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32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6节

 

“这王晏,手段或许强硬些,但也可以理解,毕竟出身行伍,性情暴烈些。”收起报告,刘承祐呢喃了句,抬眼看着李崇矩:“玉玺的事,查证如何?”

“确有其事!”

“哦!”刘承祐脸上已无意外之色,只是点了下头。

“回陛下,据察,收藏玉玺的商人,乃其父早在天福年间,得之,匿于府,传于他手。据其所言,本欲进献朝廷,又恐坐私匿之罪!”李崇矩则继续道。

“仅凭进献之功,足以抵罪!再者,你说这是玉石商人,又因罪过被王晏查处,足以证明,其人心怀侥幸,所言不实。朕看呐,倒确实可以治其私匿之罪!”刘承祐冷淡地点评道,又看向李崇矩:“王晏又是怎么回事?”

“根据最新消息,王使君得之,十分重视,但一时难辨真伪,恐为假玺,想要鉴别之后,再向朝廷汇报。这两日,他从洛阳城中,召集了一干才士以鉴之!”李崇矩道。

“是这样?”刘承祐神情终于缓和了些,嘀咕道:“如此,倒是可以谅解,若直接送上一方假玺,倒也成罪过了……”

事实上,初闻此事之时,刘承祐心头便有些存疑,一是玉玺真伪,二则是王晏的选择。怎么想,王晏都不像那种得玺而不献的蠢人。

“请陛下治罪!”这个时候,李崇矩却是单膝拜倒了。

见其状,刘承祐脸上露出了点意外之色:“朕还想嘉奖你办事干练,何罪之有?”

“玉玺之事,臣未查实,便向陛下禀报,险误陛下判断!”李崇矩严肃道。

听其言,观其形容,刘承祐却是不禁有些感慨。这便是李崇矩与王景崇之间的差别了吧,若是王景崇,同样一件事,刘承祐大概能猜出其做法。

不管玉玺真假,他都会先给王晏定性处置,以显示他的权威,若玉玺为真,还会想法将进献之功据为己有。

有念及此,刘承祐十分宽和地对李崇矩道:“起来吧!你只是尽心办事罢了,朕岂会苛责!”

“谢陛下!”李崇矩这才起身。

这么多年来,刘承祐常觉臣下与他疏离,事实上,则是皇帝当久了,他养成了高高在上的习惯,也越发多疑。

到如今为止,让他感到放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李崇矩则例外。不只是因为他乃潜邸侍卫出身的将领,此人始终安安分分,兢兢业业,谨守人臣之礼。

多年以来,许多皇帝的旧人,都得到升迁提拔,不是大将,就是军使。李崇矩也一样,但他有一点为人所诟病着,就是没有实在的战功。

他统帅内殿直军期间,一直扮演着守备京师的习惯,即便如此,面对非议,李崇矩仍旧不为所动,也不反驳,也不向刘承祐求取立功的机会,只是一丝不苟,在其位,谋其政,安居其职,尽心做事。这一点,就很难得。

是故,将武德司交给李崇矩的这两年了,刘承祐很放心的。

吃酒烤肉议荆湖

隔一日,西京留守王晏遣人奉传国玉玺诣阙以献,皇帝受之,传视群臣鉴赏,皆以为真,由是大悦,即颁示天下。

事实上,就算此玺为假,刘承祐都打算把他当作真的了,左右,这不过是一个用以凝聚人心的工具。玉石或许珍贵,但更重要的是石头上附加的传承价值与象征。刘承祐完全可以另寻宝玉,雕制镌刻,并赋予它传国的意义,说它是真,那就是真。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刘承祐喃喃道,嘴角流露出的始终玩世不恭的笑意,手里把玩着那干文臣慎重以待的宝玺,就仿佛真的在把弄一个玩意儿。

“陛下得此宝玺,实乃天命所钟,不只满朝公卿,连东京士民,都是群情喜悦,为陛下与大汉欢呼!”张德钧在旁,看皇帝心情着实不错,出言恭维道。

注意着这宦官脸上的少许谄媚之色,刘承祐偏过头,略带好奇地看着张德钧:“是嘛?宫外是这种反应?你手下那些细作、喽啰,都铺到宫外去了?”

张德钧年纪不大,不过已然是宫内有名的内侍大太监,至少在汉宫之中,权势很盛,坐拥实权。并且,在刘承祐的授意之下,秘密组织了一批眼线,用以监视皇城内外,当然,不似武德司那般正规。如此,刘承祐的眼线,终于遍布内外。

迎着天子那笑吟吟的目光,张德钧心里一个咯噔,有些把不住刘承祐的意思,陪着一点恭敬谦卑的笑容,道:“小的是从出宫采买宫人嘴中听说的!”

“哦!”刘承祐则应了声,收回目光,放下玉玺,摆了下手,吩咐道:“收起来吧!”

“陛下,枢密使郭荣、殿前都指挥使慕容延钊殿外求见!”

“在殿庑下准备些酒肉,朕要与二臣同食!”刘承祐吩咐着。

“是!”

就在殿庑下,摆上一张宽食案,架起一座炭炉,既能取暖,还能烤肉。边上温着酒,十几碟串好的羊肉摆了几层,又备着花椒、精油、盐巴等佐料……

外边又飘起了雪,不甚大,风寒也被这酝酿着的火热驱散。君臣三人相对而坐,刘承祐亲自熟络地招待着宾客,冲郭荣与慕容延钊招呼道:“今日都自己动手,我们君臣三人,吃酒烤肉!说起来,这稀簌雪景下,动手暖身饱腹,倒也别有一番情调!”

“陛下有此雅兴,臣等自当奉陪!”慕容延钊也不客气,直接拿起酒樽,分别给刘承祐、郭荣斟上。

“可不敢谈雅兴!”刘承祐拿起一串羊肉,又指着酒杯,笑道:“文臣高士谈雅,朕只是酒兴来了!”

闻言,慕容延钊道:“陛下赐酒赏肉,臣二人,可要好好享受一番!”

三人碰了一杯,温酒下肚,暖洋洋的,宫廷御酒,尚带有些甜意。郭荣拿起一串肉,架到火上,刷着油,散着盐,动作十分熟练,表情轻松了些,说道:“陛下日理万机,难得闲暇,今召臣二人来,只怕也不只是为了吃酒食肉吧……”

“不愧是扬名内外的郭枢相,这一张嘴,便往正事上扯!”刘承祐难得地,朝郭荣开着玩笑,他口重,往羊肉上多撒了些盐,并力求均匀。

抬首看着殿外飞雪,刘承祐感慨道:“已是腊月,再熬不到一月,乾祐七年也就过去了。赵普大抵已在入川道路中,以此人的才干,此番伐蜀,定然足以在朕的预想中收尾。

汉中事了,朕决意,于西南再整兵马,囤积粮草军械,开阔道路,稳固后方,消化新取州县。但大汉一统天下的脚步,却是不能停下来!”

刘承祐话落,两个人神情都郑重了些。向刘承祐敬了杯酒,郭荣道:“陛下打算对荆湖动手了?”

“不错!”刘承祐颔首,并不掩饰。事实上,皇帝思荆湖久矣,这几乎是朝廷高层所共知的事情,只是因秦凤的缘故,而不得不先把西南的问题解决了。

如今四州已下,顺带着汉中也攻取,蜀国军力国力重创。刘承祐既言暂无灭蜀之意,战略转向,也只有荆南与湖南最适合攻略了。

肉香已经开始飘散,刘承祐不由深吸了一口气,说:“朕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取荆湖的益处,不需多赘言,臣自是赞同的!只是西南战事方休,后续犹需国力支持,朝廷是否有余力向荆湖用兵,何时发兵,就需要陛下与诸公审定了!”慕容延钊显得很干脆,直接表明态度。

咬了口烤好的肉,闷了杯酒,露出点畅快的表情,刘承祐看向郭荣。

郭荣考虑了下,突然认真地道:“若是可以,最好能于明年春发兵!”

闻言,不只是慕容延钊,连刘承祐都忍不住皱眉:“如此,是不是太急了!说说你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