过几次,比较熟悉。另外,北边都平静多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爆发战争,末将也想到汉中去立功……”

“此言倒是一点不虚,很实诚!”刘承祐评价道:“等北巡结束,就让你去汉中大营!”

“谢陛下!”张琼身板雄直。

打量着他,刘承祐忽然饶有兴趣地问道:“张琼,你告诉朕,当真觉得宿卫事务繁杂,难堪其任,才想离京的?”

“不敢欺瞒陛下,这是缘由之一!”张琼说。

“哦?那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刘承祐说。

这下,张琼脸上露出一抹不好意思了:“另外就是,南方只剩蜀、唐几国,势必难挡大汉兵锋,若长久待在东京,只怕很快便无仗打,无功立了!”

刘承祐又笑了:“你可真是个实诚了呐!这天下终有太平的那一日,你再和朕说说,待到宇内一统,国家再无战事,无仗与你打,无功给你立,你打算做什么?”

“如果那时,末将没有战死沙场,便带着陛下的赏赐与俸禄,回家置办些田宅,然后喝酒吃肉,习武打猎……”想了想,张琼答道。

“要求倒也不高!”评价了一句,刘承祐摆摆手:“你去吧!”

“末将告退!”

“对了!”又开口唤住他,刘承祐以一种告诫的口气说:“朕知道你性情粗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处得不甚好,还常有打骂军士的劣迹。这些毛病,希望你能放在心上,尽快改掉。”

“多谢陛下教诲!”

张琼兴致昂扬,神采奕奕地退下了,刘承祐却不禁摇了摇头,这个张琼,勇则勇矣,终究只是个厮杀将,难起大用。其人性情缺陷十分明显,胸无城府,直来直往,从其态度与表现来看,即便给他看门护院,都不够资格。

蹙着眉头考虑几许,刘承祐召来张德钧吩咐着:“去,通知石守信,让他进城,接掌宿卫!至于张琼,直接让他回东京,找枢密院做安排!”

“是!”

越过行礼的几名随驾宫婢,踏入陈饰简单的厅内,符后正带着三名皇子等候着,食案上摆着一席菜肴,尚且冒着热气。

“我没来晚吧!”刘承祐挂上了和煦的笑容。

“比起你通知的,晚了近一刻钟,不过,饭菜还未凉!”符后瞥了眼刘承祐。

作为嫡母,随驾的刘煦与刘昉,也是由符后照料着的。此时,刘昉正仰着脑袋,噘着嘴,乖乖地被大符上药,刘煦亲自端着个药碗在侧,边上刘旸好奇地看着。

“他这是怎么了?”刘承祐问。

符后十分细心地将药膏,擦拭在刘昉的双唇周围,嘴里说:“北边干燥多风,有些不适应气候,嘴唇红肿干裂,我特意命人,准备了些药!”

打量着刘昉,小娃苦巴着一张脸,可怜兮兮的样子,小嘴略肿,红得过分,跟吃了一锅辣椒一般,涂上药膏后,更是滋润地发亮,舌头还忍不住往上舔。

见此景,刘承祐不禁笑了:“他这是风吹多了吧!”

大符忍不住道:“若不是你,任他乘马,风吹日晒,冷暖交替,否则,何至于此?”

刘承祐有些不以为然,探手摸着刘昉的脑袋:“怎么样,还想骑大马吗?”

刘昉很是干脆地摇了摇头。

“为什么?”刘承祐有些好奇。

“总是有人给我牵着缰绳,有时还抱着我,不能奔驰,还要被风吹……”刘昉红着小脸,嘀咕道。

“这小子,这就想跑了!要是真把你摔了,我怎么给你娘交代?”刘承祐揉了揉他的脑袋,呵呵一笑。

“用膳吧!”大符招呼着。

食不言,寝不语,对刘承祐一家而言,是不存在的。看刘承祐神情间几乎难以掩饰的疲惫,给他夹了块肉,大符关心道:“你这一路奔波,察问政务民情,有些辛苦了,在沧州歇两日吧!”

感受到符后的关切,刘承祐摇摇头,淡淡然地应道:“这么多年都辛苦过来了,这点不算什么?再者,这些事情,本就是我这个皇帝的职责与使命!”

符后美眸望着刘承祐,轻柔地提醒道:“出发后,我似乎听你说,此行是为了游玩放松的……”

“是吗?”刘承祐很自然地反问一句,回忆了下,似乎真的说过类似的话,然后道:“我问过楚昭辅,清池距离渤海不过一百多里地,明日吧,我们去看看大海,看看其广袤无垠,浩瀚壮阔,看看日出海平面……”

瓦桥关

顺安军,归义县,临易水,居其阳,原为涿州属县,石晋时期归契丹,汉初之时,趁赵延寿北伐幽州成功之际,被何福进率军收复。后刘承祐整顿北面边防,归义县遂为顺安军驻所,城关的名字声名很盛,曰瓦桥关。

瓦桥关设立的初衷,本为抵御契丹的威胁,当然,具体起到了多少效果,还有待商榷。毕竟当初,耶律德光南下之时,可以算是从容越过,在当下,名头不够响亮,也并不是什么强关险塞。

河北三关的名声,还是在北宋防御契丹的过程中,慢慢传扬开来的。对于当下的大汉而言,以其地理通衢的优良位置,仍旧沿袭下来,加固修缮,设险防守。

顺安军使为罗彦瓌,作为早期投靠刘承祐的将领,自开国以来,便长驻北方,移驻瓦桥关,也有两年了。虽然没有太大的军功,但在军中的地位、资望却是在逐步提升。

因为国家战略重心在南,北戍的汉军,基本只能训练、驻守,没有立功的机会。多年下来,许多戍边的将领,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平衡。

而刘承祐,也很照顾这些将领的情绪,也理解,是故对于罗彦瓌等边将的关注,从来不加少。虽然少了实在的战功,但品秩不断提高,待遇按期加增,逢年过节,也少不了来自天子与朝廷的犒劳与赏赐。又时不时地,派遣朝中将帅北上巡边,察阅军情,关注兵心,去岁就是殿帅慕容延钊奉命巡视。

到目前为止,刘承祐几次出巡中,动静最大,距离最远的,都是北上巡狩。由此可见,他对北面军事的重视。

乾祐九年四月初一,阳光明媚,天清云淡,易水南岸,一千五百名威武甲士,阵列于此。官兵们军容整齐,雄壮英伟,各个都换上了新发放的夏装。

旗帜有异,这些甲士,并非都是顺安军下的戍卒,而是由北面五军及都部署本部所挑选的精干之士。却是闻天子北巡,一干军将们商议,在都部署安审琦的安排下,各自从军中选拔精锐前来,既作迎驾,也准备接受检阅。

毕竟,皇帝难得北来一次,都想好好表现一番。当然,此事也是提前上报行营,得到天子首肯的,否则,光一个擅自调动军队的罪名,就是难以承担的。还是在御驾到来的敏感时期,哪怕安审琦尊为陈留郡王。

在队列前,北面上下数十名汉将,严整地候立着。其中,除了都部署安审琦外,便是顺安军罗彦瓌、永清军马全义、保定军董遵诲、雄安军韩令坤、信安军郭进五军使了,这就是大汉北面防御的核心将帅了。

季风带着海、河的潮湿,吹拂而过,旗帜飘扬,绳带拂动,一干将士,已然等待多时,然而都没有不耐之色,一个个始终保持着肃立,像雕塑一般。

不管心里活动如,至少面上始终保持着沉稳与耐心,连已将满六旬的安审琦,都静立于前,其他人又岂能有所怨言。

直到日头上移,众人已然等待近两个时辰了,几名背插小旗的骑士,飞驰而来,近前矫健地跃下,躬身应道:“启禀都帅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