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29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2节

 

“哼!知道在此地界,盐有多贵吗?”李业地瞥了眼管事,目光显得冷淡而犀利。

“小的必定严惩之!”闻言,管事立刻道。

“罢了!”李业摆了摆油腻的手。

偏头,朝着紧坐在身边的一名美貌侍妾示意了下,美人立刻拿起手绢,给他擦了擦嘴,又斟上温酒,奉到嘴边。

痛饮一口,再饮一口,涮了涮了嘴,吐入痰盂,李业露出畅快的神情。瞥着如奴仆一般,恭敬地站在的原州判官,说:“怎么停了,你继续说!”

判官手里捧着一卷册页,却是在向李业汇报原州政务,只是这位国舅爷,注意力不集中,喜分心,随时会打断他。

“使君,春耕将至,已然派出五名衙内州吏下县乡镇堡,查看田亩、粮种、耕牛,以备农时!根据诸县所报,今岁,若再加垦殖,州内田亩可再另添加五百顷!”判官禀道。

闻报,李业啧了啧嘴,当即道:“在这边地,要这么多田亩做甚,既不稳当,还浪费水草,足食即可!发政令,让州内百姓,禁止再垦荒地。有那精力,用以养殖牛、羊、马、驼,交易出去,总比守着那点地,收获多吧!”

“使君,禁止百姓开垦,岂不有悖于朝廷政策?再者,而今西南边州,都需军屯,我们怎么能背道而驰?”判官闪过一抹犹豫,进谏道。

李业斜了他一眼,道:“朝廷的政策,我比你清楚。朝廷要的是,发展垦殖,恢复民生,积累粮粟。至于军屯,与我何干,那是王景与向训的事!听我的,稍后你即去拟公文,发传下去,让职吏们给我宣扬到位。如有宣示怠慢之吏,严惩;如有违背政令之民,重罚!”

见李业意志坚定,判官无奈,只能应道。

“使君——”

声音方起,便闻李业爆喝一声“好”打断他,一脸兴奋的表情。顺着其目光望去,却是练武场中,比试的二人,分出了胜负。并且是,处于下风的那人,突然反杀,将对手打倒。

“好!很好!”李业有些兴奋地吩咐着:“赏!”

“谢使君!”胜利的那名汉子,躬身拜谢道。虽然赢了,但还是鼻青脸肿的,大汗淋漓,裸露在空气中的肌肤有些发颤,显是疼的。

摆了下手,李业又道:“换人!”

倒地不起者,被迅速抬下去治伤,在边上又站出两名武士,向李业行了个礼,旋即厮打起来,拳拳到肉,卖力对攻,以娱贵戚。

李业则收回目光,瞧向判官:“你想说什么?继续!”

“是!”判官微一揖礼,保持着心态的平稳,说道:“本月供给陇州的五百石军粮,已然出仓装车完毕,劳役已征好,只待令下,即可发往陇州,还需使君签发钧令!”

“拿来!”李业当即道。

判官上前,但李业手上尽是油腻,有些尴尬,没法接。李业则无所谓的样子,吩咐着:“你替我签了,再把印盖上!”

待做完这道程序,李业瞄了几眼,见无问题,吩咐着:“通知州军,让他们派人护送押运吧!”

“是!”

“继续!”李业又道了句,不过低头,直接拿起羊腿啃。

“陇州那边发来公文,说朝廷特使,殿前司都虞侯赵匡胤,奉君命巡边,将来原州,为恢复马政,察看水土。让州衙,做好接待准备!”判官禀道。

“看到了吧!”李业来了劲儿,说:“朝廷欲复马政,可见我倡导畜牧养殖的先见之明!”

“使君英明!”判官当即恭维道。

李业也乐了,笑了笑,眉头轻皱,道:“不过,那赵匡胤算什么东西?他当得起我去迎奉?不管他!”

见李业又“犯病”,想要端着他皇亲国戚的高贵架子,判官只能谦恭含笑地,劝解道:“使君,赵将军终究是禁军大将,此番又负天子使命,迎一迎,也是应该的……”

闻谏,稍微考虑了下,李业表情间带着点勉强,说:“等他来了,你们代我去迎迎,就行了!”

“是!”露出一抹苦涩,判官知道,这已经是李国舅让步了。

“对了,前番户口清查情况如何?”稍显难得,李业主动问起。

判官当为干吏,心中有数,当即禀道:“根据目前已呈报上来的数目来看,州辖境内,当有户七千左右,相去当不远,比起使君出来,增长了近一成,此皆使君治政抚民之功!”

李业表情间,却不怎么乐意:“怎么人还是这般少!”

“原州毕竟属边地,时有战争之忧!”判官说道。

李业没搭理他,放下大啃了几口羊腿,似乎饱了,没了胃口。一边擦拭着手,一边考虑着,嘴里却不禁呢喃:“只可惜,精兵被向训那厮选走了,军队也不好擅动。否则,去抓些杂虏来,既增加人口,还能给我养马,岂不美哉!”

听其言,判官表情顿时就变了。也就如其言,所幸军权被朝廷给收了,否则,在上头没人压制的情况下,判官相信,这李国舅绝对能干得出来。

一阵轻吟的笑声传来,打断的判官的神思。李国舅正当着其面,调戏着他的侍妾,手大方地放在饱满之处。

一边揉动着,还不忘偏头问:“你还有事?无事就退下吧!”

判官当然也想快点退下,但还是耐着性子,将最后一条禀来:“开远哨卡兵士,抓住了几名私盐贩子,已然递交官府,押往临泾!”

眉头一凝,李业表情认真了些,冷冷道:“这不怕死之人,当真是层出不穷啊!人押至后,我要亲自审问!你退下吧!”

“下官告退!”判官不由得舒了一口气,作一礼,快步而退。

而李国舅,则继续看观看比武,喝酒,玩弄美人,愉悦开怀,好不自在。比武场中,又换了两个人。

不过,从其表现来看,倒也不完全是个耽于享乐的昏官,至少,原州在他的治理下,政未乱,民且安,已经算超额达到刘承祐对他的期望……

走私

把玩着侍妾的胸脯,李业思绪却在飘飞之中,思虑着近来朝廷的政策与关中形势变化。他并没有外在表现出来的那般不靠谱,只是保持着某些在东京养成的习性。

李业素有功名壮志,人也聪敏,想要成为佐命之臣,留名青史。只是性格骄矜,才不与志匹,在东京时又受太后溺爱。

直到触了天子的忌讳,被赶出京城,发配到原州当刺史。当初,刘承祐还在忧虑,自己是否又给地方上添了个祸害,比如早期的刘信,包括慕容彦超在内,都为地方一患。

但从后面的发展来看,远僻京师,治一州数万民,没有任何掣肘顾忌,完全按照他的意志进行治政、驭民,取得的效果却也不错。至少,原州治下,人口在增长,田亩在增产,税赋在增加。

“整整两年了啊!”在最后一对武士比斗结束后,李业也没了兴致,搂着他的娇妾,往内苑而去,嘴里则说道:“一晃,我们在这边陲之地,待了这么久了!”

李业是乾祐四年春,因濮州案遭贬,到如今,虽然未满整两年,却也差不了多少。两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的能力、见识长足提升,而于李业而言,心性的磨砺锻炼,进步最大。虽然少不了骄气,但是城府,深沉许多,至少不似在东京时,那般跋扈张扬。

“你在此地,待腻了吗?”李业一边搂着侍妾,一边把着她光洁的下巴,问道。

侍妾一脸娇怜动人的表情,怯生生地应道:“主君在此,妾得以侍奉,怎会腻。”

李业闻言则笑了,手指点在诱人的朱唇上,说:“你这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