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47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6节

 

将手里的茶盏搁下,朱祁钰微微一笑,问道。

“是徐有贞?”

成敬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道。

“不敢欺瞒陛下,此人内臣还有印象,之前在朝廷危难之时,提议南迁,其后又为求仕途多方活动,甚至曾经求到内臣门下,后被内臣推拒,所以,内臣不明白,陛下为何要将这等人放在东宫之中。”

朱祁钰没有说话,他只是望着成敬,脸色变得有些严厉。

在这般注视之下,成敬头上开始冒出了丝丝的冷汗,直到片刻后,他忽然跪倒在了地上,深深的低下了头。

半晌,朱祁钰方道。

“那一日舒良过来,你也瞧见了,他有心做事,朕自然要给他一个机会,当然,这个机会他能不能把握的好,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至于……”

朱祁钰口气略停了停,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刚刚成敬一开口,他就知道,成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区区一个徐有贞,哪值得他这样的大珰动问,成敬真正想要知道的是……

“东宫那边,朕依然是那句话,东宫是东宫,南宫是南宫,东宫若无犯大过,朕自会以储本相待,不会轻易动摇,这些话,你可以传出去。”

对于成敬的忠心,朱祁钰是不怀疑的。

事实上,因为东宫出阁和太上皇归朝两件事情本就紧密相连,所以不仅是民间,对于国本是否稳固,朝中也一直颇有疑虑。

司礼监和外朝打交道的多,自然,成敬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明里暗里的探问,所以,拐弯抹角的打听朱祁钰的态度,并不算奇怪。

但是,让朱祁钰不满的是,或者,更准确的说,让朱祁钰感到无奈的是,成敬这种骨子里的,士大夫的习气。

身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关心政务无可厚非。

但是,哪怕平日里做的事情和外朝的大臣再像,也绝不能忘记自己的宦官身份。

朝廷大臣,自当以社稷为要,国家为重。

但是,身为宦官,就该毫无条件的以天子的利益为中心,这是身份上的不同,所带来的天然差别。

作为成敬来说,如果他是朝臣,无论如何明里暗里的探问皇帝的态度都很正常,但是他是宦官,是天子的心腹宦官。

那么,他应该做的,是三缄其口,好好的替天子遮掩好真正的意图,在天子需要展露的时候再展露出去。

虽然在东宫的事情上,朱祁钰从未有遮掩的意思,但是,成敬的做法,的确也并不妥当。

归根到底,成敬是正统读书人出身,又是真正的清流进士,骨子里就带着文臣的作风。

即便他成了宦官,有些风格,也是难以改掉的。

这种风格,用在朝政上是好事。

但是,有些时候,却也的确让人觉得有些无奈……

南宫一日游

说回到东宫这件事情上,朝野上下的诸多流言,朱祁钰是知道的。

但是,他并不在意。

因为那本就不过是空穴来风而已,有了前世的经历,至少目前,或者近几年来说,朱祁钰是没有易储的心思的。

重活一世,国事,家事,他有太多的方方面面需要操心,也有太多的事情想要去做。

在这些事情没有做完,在这些隐患没有排除之前,他是不会动东宫的。

毕竟,东宫是国本。

换掉一个太子不算是难事,但是,无故废立东宫,由此带来的朝局动荡,至少会持续一年甚至更久。

不说大臣们的反对和对抗,单说更易东宫之后带来的朝中势力的大洗牌,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这还是明面上的,潜藏于暗处的,对人心上的影响,更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的一点点积累起来。

土木之役以后,大明面临着破而后立的阶段。

这个时候,一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朝局停摆,对于社稷国家的影响,是朱祁钰难以接受的。

所以,东宫他不会动。

最多也就是,预先做少许准备而已……

在这一点上,朱祁钰是清醒的,甚至可以说,他是满朝上下,最清醒的人。

事实上,除了朱祁钰以外,所有人都没有认识到。

对于东宫来说,潜藏着的最大的风险,不是他这个皇帝会不会更易东宫,而是南宫那边是否会夹起尾巴做人。

南宫闹腾的越欢,东宫的地位越是摇摇欲坠。

哪怕他们所做的,都是在竭力扩大东宫的势力,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甚至于,一旦到了某种地步,那么东宫,势必也会成为空中楼台……

即便是能够安稳躲过一劫,东宫本身,其实也足堪忧虑。

还是那句话,除了朱祁钰之外,没有人知道,现如今这个被奉为储君的小娃娃,长成之后到底是什么样子。

除了外部的威胁之外,这位太子殿下,还有一道属于自己的难关要过,若是过不去,那么旁人再竭尽全力,只怕也是无用……

收回心思,朱祁钰又叹了口气,他并没有过多的苛责成敬,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是人都会有缺点,成敬如此性情,在朝局上也未必不是好事,至少,从东宫之事上来说,他这个天子身边的大珰隐约透出的消息,甚至比朱祁钰自己公开去说,效果要好的多。

不过……

看着松了口气的成敬匆匆离去的身影,朱祁钰轻轻摇了摇头:“怀恩?”

“奴婢在。”

“打明儿起,你去司礼监,领了秉笔太监的差遣,跟着成敬一块打理政务,把该学的,好好学一学。”

“奴婢遵旨。”

…………

一转眼,便是冬至大节。

虽然说因为礼部的仪注,在朝堂上着实引发了一番风波,但是终归,礼部的仪注还是顺利通过了。

太子殿下出阁开府已成定局,但是,仪典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准备好的,至少,冬至大节是肯定赶不上了,如果礼部加把劲儿的话,说不定能在朝廷封印之前办出来。

作为朝廷每年最重要的三次大朝会之一,冬至大节的礼仪自是繁复无比。

这一天清早,天色刚蒙蒙亮的时候,朝廷众臣便齐聚宫门之外,队列整齐,寒风之中,无一人动摇。

和以往的冬至庆典不同,这一次的仪注之上,有天子率群臣朝拜太上皇这一项,所以,老大人们都格外的谨慎。

金水桥上三声鞭响,宫门被缓缓推开,群臣在礼官的指引下,排成长长的两列,从两侧进入宫门当中。

奉天殿外,早已经设好了宝案銮驾,时辰一到,天子站在高高的御阶上,行祭天之礼。

在礼部的主持下,一切有条不紊的向前进行着。

按照仪注,祭天之后,当是天子率群臣拜见太上皇。

于是,待一应礼仪结束之后,天子先行离去,回后殿更衣,群臣则是直奔南宫。

站在南宫的外头,天子还未赶到,老大人们可以稍稍休息一会。

但是在礼官和纠仪御史的扫视之下,又不能聊天或者犯困,所以,老大人们也就只能打量起这座专门为太上皇归朝而重新整修的南宫。

应该说,对于大多数的朝臣来说,这还是他们头一次真真正正的到达南宫,打量起太上皇的居所。

南宫虽然叫南宫,但是实际上,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