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35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1节

 

再是意志坚决,在乱花渐欲、糖衣炮弹的攻势之下,也难免受到腐蚀,随行的瑶将们已然沉沦其中了,都不愿离开,想要每日都过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

秦再雄算是精明的了,他心里知道,天子与朝廷不会无缘无故这般恩待他们这些卑贱蛮人。至于有何所求,以其见识,能够想到的,也只有湘西的诸蛮了。

“不知天子,会如何安置他们这些人?”夜下,青兰坊内,尽情地发泄了一番肉欲之后,当疲倦袭来之时,秦再雄脑海犹闪现着这样的念头。

一直到翌日清晨,自昏沉中苏醒,看着一左一右相伴的两名胡女,胸大臀肥的,就喜欢这种类型,蛮人配胡女,似乎也相搭。

一只柔软的小手,还抓着他的胸毛,弄得他心里痒痒的。清晨嘛,总归是亢奋的,哪里受得了这等温柔乡的诱惑,微一侧身,动作十分熟练。

伴着一声闷哼,胡女那张还算清丽的面容间,蹙了下眉,很快睁开双眼,看着秦再雄。感受着那粗野的动作,心中鄙视这蛮子,但过硬的职业素质,还是让她尽情应和着……

日上三竿,秦再雄方才走出房门,脸上的疲惫怎么也掩饰不住,坊内各处挂着艳彩,空气中弥漫着的脂粉香气十分醉人,昨夜光顾着享受了,而今望着周遭的环境,还是忍不住对那些精致的布置感到惊叹。走过旁边几间房,他手下的瑶将,还自恋榻了。

“秦兄,昨夜如何,胡姬的滋味不错吧!”在坊内用了点吃食,赵延进不知从哪里冒出,找到他。

秦再雄糙脸也不禁有些发红,应道:“甚好!甚好!就是不知,这等享受,需要花费多少钱?”

“这就不需秦兄操心了,尽兴即可!”

“可曾用食完毕?”赵延进问。

秦再雄点了点头,赵延进一摆手:“那好,随着我走吧!”

秦再雄一愣,大概是精力消耗过多,脑子锈钝,没能反应过来:“去哪里?”

“陛下要召见你了!”赵延进走在前头。

脸色大喜,秦再雄赶忙跟上:“我手下那些人?”

“会有人安排的!”赵延进慢悠悠地走着:“我们先去礼宾院,宫里规矩多,觐见陛下的一些礼节,还要先学学……”

忙活了一阵,一直到把秦再雄送进宫去,赵延进方才松了口气,他这个“导游”的差事总算是完成了。

此时的赵延进,心情有些复杂,在军中的时候,深受军法约束,时觉枯燥。有机会,就想着同友人、同袍,到街市享乐一番。

然而此次,公款吃喝,无所顾忌,纵情声色,但几日下来,却觉索然无味。相较于流连那奢靡,赵延进忽然觉得,回家陪陪妻子,更有意义些。

老父赵晖的身体也日渐不爽,一抹愧意涌上心头,不知觉间,赵延进竟感到自己的思想与灵魂,都升华了一般。

让他对美食、美酒、美人感到厌倦,莫非,这也是天子的用意?

听政湖湘

崇政殿前,五名宦官在首领的带领下匆匆而走,一个脚步急快,因天气炎热之故,个个脸色燥红,汗流浃背。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个方盒,看起来很吃力,份量不轻,透过木盒的缝隙,隐隐能够看到外渗的寒气……

直至殿前,望着冷着脸站在那里的张德钧,领头的内侍赶忙上去,低头躬身,恭敬道:“内官!”

张德钧一副不假辞色的面孔,扫了眼那些冰盒,冷冷地看着带头太监:“何故迟慢?崇政殿的冰块你们也敢拖延?官家素来忌热,你们不知道吗?”

“内官,小的,小的……”领头的太监名叫喦脱,被张德钧这般质问,有些慌了神,支支吾吾地想要解释。

“你不用解释了!我看你这供奉,是不想干了!”但张德钧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仍旧斥道。

目光凌厉,张德钧又问:“冰帕准备了吗?”

“都在盒中!”喦脱赶忙道。

紧皱的眉头终于有所舒缓,张德钧一挥手:“还愣着做什么,将冰盒交接了!”

“是!是!”

招呼着手下太监,毕恭毕敬地将冰盒交与崇政殿的内侍、宫娥,以备检验使用。然而,望着耍了一通威风后,只留了个背影的张德钧,喦脱心中默默嘀咕着:“张狂什么,伺候官家了不起?早晚让你犯在我手里……”

殿内,还是老一批人,如今的大汉领导班子,如不出意外,足可稳定到一统天下。所议者,仍旧是荆湖之事。

而今已入五月,南面的汇报,已然抵达,南征大军大获全盛,周行逢阵亡,长沙献降,岭北诸州,尽为朝廷所有。

然而就如此前所预料的那般,真正的忙碌,还在战后。早知湖南地广人稀,民情复杂,取之易,治之难,待深入了解其中的情况后,则更令人头疼了。

因为屡乱不止,统治秩序崩坏,各类籍册损毁严重,诸多信息不全。但从长沙的初步汇报来看,整个岭北州县的人口,即便算上一定的隐户,也绝计不超过9万户。

而这些人,分散在湖湘广大之地,其中,八成的人都饿着肚子,半数的人处于待救济状态。汉军接受诸州县,都是粮食开道,军队维稳。

当然,对于如今的大汉朝廷而言,救济区区几万户的难民、饥民,根本不在话下,前面几年,哪一次大灾,不是牵扯到几十乃至上百万民。

但问题就在,湖南新下,远在千里,朝廷在当地还没有那个组织力,当然,军队的高效在其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更直接的问题,还在于太过分散了。

到目前为止,入湘的汉军,已经呈零散状态,分布在湖南诸州县,或一军,或一营,有的县城甚至只有一队。

坏消息在于,各地几乎都需要赈济,而因为道路交通的缘故,粮食转运很辛苦,还有安全问题。好处在于,依托各州县设立的赈济点,湖南的大部分的饥民都被集中起来了,一目了然,在今后的管理中,会方便许多。

在新的衙署机构及统治秩序构建之前,湖南上下,仍处于军管状态,比起周行逢统治之时,还要彻底。但这样的统治状态,也是容易出现问题,历来所谓的“军政府”,都是权宜之计,是不健全的。

随着冰块的入置,殿中的炎热顿时散去不少,刘承祐接过冰帕,擦了擦脸,爽快了几分,眼神示意了下:“给诸卿也备些!”

“是!”

谢恩的同时,李涛仍旧向刘承祐汇报的着湖南的情况:“昝居润已至长沙,首要之事,仍为构建布政使司,填充司吏,改制行法,救济饥民,使湖南复安。荆襄的粮食,也在陆续南调。”

对于荆湖布政使的人选,经过考量之后,刘承祐最终还是同意了宰相李涛的建议,以谏议大夫昝居润迁调。

“职吏人手,可曾充足?”刘承祐问。

“已经自京中及山南州县,抽调了三十余名官员,南下赴湘!”李涛道:“不过,为速定州县,还需征辟一批当地士人,原湖南军府的职吏,也当录用一批人。吏部已遣专使南下,进行考核任用!”

点了点头,刘承祐说道:“朕总感人才不足用,有意于今秋,再开制举,诸卿以为如何?”

听此议,几名宰臣互视了眼,由范质出声,劝解道:“陛下,开国以来,朝廷已多次举办常、制举,几乎一岁一举。臣以为,如此太过频繁,从地方到中枢,组织异常繁重,并且近几年来,朝廷所取之士,不论文章还是才干,都益发逊次。臣以为,若因湖南之治,而开制举,大可不必!”

注意着刘承祐的表情,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