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21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5节

 

“其三,湖南之地,制告边镐,朝廷已无力西顾,能守则守,不能守则保全大军而弃。朗军那些人,粗鄙武夫,见利而忘义,背后必受汉廷支使,一旦我军撤,稍加引导,可致其内乱,无扰于我朝!”

“其四,当着润、常、宣等州,严防吴越从背后侵扰。今岁钱弘俶与北汉联姻,难保其不从苏、湖发兵。鄂州那边也一样,防止荆南高氏趁火打劫,刘仁赡是名将,有其守之,料想无大碍。汉军南侵,荆南、吴越,只怕也不愿我朝为其所破,但不得不防。”

“其五,当遣使联络西蜀、契丹乃至定难军李氏,邀他们从后袭汉!”

“韩卿真国之干臣!”李璟定了定神,看着韩熙载,表情又和善了几分,发自内心地感慨着,脑中回想起十几年来的交情。关键时刻,还是韩某人替他出谋划策。

而韩熙载,却并没有因为李璟的夸奖而有所得意,拱手道:“而今,只望江北守将能够拼死守之,以待朝廷援军。”

“当遣何人为帅,北上援救?”李璟问。

涉及到兵权,冯延巳朝魏岑使了个眼色,会意,魏岑出列建议道:“陛下,神武统军刘彦贞,名门之后,骑射俱佳,智勇双全,用兵治民之能,可当一面长城!”

听魏岑之言,李璟想了想,对此人有印象,一直以来,朝中多有臣子夸赞,才干名声很不错。

在旁,韩熙载闻之,却不由心中一紧,他与刘彦贞不甚相熟,但总觉其人,有些沽名钓誉。

心里不安,当即开口,还未出声,便闻李璟已然开了口:“以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神武、雄武、天威、静江三万大军,渡江北上,援救寿州。”

“汉军此来有多少兵马,淮南诸州守军及诸乡兵,再三万禁军,七八万大军守之,当无虞吧!”李璟环视一圈,似乎想要找些自信。其人之迂,在此刻尽显无疑,竟当打仗,是比拼兵力?

“陛下!”闻言,韩熙载又忍不住,再向李璟进言:“濠、泗之军,不可轻动。庐州保信军兵马使张全约,素来稳重,距离寿州也近,可着其引一路军北上,牵制汉军,寻机而战,以待朝廷大兵。滁州刺史高弼,务必令其严守清流关,以防汉军偏师偷袭,把守北援大军通道!”

“就照此办理!”李璟不加思索,直接同意。

“陛下,北寇南侵,边患遽起,朝中不能少威望之臣。宋公向来睿哲,已在洪州多年,是否召之还朝,以备咨询?”散晚朝之前,冯延巳小心地建议道。

他这是有些顶不住了,想要将党派中的另外一个大佬宋齐丘给召回。否则,看今夜朝中情况,北人势盛也。

李璟眉头皱了一下,看了看满脸恭顺的冯延巳,又想了想,摆手道:“起卫国公为太师,进楚国公,还朝,共谋难事!”

“陛下英明!”见李璟同意了自己所请,冯延巳松了一口气,拜道。

兵临寿春

淮水之阴,隔淝水北面八公山,便是淮南重镇寿春所在。时入冬季,淮南各处已是一片萧冷,纵目一观,已多残败之景。不过寿春,仍旧是南方雄城,屹立于淮水之滨。

寿州一地的重要性,自不需赘言,千百年的战争史,江淮之争,尽显其地位。也正因如此,三代以来,占据江淮的割据势力,从杨吴变成了伪唐,但对于寿州却是没有丝毫放松。

此时的寿春城内,屯有左神卫一军,这是南唐的禁军精锐,再加上州镇军、及乡军,寿州的唐军足有一万出头,这已经是损失过后的守军实力,也是主将何敬洙还得以据城而守的底气所在。

然而此刻,就在这坚城之外,汉军已陈兵其下,安营扎寨,正从容地加固寨墙。

此时,在寿春北城头,一名鬓角斑白的老将正持剑而立,眺望两三里外的汉军大营。这名老将,身材短小,不过五尺出头,女墙垛几乎能抵到其下巴,且容貌极其丑陋,几不能看的那种。

然而就是这么个形容丑陋的老人,在汉军兵临城下之时,是城中最为冷静、镇定的人,也是寿春一万多唐军的主心骨。

何敬洙,本为淮南名将,早年为人家僮,壮年时追随南唐先主李昪,是南唐的开国功臣。虽则样衰,但内秀其中,性格刚烈,有威严,善带兵,有名望,曾当过金陵禁军的高级指挥,也曾镇守过地方,属于南唐军队的中流砥柱。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其外貌之故,也确实使得其仕途坎坷,已至花甲之年,方才位至大镇节度。

“何公,汉军的营寨,越加完善坚固,还是让末将再带军出城,冲杀一阵,坏其营基。否则,等他们城下站稳脚,我军困于城中,就将彻底陷入被动了!”在何敬洙身边,跟着几名寿州将吏,其中左神卫指挥使徐象忍住开口请道。

闻言,何敬洙直接遥遥头:“前番已然试过汉军的战斗力,派军出击,徒添伤亡,削弱我守城实力。眼下敌军兵锋正盛,不可轻缨。还是等待朝廷的援军吧!”

听何敬洙这般说,徐象沉默了,忍不住一叹。

就在三日前,北汉颍州团练使司超突然率兵两千南下,在寿春西南的正阳段淮水搭建浮桥,一下子吸引了寿春守军的注意力。

在唐军出击抵挡之时,自宿州那边汉军动了,由护圣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带人突袭下蔡城。下蔡是寿州最北端的一座城池,在淮水以北,巩固着下蔡渡口。

而何敬洙早有准备一般,即分兵前往救助。就在这个时候,早早隐伏南下的汉军主力动了,从寿州、濠州交接处的浅滩涉渡而来。连番的声西击东,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何敬洙虽然在淮河南岸,布置了一些把浅部队,但底下的士卒有些疏忽,被一击而溃。

何敬洙闻之,仍旧不乱,即亲率五千甲士,战船一百艘,水军三千余,分水陆两路,快速进军拦截,动作不可谓不快。赶到汉师渡河之处时,已有两千余汉军整装齐备成功渡河,而在北岸,密密麻麻,有更多的汉军等候,唐军在何敬洙的指挥下,迅速投入战斗,双方面对面来了一场激烈交锋。

幸好汉军的水师靖江军的主力也在此,掩护大军渡河。近一百五十条战船,五千余水军,成军以来,第一次同南唐军队进行交战。结果不出意外的,哪怕向训尽力指挥,身先士卒,接舷而战,以众击寡,且有岸上弓兵相助,又借猛火油之利,方才与唐水师拼了个旗鼓相当,一个多时辰的激战,双方各损兵数百。

损失并不能算小,但掩护大军渡河的任务却是完成了,没有让唐军水师影响到大军涉渡。而在岸上,何敬洙的五千甲士,在面对慕容延钊亲自统率小底军作战的情况下,苦苦坚持,眼见寿州水军无法突破汉师,且伤亡渐大无奈撤退。

然而,在撤退途中,汉军主帅王峻的杀招来了。早就自浅滩渡过淮水的数千侍卫虎捷铁骑,在指挥使郭崇威及史彦超的率领下,拦腰突袭,让唐军深切地体会了一番北方铁骑的威力。

在战争开启后,奉宸营中不少军校士卒,都被刘承祐派到南征大军中,充当军官,史彦超在虎捷军,王彦升在护圣军。

而因渡河汉军步军在慕容延钊的指挥下,并没追击,有所失警的唐军,在汉骑突袭下,一触即溃,四散而逃。老将何敬洙,是极力收拢败军,败退二十余里,被赶下淝水。最终只收拢了两千败卒回寿春城,而出击的唐军,被俘杀两千多,还有不少亡逸,冻死淹死于淝水中的也有数百人。

真切地感受了一番汉军的战力之后,何敬洙深知,野战绝非其对手,故一面安抚士卒,一面州内唐军尽数收拢于城内,有征召青壮,增聚粮草。十分干脆地,做好固守城池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