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带着别墅穿八零 > 第39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3节

 

农场政策已经摆在这里了,并且农场官方出钱盖了这个集市,这释放出来的信息已经很明朗了。

“媳妇儿你看看想吃什么。”梁振国指了指前面那家炒米粉,“这家我吃过,味道不错,老板料下得足。”

苏舒摇摇头。

“蛋炒饭呢?”梁振国又问,“胡余生说这家蛋炒饭也不错。”

苏舒还是摇摇头,“这些适合加班出来肚子饿的人吃,我还是看看别的小吃。”

苏舒正四处看着,自家的三个孩子已经跑回来了。

“妈,我们买了葱油饼,好香,这是给你和爸的,前面还要烤海鲜呢,妈我们想吃那个,你们要吃吗?”梁志超手里提着两个葱油饼递给了苏舒和梁振国,“这个饼很香,比我们在学校门口吃的萝卜饼好吃。”

苏舒一看,是她熟悉的葱油饼,立刻接了过去。

咬了一口,葱油饼外脆里嫩,加了点胡椒粉,吃起来确实香。

“比国营饭店卖的葱油饼香。”苏舒道,“走,咱一块去吃烤海鲜。”

梁志超一听就往回跑,苏舒和梁振国慢悠悠跟在后面。

等到了烤海鲜的摊子边上一看,好家伙,边上竟然有臭豆腐,还围了好多的顾客。

苏舒在几个孩子身边坐下,使唤起梁振国,“去给我买一份臭豆腐,让老板给我加点辣椒。”

三个孩子一听,满脸震惊的看着苏舒。

“妈那么臭你也吃啊?”梁志强挠挠头,“真的太臭了,哪有摆摊卖臭掉的东西的?”

烤海鲜的老板走过来一听,笑了,“臭豆腐闻着臭吃起来可香了,是老板娘娘家的特产,小小一块豆腐炸的酥酥脆脆的,淋上老板娘自制酱汁,吃起来那叫一个爽口。”

说完老板就把手写的菜单递给苏舒,“顾客你们看看想吃什么,我这里的海鲜保准新鲜,都是当天渔民手里收来的。”

老板看这一家人是面生,知道是第一次来,就多说了几句。

“我的手艺你绝对放心,我们家祖上都是厨师,以前专门做乡下流水宴的,我这烤海鲜的手艺是改自以前烤全羊烤乳猪的手艺,我火候把控的特别好,绝对不会让海鲜焦了或者老了。”

边上一桌的顾客是老顾客了,也跟着道,“老板手艺很好,女同志,您放心点,要是不好吃,让老板给您退钱。”

“成!”老板大气地点了头。

苏舒看了一圈菜单,点了一些自己想吃的,就把菜单递给孩子,“你们看看想吃什么,然后告诉老板让老板记上。”

三个孩子接了菜单三个脑袋就凑在一起了。

苏舒看了眼摊上的东西,确实都是海鲜,没有别的,框子里的海鲜也确实新鲜,都还生龙活虎,水桶里的虾还在里头游着。

“老板,你这多好的手艺,就烤海鲜多可惜。”苏舒道,“我在外头吃过烤素菜,你要不要试一下?”

老板直接把本子和笔递给梁志超三人,“小朋友,要吃啥,要吃多少你们写上。”

然后老板搬了椅子坐在苏舒边上和苏舒聊起来,“您给我说说您吃过烤哪些素菜。”

三个孩子也凑了过来直勾勾盯着苏舒,论吃,三个孩子绝对相信苏舒的口味。

”空青菜、娃娃菜、豇豆、黄瓜、韭菜还有茄子,这些我都可喜欢吃了,特别是茄子,从中间剖开,淋上蒜末肉沫葱,放在炭火上一烤,再加点调味品,那叫一个香的。”

老板眼睛都听直了,“茄子这烤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这些素菜都能烤我也真没想过,我明天在家里试一下,要是烤成了,你下回来我这,可就有荤有素了!烤成了,下回你来,我请你们吃!”

“我妈说好吃的,那一定很好吃,老板你要好好研究研究。”梁志超赶紧说,“我妈说的我都想吃了。”

“这可是赚钱的事,我指定好好研究,真做出来了,以后你们来,我就收你们成本价。”老板道。

可惜了这个时候农场这里买不到冷冻品,要不然苏舒还想吃烤鸡爪,烤翅尖这类的。

梁振国买好臭豆腐回来就看到自家媳妇儿孩子和老板聊上了,不过苏舒一看到他回来了,立刻朝他笑了下。

“你尝尝。”梁振国递给苏舒。

苏舒一看臭豆腐就知道这确实正宗,是她喜欢的那个口味。

夹起一个咬了一口,熟悉的味道充斥整个口腔。

太爽了。

?

想一起去了

她有一次去臭豆腐的故乡出差,一天吃了三份臭豆腐,出差三天回京市就第一天就想念了。

看着苏舒吃的这副样子,三个孩子也忍不住跟着试了。

又烫又辣,吃得次哈次哈,却吃出了惊艳。

“妈,真的好吃耶!闻起来好臭,吃起来可真香!”梁志强大声宣布,“从今天开始,我也喜欢吃臭豆腐了!”

一一吃得两颊鼓鼓的,坐在那连忙点头附和。

三个孩子点完菜就把本子给梁振国让他添,梁振国看了下,又添了几样,老板拿了菜单笑着回去忙了。

梁振国在苏舒身边坐下,随口问,“你们刚才聊什么呢?”

“妈妈在教老板烤素菜。”梁志超说。

这不是什么大事,苏舒现在在考虑另外一件事。

“你说要不要把满仓和丰收两口子都带农场来发展?”苏舒问,“表哥和表弟都还年轻,一直留在村里种地也不是那回事,不说他们大人,就说孩子学习,农场的学习条件比村里好很多。”

梁志超一听点点头,“铁蛋和狗蛋他们老师上课都不讲普通话的。”

吴家村村小之前的老师还有年轻的知青。

知青返程以后,村小只剩下年纪很大的几位老师了。

教学精力跟不上,教学能力也确实不如城里。

“表哥和表弟学历不高,正式工作我们能安排上的,工资待遇也就那样,农场经济一片好,处处是机会,不如让他们来农场摆摊试一试。”

“若是试成了,以后是留在农场,还是攒了本钱和经验回老家的城里干都行。”总是比一直留在农村种地更好。

现在上大学国家有补贴,可等狗蛋铁蛋这些孩子长大了,补贴也没了,家里要是没攒点钱,靠着村里种地那点钱,都供不起三兄妹上学。

“你和我想一块去了。”梁振国笑了,“就是不知道他们来能摆摊做什么,媳妇儿你见识多点子多,你有什么想法吗?”

“你算是问对人了,我想法可多了,只要他们愿意来,我就能教。”苏舒道,“保准是我们夜市都还没有的,但肯定会有很多人喜欢的。”

“我妈做的烤鸭要是拿出来卖,买的人能从农场排队排到市里去。”梁志超说,“我们试了好几次都做不好烤鸭呢,但是烤鸭真的特别好吃,爸,让表伯和表叔他们带着铁蛋和狗蛋他们来农场吧。”

“好。”梁振国点头,转头和苏舒说,“明天早上吃饭的时候我们和姥姥舅妈说一下,看看他们怎么想,得先和她们通个气儿。”

“明白。”苏舒道,“表哥和表弟一家都来的话,那姥姥姥爷舅舅舅妈肯定也要来农场,这样的话,要问问农场谁家房有房子租,搬新的房子过去,房间多了,姥姥姥爷和舅舅舅妈能和我们住一起。”

再多满仓和丰收两大家子肯定是住不下的,毕竟来这里做生意,至少得三年两载的,不是两三个月挤一挤就能将就的事,再加上做生意起早贪黑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