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30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7节

 

“你也看到了,盛夏炎热,兵法有云,行驱饥渴,务於取远!这大概,也是向都帅顿兵不进的缘由吧!”石守信说道。

“照这么说,都帅不会拖到入秋吧!”韩重赟说道。

“应当不至于,天气固然炎热,都帅更关注的,只怕是蜀军的调动布防啊!”石守信自信地说道。

二将言谈几许,中军有通讯兵卒前来传令:“都帅升帐,请诸将军进关议事!”

关城之中,大堂之上,数十名汉军将校,济济一堂,或坐坐立,井然有序,气氛庄严。除向训之外,还有专门自陇州而来参加军议的王景,都监宋延渥,在座旁听。

其下,是王全斌、高怀德、王仁赡、李彦、石守信、韩重赟、马仁瑀……可谓将星璀璨。

“诸位将军,这些时日下来,待得颇不耐烦吧!”向训表情平静,环视一圈,问道。

“都帅,将士们披坚执锐而来,是为了杀敌建功,收复国土。大军屯兵于此,夏日炎炎,酷暑难耐啊!”马仁瑀年轻气盛,朝向训道。

马仁瑀被刘承祐派到凤翔的时间已然不断了,对这名孔武剽悍、作风强硬的青年将校,向训是很看好的。

此时闻其言,微微一笑:“将士有好战之心,值得嘉奖。”

旋即形容一敛,向训严厉道:“但要建功立业,开疆拓土,靠得是手中的刀剑,不是口舌。此番奉诏伐蜀,陛下以大军付本帅,自感责任重大,正需将士同心同德,共襄臂助。到需效死用命之时,只盼着众将,能够率意进取,不遗余力!”

“是!”

待一干将领应命之后,向训沉稳叙来:“此番升帐,正是为商讨进军事宜!”

此言落,汉将们都来了精神。不过,向训却先看向王景,道:“王公自陇州来,可先说说秦州方向的军情!”

王景乃名将,甲胄在身,便自带一股英雄气,虽然年过花甲,但作风一点也不拖沓。闻问,直接道:“原本,伪蜀雄武节度使韩保贞,虽难称将帅之英,但终究经画边境多年,熟知兵事,镇守秦州多年,对军情事务也还算熟悉。然而蜀主不知何故,临时换了一个名叫赵季札的人当秦州主将。

我派人打听过,此人志大才疏,徒具虚名,只会狂言惑人。闻我朝诏令出击,如今正聚兵马,龟缩于成纪、陇城二城之内。”

王景看着向训,自信道:“此无胆之徒,不足为虑。老夫率军进,可制之,无扰向帅在凤州用兵。至于天水蜀军,我自寻机而拔!”

“王公真名将,有你在陇州,足可保我侧后无虞!”向训朝王景一拱手:“陇州蜀军,就交给王公了!”

“奉令!”王景迎着向训郑重的眼光,也不托大卖老,平静地应道。

转过头,向训吩咐在他身边当行军司马的慕容承泰,让他将凤州的蜀军情况,再作一遍讲解。

能在这等军事会议上做汇报讲解,慕容承泰显得很兴奋,意气风发地,对照着地图,说道:“综合哨骑与细作所察,我朝聚兵之后,蜀军随之而动。汉中及成、阶之蜀军,有两万余北上,支援凤州。

眼下,凤州境内,各路蜀军,合计约五万,分屯于固镇、梁泉、威武小城及散关道间岭寨。蜀枢密使王昭远去岁巡边之时,尝命蜀军于岭道间筑黄牛等八寨,以阻我军进兵,蜀军主帅李廷珪,已增兵三千以戍之!”

慕容承泰说到这儿,就退下了。轮到向训,高声道:“就凤州而言,蜀军的实力并不弱,李廷珪、高彦俦等将所率,半数都为孟蜀禁军,兵力更众于我军,又据堡垒,扼险要。论兵备、训练,我大汉将士的战力,足以蔑视蜀军,但也不可以此轻视蜀军!”

“谨遵都帅教诲!”

走到地图前,向训指在原东河村附近一圈,说道:“蜀军于周遭筑八寨,却是欲阻我军于凤州境外。然此八寨与蜀军的整体布防,格格不入,太过前突。八寨守军万余,险峻也不及青泥、道中,漫漫故道,反成蜀军交通之阻。

本帅议,此番伐蜀,我军第一个目标,即夺取黄牛八寨!”

向训言罢,此番亲自率五千龙栖军西来高怀德,顿时请道:“都帅,末将愿率龙栖军,夺取蜀寨!”

高怀德一身英武气,脸上透着坚定。他此番,算是建功心切,自高行周去世后,高家是声势有所滑落,而高氏的担子,也就顺便落到他身上了。

不过,他言落,王全斌紧跟着道:“兴捷军,也愿出击,必夺蜀寨!”

见随二者后,还有将军想要请战,向训当即伸手,止住跃跃欲试的众将。看着高怀德与王全斌,向训说道:“东京禁军远道而来,一时难以熟悉地势、气候,此番又是山地攻坚,更非所长,还是交由西南边军吧!”

高怀德平静应道:“禁军儿郎,各个精炼,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岂惧区区山岭。”

“将军稍安,凤州境内的蜀军,足有五万,禁军自有建功之时。此次,还是让边军,我大军开路吧!”对高怀德,向训是好言安抚,没有用军令强压。

而高怀德也不是不识趣的人,向训这么说,显然也是计议已定,也不再强求。王全斌见状,亦不复多言。

见状,向训稍松一口气,内外之分,是难以消除的。深吸一口气,向训即下令道:“王仁赡、李彦,命你二人各率本部兵马,攻打蜀寨,入秋之前,打通大军南进通道!”

兵临、敌情、决策

正值得三伏天,本是一年四季中,最为酷烈、炎热的时候了,尤其在林木葱郁的山岭之间,则更觉闷热。盛夏,着实不是个动兵的好时节,所幸前驱作战,不算远,再兼向训押着时间,待进入这末伏方令王、李二将,正式发兵南下。

黄牛八寨,在散关西南方向,距离约五十里,当散关驿道,比邻固道水脉。山路坎坷难行,但昼伏夜出,一日多即至。

当然想要悄无声息,潜行至蜀寨前,几乎是不可能的,昼伏夜出,只是为了躲避酷暑。但在三里地外,依山岭,傍谷水,军寨立起,汉旗高立之后,黄牛寨内的蜀军立刻就警醒了,防御力度再加提高了。

韩军营寨,持续搭建加固之中,备置军械,点查粮秣,取水造饭,虽则忙碌一片,但忙而不乱。一部分兵十,受命就地休整,恢复战力,还有三营士卒,在王仁赡的统率下,隐伏于山林。

茂林之中,草木密集,冠大而广,虽可遮阳防晒,但正值日中,闷热却是难以避免。三营汉卒,各守其位,但多将甲胄卸下,衣服敞开,哪怕主将王仁赡也一样。

在两年前的蜀汉激战中,王仁赡以守备散关兼追击破敌之功,从一裨将,受到进京的赵晖推荐,一跃升西南前营厢将,担任排阵使。由此,成为大汉朝廷的高级将领。

这对于时年三十六岁的王仁赡而言,都能用大器晚成来形容了。不过,其人自然是有其才,方可因势而起,发掘于军中。

而今,王仁赡已三十八岁了,其志仍不可摧,奋发向上之心愈浓。此番伐蜀,对于向训将先锋之功与他,可谓感恩戴德了。

靠在一块青石上,隐隐有一丝凉意自石间传来,聊胜于无,缓解着燥热。王仁赡闭着眼睛,似乎睡得深沉,他长相很俊朗,在这军旅之中,更添一分魅力。

“将军!”手下一名营将前来禀报。

“蜀军还没动静?”睁开了眼睛,王仁赡问。

“没有,依末将看,蜀军当不会轻易出击了!倒有蜀军哨探出寨打探,几乎为其所觉!”营将说:“眼下已过正午,山林间太过炎热,将士们连夜行军,未及休整,甚是困乏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