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7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节

 

说完,一饮而尽,众将也都附和着。孙立乐呵道:“李将军,你只管回复殿下,我等都明白,请他放心。”

明白什么,明白多少,也许只有心里各自清楚。在场的这些人,原本在龙栖军的时候,可没有这般“融洽”,即便此时的和谐,有几分真心,也是不好说的。

郭荣又意味深长地给他们这场聚会定了个性:“我等今日小聚,只为同袍之间,相聚闲谈,喝酒,吃肉……”

“郭将军说得是,赶快,取肉食之。”孙立迫不及待招呼着:“闻着这香味,我便饿了。”

在这秋寒之日,一干人聚在一起,烤着羊肉,喝着热酒,聊着天,还是很惬意的。

“还要恭喜郭将军了,日后,我们得称呼你为郭使君了。”向训举杯,遥敬郭荣。

周边人闻之,也都俱向他道贺。在此次平叛战役中,实则就郭荣出彩一些,收获最大。次者便是孙立讨了个破城之功,余者似韩通、向训这干人,基本都只走了个过场,混了个资历。

刘承祐虽是主角,却也不能保证,凡有战事,就他的人表现出众,其他人都是用以衬托的背景……

面对众人的道贺,郭荣显得很谦虚,拱了拱手:“还仰赖陛下与殿下的提拔。郭某这心里,实则战战兢兢。”

郭荣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也明白,若没有刘承祐的影响,仅凭此前的战功与郭威的影响,是不足以助他登上一方节度之位的,尤其是澶州这么重要的地方。

不过其他人,看着郭荣,或多或少都带着艳羡。要知道,八个月以前,他还只是郭威府上一操持长短庶务的养子,如今,年纪轻轻地,却已官至节度,为一方使君,人生之际遇,端是神奇。

如今的郭荣,显然属于那种站在了时代风口的人杰,直接起飞。

……

刘承祐这边,被刘知远叫上,在高行周下榻处拜访。

面对父子俩亲临,高行周是受宠若惊,迎拜都有点慌乱。亲自带肉上门,也是在庭院中,随侍的宫人在旁伺候着,烤肉喝酒。

一开始,基本上只是寒暄些场面话,虽然无用,却有必要。喝了些酒后,刘知远问道:“高卿,魏博乃国家鼎足之地,朕以你老成持重,威德服人,拜你留守,替朕安守,以你统军之功封王,更是应有之义,何故拒绝啊?”

似乎早就等着刘知远的问话一般,高行周直接答道:“臣老迈不堪,此番领军,已是身心俱疲,恐无力承受镇守邺都之繁重。”

停顿了下,又道:“至于封王之事,更是万万不可。平叛之事,臣所行庸钝,而致国家空费钱粮,已是万分惭愧。破城灭贼,更是陛下之威与将士之功,臣又岂敢居其功而封王爵?”

对高行周的这副谦恭的态度,刘知远很满意。闻其言,笑了笑:“在朕看来,高卿是对朕与朝廷不信任,惧朕生疑,心中难安啊!”

“臣不敢!”高行周立刻抱拳,有点激动。

刘知远摆了摆手:“朕此来,便欲带给高卿一剂安心良药。”

“吾弟彦超,此战让高卿受尽了委屈,朕心中清楚,已教训了他。他倘若仍在澶州,恐你难安。高卿想来也听说了,朕欲将慕容彦超移镇他处,以郭荣为镇宁军节度,这个年轻人,很不错。”刘知远操着那越显磁性的声音,对高行周幽幽道来:

“另外,朕闻高卿有女,聪敏秀丽,处变不惊,欲纳之为我儿承祐侧妃,我们君臣之间结个亲家,你看如何?”

前边的话,高行周听得认真,等刘知远真道明来意,有些呆住了,看了眼边上抱着个酒壶暖手的刘承祐,愕然道:“臣女庸贱之姿,又尝为叛逆之媳,岂能伺候周王殿下千金之体?”

“朕说可以,便可以!”刘知远摆了摆手。

刘承祐小心地瞟着刘知远,眉头稍微蹙了下,此事事前,刘知远可没同他打过招呼。

洞房花烛夜

高行周仍旧迟疑,还欲说话,被刘知远伸手一挡,反问道:“难道高卿心中,对朕与朝廷,仍有芥蒂?还是,瞧不上周王?”

“官家言重了,老臣岂敢?”高行周哪敢接这茬,赶紧否认。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刘知远微微一笑,强势地说:“班师前有吉日,趁着平叛事定,就在邺都举行嫁娶之礼,求个双喜临门!”

在刘知远的目光压迫下,高行周略略苦笑,朝他恭敬一礼:“臣遵命!替小女,谢官家隆恩!”

“今后,你也是皇亲!都是一家人,对朕所委之任与封赏……”

到此刻,刘知远已经十分给面子了,诚意十足,高行周轻轻地舒了口气,起身郑重地拜道:“臣奉诏谢恩!”

“周王!”将事情定下了,刘知远这才看向刘承祐,朝他示意了下。

刘承祐神色平静,仿佛他俩谈的事跟他无关一样,等刘知远叫到他了,又很是干脆地起身,朝高行周行礼:“小婿,见过岳翁。”

“殿下免礼!”高行周可不敢端架子。

达成了目的,又喝了会儿酒,刘知远领着刘承祐告辞。离开途中,刘承祐被唤至御辇上伴驾,时不时地,刘知远要咳嗽几声。

“父亲要保重身体!”刘承祐蹙着眉,表示关切。

“无妨。”刘知远应了句,掀起窗帘,很没素质地朝车驾外吐了口痰,转头问刘承祐道:“你可知,朕为何让你纳高家女?”

“父亲要用高令公,欲安其心。”刘承祐说。

刘知远追问:“还有呢?”

刘承祐继续答:“高家三代为将,根基深厚,高令公名望甚隆,军中多故旧,联姻以笼络之!”

闻言,刘知远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盯着刘承祐,沉声问:“还有呢?”

“唔……”沉吟了一会儿,刘承祐尽量含蓄地答道:“魏博重镇,社稷所依,财赋所出。既任高令公为守,坦诚心腹,结为皇亲,可消除不少祸乱的风险!”

听完刘承祐的回答,刘知远眼神盯得他更紧了,沉默了一会儿,挪开了视线,嘴角翘了翘,轻声道:“你回去准备准备,纳妾事宜。”

“是!”

显然,刘承祐的回答,并没有在“点”上。但刘知远并没有再继续追问,他该是看出来了,刘承祐或许什么都清楚。

刘承祐当然清楚,与高氏结亲,不只是给他塞一个女人那么简单。娶高家女,一方面是笼络高行周,于大汉江山的稳定大有益处。而另一方面,此事若成,对刘承祐的益处才是最大的。

再联想到出征以来,一直到如今,刘知远的那些安排。他刘承祐,可以用帝心所钟来形容了。

激动、顾虑、疑惑、好奇……刘承祐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甚至有怀疑,是否自己自作多情了。

高行周这边,神情慨然地将高氏唤至身边,把皇帝赐婚的事情与她讲了一遍。

高氏女名怀瑾,端庄美丽,落落大方的,听完后,只是很平静地说道:“我知道了,爹爹不用担心。”

见其反应,高行周说道:“只是委屈你了,夫、翁新丧,这番又要新嫁!”

髙怀瑾轻轻地摇了摇头:“爹爹是不能拒绝皇帝的,否则必将为高家招惹祸端,为了父兄,女儿也甘愿!”

闻言,高行周重重地叹了口气。

见状,髙怀瑾终于螓首轻抬,看着老父,疑惑道:“陛下欲以我嫁周王,又封您高官显爵,显然是想要拉拢爹爹,足表其对您的重视。爹爹不必太过担心,我没事的!”

“我哪里是在担心这些啊!”高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