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凤池赐酒 > 你发情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你发情了()

 

雁门郡以外有天山莽原,羌人逐水草而栖,空气中漫卷着湿润的草木气味。这里没有并州的千山层云,没有家的味道,徽音却依旧频频梦到雁门。

她忽然感到一种淡薄而陈旧的哀伤。

这梦的韵脚绵绵不息,满浸并州雨夜的潮湿。她被推着往前走,被逼着踉踉跄跄地奔跑,回首却怆然发现对某个人的思念正被时间从骨骼上渐渐抹去。

徽音以为她会落泪,然而她是格外冷心的人,再深再深的爱,到最后也不过是一次短暂的悲春伤秋。婢女朝她一笑,这伤感转瞬便翻转成了别的模样。

耶律炽察觉到了,她的唇齿间有雨水的寒冷。

她一定是想家了。

在洛阳的无数个黄昏,在叶哨吹响的时候,落日之间好像划开了一道雾茫茫的罅隙。

徽音抱着猫,轻声细语地和他说着些什么,耶律炽无暇分辨,只能时不时地应和。细蔑卷帘垂在回廊两端,日光被飞檐筛落下来,穿破井然的宫闱,漫漫铺进廊中,最后疏落地横在她细洁的颊上。

“娘娘,可有思念的人吗?”他极突兀地问。

徽音在一霎时顿住了。

这一瞬的停顿让他以为是错觉。

冬天难得有这样好的风景,积雪未弥,余晖光亮,檐下湖水的冷冽慢慢浸上走廊。徽音偏过脸,眉目极尽温柔感觉,“大约是有的。”

“大约……”他愣住了,想了想又摇头,“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徽音微微地笑,“没有骗你,如果不是你提起来,我连他的名字都快要忘了。”

他感到十足的懊恼。可听到这个尽是无限寂寞的回答,他的心里像有一根弦,被人轻轻地拨了一下。耶律炽将声音放得轻微,“是……谁?”

徽音没有再回答了。

风声化作的海潮幽寂地翻涌,攀上恓恓的深夜。

耶律炽知道自己口舌的笨拙,他不是文臣,没有念过几年书,更没有柳群玉那样凌厉砭骨的辩才。

徽音离他太远了,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泥里,所以她从来看不见他的眼睛,听不见他的回答。

于是他选择闭口不言,全神贯注地按照频率抽插在甬道深处,粗厚的手指按着那层温暖的肉壁,几乎能感受到每一处细密的皱褶。

他做什么都是纹,夹在因快走而累累堆积的皱襞里,逐渐看不清晰了。

她撇开心里头的烦躁,正要一笑,忽有一种悚然爬上眉尖。

晏岐不做声地跪了下来,膝头碾着那件金尊玉贵的袍子,颤抖着将脸贴向她的膝盖。

徽音笑不出来了,甚至是惊愕,“你又发什么疯?”

半晌没人回话,只有轻轻浅浅的呼吸盘旋徘徊。

徽音低头去端详,只觉他气色尚好,已经看不出月前那副愁倦的病容。于是放宽了心,语气却是略急。

“好样的,逃了晏玄的日讲跑来我宫里,你到底怎么想的?是不是看我在宫里待得太清闲了,非要给我找点事干?”

还是没人说话。

静悄悄的,到处是死一样的寂寞。

“说话。”徽音吐出一口气,好像将浑身的怒火借此排了出去。

天远处裂开一道缺口,大片的日影从这无际的樊笼中挣脱开来。

终于才是放晴了,她虚起眼一觑,忙里偷闲地感叹,从昨夜的万寿节开始,这天气就没好过呢。

直过了好半晌,晏岐开口了。

然而是发着颤,每一个字眼都冷得瑟索,宛如刀尖浸着冰凉的雪。

“母后……”他一字一句地说,“今日是兄长的忌日。”

霜月中,天气已经很凉了,周遭是一片没有声讯的杳然,澄静得像六年前的深秋。

彼时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的死讯阒然无声,就连先帝也不曾为太子的永逝而伤心。

徽音那时候却格外的恍惚,她待晏同春是有些不一样,雏鸟在宫中见到的地寻衅?活着的时候他不肯说,随着帝王的死去,还不是变成了带入皇陵的秘密。

谁杀了谁,谁害了谁,肇始于邀宠的故杀,真是宫廷里最没意思的一桩事了。

***

同样是元朔十一年,边关甫定。今年冬天来得格外早,梅园里早是积雪遍地。

“东宫那位,昨夜薨了。”

有人这么跟徽音说。

走过天井,再到山池,数重廊庑里透着冷清的滋味。

坏事发生的日子,似乎总要配上阴沉的天气,雪粒拂过出挑的廊檐,徽音步履匆匆地踏过拐角,被锦瑟扯了扯袖子,这才遽然抬头,觑见廊下有人擎着银灯,孤零零地,立在千万层飘摇的风雪之中。

她抓不准这人迎在此处的意思,轻声问起一边的锦瑟,“这是?”

锦瑟仔细看了一眼,垂手道,“这位是……六皇子,刚从西北角的太液殿被陛下带出来呢。”

徽音“哦”了一声,提裙走了过去,半晌才回过味来,觉着哪里不对。

难怪那人不急呢!原是还有个丢在冷宫里的儿子。

大儿子死了还有小儿子,不管适合与否,到底不至于过继旁系来做这个皇帝。储君这一死,她还以为前朝要动乱,这下倒是国有大喜了。

檐上堆了大片的积雪,光亮得如同银鉴。六皇子神容温和,手中托举烛台,一朵猩红的灯花在洁白的天水中浮萍般漂动。

那人见她走近了,仍然停在原地,脸上满是真率的谦卑。

“我……”话刚吐出来一半,又迟疑地收了回去。

还是徽音先问了,语气闲适轻缓,“六殿下?”

她一向是这样,对皇帝的儿子、她的继子,总是一副很不熟悉的模样。矜持而疏远,毫无统率六宫的气势与欲望,好像这座奢靡的宫廷只是她借宿的驿站,没有任何深交的必要。

他举着烛台的手腕忽地一颤,“是儿臣。”

“儿臣久居太液殿,很久不曾见人,这次……皇兄……”

吞吞吐吐的,迟迟不敢将那个字剥出来,六皇子索性便含糊地跳过,“他是儿臣亲生的兄长,虽不常相见,还是有一份亲厚的骨血亲情。本来儿臣不该擅出太液殿,是昨夜里父皇开恩,准许儿臣前来祭扫。”

徽音惊讶地朝外环顾一圈,见是熟悉的地方没错,又转去端详他的脸,“怎么来了这里?”

这只是一处小小的花苑,平素冷清非常,只有晏同春偶尔会来这里。而她此刻前来,也不过是进不去东宫,这才借此悼念逝去的情人,外加散散心。

听到这样的话,他略微羞涩地笑了。似是觉着这样不好,复又压了压嘴角,做出哀伤的模样来。

竹帘垂下,少年美丽的脸容映在连天雪色中,便有了冰凉的韵味。他俯了俯身,将手中托举的烛台往外一扫,温声道,“哥哥种的花在这里。”

“比起那个冷冰冰的东宫,我想,他其实更喜欢这里。那里交游往来太吵了,我想在这里为他祭扫。”

垂铃绵延在廊桥的两端,廊外无处落脚的雪花落在闪动的火光上,眨眼便融化得没有了踪迹。

徽音了然地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确实如此,不然她也不会来这里了。

“母后,”谁想他居然还敢得寸进尺,潋滟的眼波锁住了面前陷入沉默的徽音,“……您能陪陪我吗?”

她没有拒绝的理由。

先帝膝下子嗣不丰,晏同春薨后,便只剩下太液殿里被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