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23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4节

 

“那倒也不尽然!”刘承祐摆摆手:“至少让朕见识了一番你的射艺,再加你在兵略的上的嗅觉,异日可为一上将!”

听刘承祐这么说,马仁瑀顿时乐了,嘿嘿一笑。刘承祐则慢条斯理地卷起那些纸条,命张德钧交还与他,道:“拿着这些纸条,回营交与李继勋,将此事的经过给他讲讲,让他给你记一功!”

“是!”两眼之中闪过一丝迷茫,马仁瑀听话地应道。

行过礼,退出帐去。望着那强壮虎姿,刘承祐朝潘美道:“真是少年英雄,奉宸虎士啊!这马仁瑀,如今才十八岁吧!”

在郭荣麾下当值的时候,潘美就与马仁瑀亲如兄弟了,对其也颇为照顾,此时闻刘承祐之言,说道:“他十三四岁时,便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然少有出战的机会。调入禁军后,得陛下看重,提拔入奉宸营,识文习武,磨砺战技。时下,就如一把磨砺得坚利无比的宝剑,锋芒毕露,而今上了战场,建功之心切切……”

打量着潘美,刘承祐对其观感愈好了,除了将略之外,在做人方面,谦恭仁义,亦具君子之风。

“何止马仁瑀,你潘仲询,在朕眼中,又何尝不是一柄绝世好剑呢?”刘承祐目光炯炯地盯着潘美。

微感诧异,潘美还是恭谨地表示谦逊:“臣不敢当!”

“真不敢当?”刘承祐玩味道:“听闻之在乡里之时,即与乡人言,当今天下,乃大丈夫奋武建功、以耀门楣之时。如无敢为人先的志气与意气,何以建功?”

见天子提起自己当初在乡里所说意气之言,潘美意外之余,不禁拜道:“臣拜谢陛下之隆誉!”

“你与马仁瑀入禁军有近三年了吧!”刘承祐道。

潘美答:“正是,臣等是乾祐二年受郭使君举荐进京的!”

问答,刘承祐目光深邃,语气逐渐郑重道:“禁军之中,有太多似你二人这般的青年俊杰,将帅之英。砺剑三载,终需出鞘,此番南征,便能尔等锐意进取,饮血建功之时!”

听刘承祐之言,潘美的双目中闪过一丝热切,一丝坚定,握了握拳。

……

待到日落西陲,天色渐暗,走出御帐,刘承祐吹了吹冷风,糜顿的头脑顿时清醒了不少,瞧向西南方向的唐营,眉头不禁皱了皱。

伸懒腰间,奉国军都指挥使王全斌来报:“陛下,唐军仍无异动,看来其确无出营与战的想法。这陈觉,如此慵懦,坐拥大军,当此良机,竟然无动于衷!”

“罢了!”刘承祐扬了扬手:“将设伏的将士们,都撤下来,辛苦一日,让大家好生休养!”

“是!”

“陈觉虽然怯战,但人心难测,夜间宿营,还需小心切切。万一,这陈觉脑子突然转过弯,袭营来了,不能无备啊!”刘承祐叮嘱一句。

王全斌淡定道:“陛下请放心!”

对于作战经验丰富的王全斌而言,到他这个地步,扎营御备,乃是最基本的素质。

事实上,陈觉得感到庆幸,稳“怂”到底,没有对咸师朗的建议动心。在刘承祐这边,与王峻、慕容延钊等人综合敌情,做下决议,先取南边的许文禛军。

打许文禛军,考虑主要有二:一则其军人寡,良莠混杂,战力稍低;二则其负重太多,行军迟缓,远缀于后方,完全就是将分而歼之的良机。

虽然有些不理解,陈觉如此布置,不将全部大军、辎需集中在一起,反而相隔数十里以策应。但对于送到眼前的机会,北汉君臣哪有不抓住的道理。

一日之间,汉骑已然将两路唐军之间的联系截断,又急遣慕容延钊、韩通,亲率铁骑、龙捷八千骑,飞速南下劫杀之。

当然,陈觉这边,犹有谋划。就是筹算着,唐军会趁他分兵,举重兵来袭。汉营这边,都已设好了诱饵,布好了口袋,只可惜,白等了。

不过,陈觉虽未来,刘承祐也没有太过遗憾,毕竟少了主力马军,以剩下的一万多步骑,纵使能击败陈觉,也难以尽全功,并且,需要付出汉卒伤亡的代价,也不会少。

先取许军

淝水以东的大片区域,少经开发,又以丘陵隔断,人口素来稀疏。自北汉南侵,寿州沦为战场,散布于其间,零落的村庄,百姓大多携家带口,南逃至沿江地区,以避战乱。是故,唐军自合肥北发,一路来,几乎难见人烟。

陈觉之进军,已然足够慢,而许文禛军,则要更慢,一则有陈觉军令在前,二则辎需重械过多。约以五十里外,一整日的行军,又稳稳地向前进军二十五里,眼见着天色渐晚,许文禛下令,暂停进军,就地扎营设帐,埋锅造饭。

运气不佳的是,陈觉所寄希望的飞鸽手段,并没有奏效,自马仁瑀等奉宸士卒手下逃脱的信鸽,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因所择之道,过于原始,唐军之中,随军的民夫们,驱车赶畜,也是累了一天。一闻扎营休整的命令,如蒙大赦,只是没有立即动作,而是就地休息。

见状,指挥使朱元怒不可遏,赶忙派麾下,督促驱策,用鞭子与拳脚,给那些役夫讲道理。嘴里则骂骂咧咧的:“这些懒货,如此惰慢,若是汉军来袭,有得他们哭了!”

待到唐军行军队伍收缩,缓慢地动起来的时候,朱元方才身心俱疲地寻到许文禛,说道:“所携辎需,足够三月之用,一次携带这般多,哎……”

听其言,许文禛说道:“我军北上援寿,如不多备粮草军械,如汉军断我粮道后路,若无足够粮秣,如何与之相抗!看得出来,陈觉此番,已经做好了同汉军持久对抗的准备了!”

说着,又指向东北边,低叹道:“淮水之失,使我形势大蹙,竟然连粮械转运,都如此受限了!只冀望,皇甫使君与姚都监那边,能尽快重新打通淮水通道,否则,这仗如此打下去,扛不了多久啊!”

朱元闻之默然,只能跟着叹了口气,抬头,注意道许文禛笼罩着苦意的面庞,不由问道:“许公,我观你这一路来,神色凝重,似有隐忧?”

闻问,将朱元拉至一旁,许文禛道:“不瞒你说,这越往北走,我这愈感心惊。陈觉言,面对我军北上,汉军仍旧困城,不见异动,这本就值得怀疑!”

两个殿军军使,寻得一家驮车,坐下便又讨论起军情起来。朱元表情严肃地猜测道:“莫非,是汉军又欲故伎重施,诱我军北上?”

说着朱元自个儿摇了摇头:“我们此番,不似刘彦贞那般轻敌冒进,以此军力,若至寿春,或许无法战而胜之,但汉军想要击败我们,只怕也没那么容易吧!”

许文禛也在苦思冥想之中,紧皱着眉头,忧虑道:“不管汉军作什么打算,但我眼下深为忧虑的是,快一日半,没有收到中军营骑传令了!”

“许公怕陈觉那边,出了变故?”朱元讶然。

“很有可能!”许文禛摸着自己的胸口,慎重道:“我直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不管北边有何变故,我们都得小心!尽快扎好宿营,派人往中军查看情况!”

“我们的候骑,有多久没回营了?”许文禛突然问。

“快两个时辰了!”朱元吃了一惊。

……

在许、朱二人,还在未成之营地间,坐论军情局势之时,刘承祐所遣劫杀之军,已掩旗择铃,效率极高地轻驰而来。

约以七里外,暂时勒马,汉骑虽不满万,但足足八千战骑,集聚列阵的场景,在江淮已是十分罕见了,沉默寡声之间,威势惊人。

“启禀都虞侯,唐军两万余人,正在六、七里外,已停止进军,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