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36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1节

 

闻问,卢琼仙柳眉稍蹙,解释说:“自然是陵寝之事了,官家去看了看,十分不满意,规模既小,设计蠢拙,装饰也不够华丽,难衬官家身份,参与建造的人手也不足,故而大怒!”

“竟然如此!”林延遇有些惊讶,老脸上闪过一抹阴刻,冷冷说:“看来得处置一批人了!”

“官家已然将负责的官员,全部活埋了!”卢琼仙微微一笑,就像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倒也便宜他们了!触怒了官家,也只能怨他们自己!”林延遇说。

了解了情况,林延遇心中有底,又与卢琼仙通过气,这才带着陈延寿入内拜见。殿中,刘晟已然解去外袍,脱去靴子,正躺在软榻上,两名美貌宫女正小心翼翼地替他捏肩捶腿。

刘晟而今也才三十五六岁,但看起来显老,发间已夹杂着不少白色。林延遇上前,躬身拜道:“见过官家!”

“嗯!”刘晟抬眼瞥了下林延遇,应了声。

“官家不必生气了,若为一干贱臣气坏了身子,那就不值当了!”林延遇老脸上堆着笑容,说:“陵寝如不合心意,扩大重建即是!”

听其言,刘晟冷哼道:“那些人,连朕的陵寝都敢怠慢,是想让朕百年之后,到地下受那贫苦吗?什么财用不足,都是借口,没有诛他们全族,已是朕仁慈了!”

见状,林延遇陪着笑:“官家自然是仁慈了,只是哪干外臣,难以体谅官家!”

听他这么说,刘晟心情总算好转些许,大概是出巡一趟,有些累了,刘晟不禁打了个呵欠,对林延遇说:“朕有些疲了,你有何事,无事就退下吧,朕要歇息了!”

闻问,林延遇赶忙禀道:“启禀官家,出使开封的陈延寿回来了!”

“嗯?”睁大了本有些迷蒙的双眼,刘晟这才注意到站在林延遇后边的陈延寿。

强打起精神,坐了起来,问:“结果如何?”

“结果喜人,陈延寿不负官家期望,与北汉谈得和议,交好修贡,消弭兵戈!”林延遇说。

闻之,刘晟面色顿喜,似乎一下子尽释身体的疲乏一般,看向陈延寿,抬手朝他一招:“你上前禀报!”

“是!”陈延寿赶忙蹑着脚步近前。

君宦婢,自得其乐

“你见到北汉主了?”刘晟问。

“见到了!”陈延寿答道。

“其人如何?与朕相比,如何?”刘晟急问。

这怎么比?两者能相提并论?陈延寿暗自腹诽,不过稍作斟酌,既是为了维护刘晟的颜面,也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陈延寿只能昧着良心说:“回陛下,北汉主英武睿智,气度威严,但与陛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不过听其言,刘晟却皱了下,说:“你不必恭维朕,北汉主不及弱冠即位,内平河中,外却蜀、辽,这三四年间,又连夺淮南,复秦、凤,定荆湖,这还是非朕所能比的。”

刘晟此时自知之明的表现,倒也挺令人讶异的。闻之,林延遇这老阉,含笑说道:“北汉主固称明主,但他不过仰赖中原强大的国力与军力,方能有所建树,以陛下的雄干,若居其位,取得的成就定然远胜于他!”

刘晟露出了笑容,这话仍旧不免吹捧之嫌,但确实中听。

“听说开封繁盛,号称天下第一雄城,与番禺相比,如何?”刘晟又问。

陈延寿似乎从林延遇那里学到了,应道:“两年前,北汉筹集钱粮数百万,发民夫十余万,重建开封,确实雄伟壮丽。然而,若论富庶繁荣,番禺与之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另外,小的还发现,汉宫殿宇腐旧,装饰简陋,多有翻新葺补的痕迹,完全无法与我朝宫室之壮丽繁多相比!”

刘晟露出了点笑容,对其回答显得满意,继续问:“你有没有向北汉主,介绍我朝国力之强盛,百姓之富足,兵甲之精炼?”

虽然并没有,但陈延寿不假思索,肯定地应道:“小的按照官家的吩咐说了,引起了北汉君臣的重视,不敢轻辱!”

“对朕给的礼物,北汉主什么反应?”

“收到礼单,北汉主喜笑颜开,收入内帑。后来小的听说,北汉主将陛下所赠金玉饰物,赐与宫中后妃……”

面对刘晟之问,不管实情如何,陈延寿就是张口就来,煞有其事的样子,倒也取得了刘晟的信任。

“看起来,你此行,十分顺利啊!”终于,刘晟嘀咕道。

趁着此机会,林延遇恭敬地上前,说:“官家,这是北汉所倡和议国书,请陛下过目!”

闻言,刘晟接过翻阅,然而随着条则入目,顿时就怒了,差点将之砸到陈延寿脸上:“岂有此理!这就是你花了几个月,给朕带回的结果!”

见刘晟发怒,陈延寿绷不住了,面露惶恐,双腿一软,径直跪下,刘晟虽然亲近宦官,但以其暴戾,杀起来也是不手软的。尤其,方才也听说了,才杀了一些人,他可不敢保证,刘晟会不会怒而杀了自己,不由向林延遇投以求救的目光。

林延遇这老宦倒是一副平静,轻声说:“官家息怒!”

“息怒!息怒!朕能息怒吗?”刘晟几乎怒发冲冠,斥道:“大汉是朕从高祖手中承继过来的,北汉第一条就要朕改国号,去帝位,这与亡国有何异?倘若允之,朕将来,九泉之下,有何颜面见先祖?”

刘晟似乎忘记了,当年承继帝业的是其兄刘玢,他属于杀兄篡位,但林延遇自然不会去提醒他,而是冷静地说道:“官家也是为了两国的和平,为江山社稷。而今两国国号相同,南北并立,也确有不便,如不改,北汉主很有可能以此名义动兵!”

“听你的意思,是让朕答应?”盯着林延遇,刘晟严厉地问道,隐隐有所不满。

林延遇也不慌张,禀道:“官家,高祖立国之初,曾立国号‘大越’,后来改称大汉,也是为了昭显大义,追尊旧汉为先祖!然而距离两汉已有七八百年,不过一虚名罢了,天下又有谁当真?北汉立国之初,也同样追尊先汉太祖、世祖,不及一年,便移之……”

为了说服刘晟,林延遇却也做了些功课,见其怒气逐渐平复,继续说:“一个国号罢了,让给北汉就是了,既能以此消除两国这最深切的矛盾,避免兵祸,官家也可趁机另立一国,为开国之祖。

再者,国号虽改,但宗庙俱在,并不妨碍供奉,只要社稷在,官家仍是岭南之主,高祖基业犹在,也无愧于祖宗江山!

还请陛下三思!”

听其言,刘晟的眉头稍微展开了些,又问:“去帝号,称臣,又怎么说?”

闻问,林延遇直接笑了,说:“官家,当年北汉伐唐,兵陈大江,唐主也是称臣纳贡,并且将江北尽数割让,方才求得平安。如今,南唐名义上为江南国主,但实际上仪制一点未改,仍是住他的皇宫,称他的皇帝。官家自可效之,左右不过名义上臣服北汉罢了,北汉主重虚名而轻实利,于我朝而言,也是好事啊!”

这么一理解,似乎,好像,确实不算什么大问题。

观刘晟神色可以发现,他实则已经被林延遇说服了,不过仍未表态,而是扭头问另一边的宫婢卢琼仙:“你觉得呢?朕若是同意北汉的要求,会不会在朝中引起不良影响?”

闻问,早就和林延遇达成共识的卢琼仙不假思索,朝着刘晟露出一道娇媚的笑容,说道:“妾以为,林大官的建议可以采纳。北汉强大,乃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官家不必与之相争,只作韬晦之举,以待时变。

如能消弭两国干戈于未发之时,乃是利国利民之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