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25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2节

 

对于刘崇这个皇叔,就如此前的刘信一般,刘承祐没什么感情。而刘崇这个人,品行、操守、才能无可称道者,镇守河东近五载,为政、驭民、治军皆无建树,更要的是,对于朝廷,缺少敬畏之心。

这些年里,天下州镇节度,都陆续入京觐见述职,接受天子垂训,获取朝廷信任。去岁嘉庆节(北汉以刘承祐诞辰为嘉庆节),刘承祐召各地节度入京朝拜,连匪气很重的定州孙方简都头一次来开封了,唯有这皇室嫡亲的太原王,无动于衷,推诿不至。要知道,去岁可是刘承祐二十整,大寿。

对此,刘承祐虽然没有表现出来,心里边自是极其不满。

另外,经过调查,河东诸州,丁口不过四十来万,各地军队加起来,却有近四万,几乎两户取一,五丁抽一。以大汉如今的情况,哪里需要在河东保持如此规模的军力。

而以寡民,养众军,对河东却是大有不利,严重阻碍了朝廷与民休息,恢复发展的国策。国初之时,河东还是富强一方,为大汉巩固中原,出了不少力,为刘家最坚实的后盾。

但这些年下来,在刘承祐的治理下,各地陆续恢复活力,中原、河北都在向前走,唯有河东,停滞不前,且犹有落后。对于朝廷的诏命、新制,也不上心,刘崇俨然想把河东打造成其独立王国。

当然,要说刘崇真有反叛的意图,那倒也还不至于到那个地步,这个皇叔,只是太过没有自知之明,德不配位,手执重器,而有些飘飘然了。

刘承祐这边收到的一个说法是,刘崇想效防幽州的赵匡赞,希望朝廷能将河东交由他们那一脉,世袭罔替……

刘崇之愚,竟至于斯?天子给赵家那“封疆裂土”的允诺,他自己都不信,刘崇能当真!

但不管如何,河东的问题,已然到了解决的时候了。移其亲信,收其精壮,散其部卒,再调离其职,遣朝官干吏,就任地方。一整套的后续动作,早已在刘承祐脑海中成型,时机业已成熟,刘承祐也腾得出手了。

刘崇得感谢他的身份,并且没有暴露反心与相匹配的才干,否则,想活命都难。

阅罢,刘承祐提笔在奏疏上批示了个“可”。

关于魏仁浦所上,南征将校封赏章程,刘承祐看得则更仔细了。一场大仗下来,禁军原本的体系又有些破碎,将校之中,太多新鲜血液汩汩涌出,又是一次调整的机会,由不得刘承祐不重视。

一条条地看过,见着上边串串名字,兼所拟进军职,刘承祐表情始终平静,但眼神中,却明显透着点轻松之意。

王峻被拟进侍帅,接替病重的高行周掌管侍卫司;慕容延钊升为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只待什么时候刘承祐将尚洪迁给撸了;郭荣拟进兵部侍郎,封爵加禄;赵匡胤进殿前都虞侯;韩通调任侍卫司任副都指挥使;孙立加爵禄,依前职;高怀德为龙栖军都指挥使;其余李重进、王彦升、王全斌、郭崇威、史彦超等大将,都有进阶。

而赵延进、张永德、安守忠、潘美、党进,乃至石守信、韩令坤、韩重赟、马仁瑀等,一串串熟悉的名字,都在这份名单上。

对于大部分人的安排,刘承祐都没有异议,不过,还是提笔着墨,稍微调整了一些。

蓦然回首,可以发现,继位以来,刘承祐苦心孤诣,于禁军中埋下的种子,几年的生根发芽,经南征一战,彻底开花结果了。

禁军之中,将星璀璨。

转念而思,刘承祐又忍不住想,待这些人彻底成长起来之后,统率禁军,届时何以制之?只稍作考虑,刘承祐自己都笑了,自信的笑。

要一统天下,成就伟业,怎可少得了将才,仗总归不能用一干平庸只将去打的。与其想方设法去压制将帅,莫若深耕制度,强化君权,从根本上,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二郎!”刘承祐想得入神间,大符的声音飘入耳中。

转身一看,皇后披散着头发,玉体上简单地罩着衣衫,娇躯隐现,手里拿着一件外袍,披在刘承祐身上,道:“天气寒,切莫着凉了!”

轻轻地往身上扒拉了一下,刘承祐道:“一时没有注意!是我惊醒了你?”

大符探手,在刘承祐脸上轻抚着,说道:“素知你勤政,也当注意身体,切莫过于操劳,还算早些歇息吧!”

握着大符的手,注视着皇后娇躯起伏的轮廓,忽然又来了性致,少有地浪荡一笑:“娘子,且榻上吧!”

顿时引得轻啐一口,但迎着刘承祐炙热的眼神,身体还是很诚实地,朝内寝而去……

郭威思退

在皇帝于宫中,操劳于国事,耕耘于床榻,至夜未休的同时,皇城之外,朱门大户,贵族府邸间,也免不了一番交际往来。

淮南大胜,天子还朝,牵动的是整个天下局势,而于东京的高官重臣们而言,北汉朝局变化,则更受关注些,毕竟切身忧关。但浪潮滚滚,身处其间,能保持清醒头脑,长远见识者,终究是少数。

随驾还京,交接好公务之后,郭荣、李重进、张永德三人,先后上门,临郭府中拜见。不提旧部、故吏,这三人,一子一婿一侄,是郭氏宗族中,最为出众者,尤其是郭荣。

此时堂中,作为郭府大妇的张夫人,亲自招待三人,命人准备好酒食,供其享用,以解其劳顿。

“还是东京舒适,打了几个月的仗,身心皆疲啊!”李重进抓着一直羊腿,狠狠地啃了口,满嘴油腻道:“府中烤肉味道,就是不一般呐!”

“那就多吃点!不够,我再让人准备些!”张氏主座上,含笑以应,冲三人道:“你们在淮南打仗,相公是夙夜忧心,惦念不已,而今完好归来,可安心了!”

闻言,郭荣起身拘礼,表示感激,李重进张永德二人,也跟着行礼。

“抱一啊,此番你在庐、和二州,夺城五座,攻寨七处,破唐军上万,立功不小啊!”喝了点酒,李重进扫向张永德,笑眯眯地说道。

“怎么比得上重进兄!”见李重进面上作态,张永德微微一笑,谦逊道:“南征大军中,论激战、苦战、恶战,没有比护圣军更出众的。苦仗都被重进兄你们打完了,剩下的唐军也只是一干乌合之众,城池传檄可下,怎敢居功!”

听张永德这般谦下,李重进舒服了,哈哈大笑两声,不由瞥了眼右首的郭荣一眼,微露得意之色。

注意到李重进眼神,郭荣点了下头,说道:“这一仗,护圣军确实打得不错,我在濠、泗,都有耳闻,护圣军为诸军翘楚!”

张永德却一脸敬佩地看着郭荣,说道:“还是大哥文韬武略,独挡一面,以寡军击众敌,来安一战,击破三万敌军,威震天下。淮东经略诸军,所取得的战果,堪比寿春行营啊……”

“小有战果,却不足以恃功而骄!抱一啊,有些话,不可妄言啊!”郭荣看着张永德,以一种告诫的语气道。

张永德性格素好,为人谦慎,闻言会意,赶忙道:“是小弟忘情了,受教!”

李重进脸上的笑意微微一敛,方才的自得,因张永德一言,被击个粉碎,他带护圣军,在西线打得再勇,也只是行营驱使之人,那些军功,同郭荣相比,又算不得什么了。

见郭荣端着架子,李重进不由道:“抱一也是好言相赞,何必不近人情?”

郭荣看向李重进,没有与之争辩,只是轻叹了一口气。这番反应,反而惹得李重进自觉难堪。

见状,还是张氏出声控场,说道:“瞧你们,百战归来,难得上一次府,回一次家,酒食之间,还不忘谈论军国之事……”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