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 第40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9节

 

玻璃门被人推开,三个面试官径直走了进来。

领头的年轻人,不过二十岁出头,硬朗帅气,配上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让身型显得愈加健硕挺拔。

左手边是一位精神饱满的中年人,脸颊微凹清瘦,目光如炬,披着一件宽松的休闲外套。

最后是一个女士,三十多岁,穿着一套职业装,内衬搭配一丝不苟,看得出来,是个极为严谨的人。

“三位,上午好,我是面试人鲍向文。”

鲍向文主动起身,自我介绍道。

“请坐,不用客气。”

陈河宇摆手说道。

“我是云鲲太空公司的总经理韦光霁,这位是大老板陈河宇,另一位是人事部总监施怡嘉。

鲍先生的情况,我们都有基本的了解,您原先是丰京航空研究所的技术员,主要负责火箭动力系统这一块,能展开聊聊之前的工作吗?”

韦光霁率先开口问道。

大老板?

陈河宇?

鲍向文暗暗心惊,他听人说过,云鲲项目的初期投资是100亿华币,后续还有200亿华币的追加资金。

不愧是未来科技和山海微电的创始人,着实豪横!

“当然,我在2006年入职研究所,2008年获得研究员资格,自2010年9月开始,独立担任低温推进发动机的设计研发工作,在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问题解决上,提供过完善的技术方案。

先说说液氧煤油高压补燃,这是一种提高火箭发动机推力和效率的核心技术。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指在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同时注入液氧和煤油两种燃料,在高压高温条件下,会产生更多的燃烧产物,进一步提高瞬时喷射速度和推力。

并且,该技术具有四种优势:

第一、提高推力:补燃技术可以增加燃料质量流量,提高燃烧反应的能量释放,从而提高火箭发动机的推力;

第二、提高效率:补燃技术有效利用额外的燃料,提高了燃烧过程的能量转化效率,从而提高了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第三、灵活性:补燃技术使得火箭发动机可以在不同阶段调整燃料比例,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第四、适应性:液氧和煤油都属于常见且易获取的燃料,因此液氧煤油高压补燃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鲍向文侃侃而谈道,说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时,他眼神明亮,充满自信,完全看不出原先的那股子窝囊劲。

陈河宇微微颔首,他读了那么多的专业书籍,可不是白看的,就算没有系统的提示音,他也能判断出,对方的能力和天赋绝对不俗。

加上脑海里“叮叮叮”的声音,他略微思考,便在面试评价区域,直接写下“p5”的字样。

“至于液氧甲烷发动机,则是一种使用液氧(lox)和甲烷(ch4)作为燃料的火箭发动机。

它通常包括一个燃烧室和一个喷嘴。

在燃烧室里,液氧和甲烷被混合并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再通过喷嘴的喷射,产生推力。

据我所知,漂亮国的太空公司space,使用到的一种燃料配方,便是利用甲烷(ch4)和液氧(lox)作为燃料,用来驱动raptor发动机。”

鲍向文停顿片刻,继续补充道。

“我想提高火箭的发射次数,降低发射成本,从你的专业角度,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陈河宇来了兴趣,撇开韦光霁,笑着问道。

“理论上可以实现的方式有很多,若是想完美复现,还需要不断的实验,我先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采用混合循环的燃烧技术,将燃料和氧化剂在不同的燃烧室中分别燃烧,并利用废气产生的高压和高温来驱动涡轮泵;

其次,改进全凉冷却器技术,把涡轮泵送来的部分燃料在燃烧室壁面上流过,实现对燃烧室和喷管的冷却,可以有效降低燃烧室的温度,从而提升发动机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再次,设计具备多点点火功能的发动机,即使在点火失败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顺利进行任务或安全返回;

最后,强化结构设计,使用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应对多次发射和回收带来的挑战。”

鲍向文思考数十秒,整理好逻辑排序,一条一条解读道。

“抱歉,冒昧问一句,从你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你在火箭发动机、燃料配比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为什么国内的主流期刊,居然找不到你的任何一篇论文?”

人事总监施怡嘉,提出一个尖锐问题。

这是她必须履行的职责,尽管一些候选人,在面试中,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但事后一调查,却发现对方压根没有真材实料。

“我……”

鲍向文张了张嘴,犹犹豫豫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鲍先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韦光霁毕业后,便出国深造,长年活跃在欧罗洲的航空行业,见识浅薄,对一些蝇营狗苟的腌臜行为,并不了解。

“我关系够不上,就算搞出科研成果,也没署名权。”

鲍向文干巴巴回答道,隐晦提了一嘴,满脸的无奈之色。

“what?还有这种事情吗?”

韦光霁大受震撼,有些难以相信,转头看向陈河宇,似乎想要求证。

“鲍先生,我能理解,这是一份发动机的设计方案,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陈河宇笑笑,没搭理韦光霁,从手边抽出一沓文件,递给鲍向文。

“好的,诸位请稍等,我需要一点时间。”

鲍向文坦诚道。

“请便!”

陈河宇拎起一壶柠檬水,给自己倒了一杯,轻轻抿上一口,耐心十足的等待着。

鲍向文翻开资料,第一张a4纸,印着一张发动机的结构图,包括燃烧室、燃料系统、氧化剂系统、引导系统和冷却系统,以及涡轮泵、喷嘴、阀门、传感器。

燃料选择上,正是他刚刚提及到的甲烷(ch4),虽然相比煤油,甲烷的燃烧温度较高,能量密度较低,但优点在于它可以与液氧(lox)复合,产生200到250吨之间的恐怖推动力。

在真空条件下,甚至可以达到300吨!

“陈总,这项技术,比丰京研究所的发动机设计,还要先进一个档次。

凭借我的能力,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如果硬说,那只有室压载量过高的毛病,30兆帕的数值,一旦燃料中出现丝毫异物,就会……”

良久之后,鲍向文阅读完整份材料,抬起头回答道。

“会暴炸吗?确实!铝合金和凯夫拉材料,根本无法抵挡,那么你有什么解决思路?”

陈河宇笑吟吟问道。

“如果不考虑成本和制造难度的因素,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优化燃烧室的结构设计:使用预先冷却的液氧-甲烷推进剂,包围住燃烧室壁面,让其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通过细密的管道网络,引导部分未燃烧充分的燃料和氧化剂,沿着燃烧室壁面流过,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将其冷却至可接受的温度;

第二、高效散热:利用全凉却器在燃烧室壁面上形成薄薄的液膜,将未燃烧的燃料、氧化剂与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隔离,避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