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年代文中的妖娆女主觉醒了[六零] > 第12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3节

 

“快别磕了,别说你叫我一声姑姑,就算你不是我的亲戚,我这当警察的,碰上你这种事,也不能不管。好了,感激的话不用多说,咱这一家人,计较那么多干嘛。”

幸芳说着,伸手给白毅揉他磕肿的额头。

“你这孩子,心眼咋这么实?土地这么硬,你还磕这么用力,你看这都肿了。回家记得用毛巾冰敷一下,不然大过年的,你弄个印堂发黑的造型多不吉利。”

幸芳这么一说,幸家大伯母也不坚持让白毅磕头了。

可不是嘛,白毅已经够倒霉了。大过年的,要是还弄个印堂发黑的造型,那不是更得霉运罩顶,没个好事?

“小毅,听你小芳姑姑。去,上外边掰一块冰溜子回来,在你脑门上敷敷。”

“唉。”白毅憨憨的答应完,就出去掰冰溜子了。

幸芳见状,找了一块冬至用的擦嘴布,给白毅包着冰,让他冰敷额头。

等把白毅的伤处理好,幸芳和幸家大伯母才开始聊天。聊天的主要话题,说的就是幸家大伯母带来的猪肉。

“大娘,这个你拿回去吧,我家里有肉。”

“那不行,你有是你的,我给的是我给的,那能去一个味儿吗?这肉,小芳你就收下吧,不用不好意思。大娘家也不差这点。”

幸家大伯母说的轻松,幸芳却知道,她日子过得很拮据,根本没她嘴上说的这么财大气粗。

听说,年三十那天,幸家大伯母执意要把白毅从白家接回幸家,她们家已经吵架了。幸家的儿媳妇是不愿意养白毅这个大侄子的,这会她们正吵着闹着,要幸大伯母分家呢。

幸芳要是这时候,再收幸大伯母这么贵重的礼物,那不是加重幸大伯家的家庭矛盾嘛?

幸芳越不要,幸大伯母就越要给。幸芳对白毅这是救命之恩。她们涌泉相报是应该的。

幸芳推辞不过,最终在心里叹了口气,把东西收下了。

“大娘,你有没有想过让白毅去当兵?本来我对象是安排幸福今年去当兵的。只是,我爸去年病了,幸福才提前走了一年。她当初走的是我公公的门路,我老公这边就还有一个名额。如果你舍得,就让白毅去试试吧。”

这也不怪幸芳这么心软。白毅这情况,幸芳不帮他一把,他以后有的难挺。

这次白毅拒绝给白顺子顶罪,已经把白家人都得罪了。他从派出所出来的那一刻,白家人就不认他了。

白毅被白家赶家门,虽然有幸家收留。却也不是长久之计。

幸大伯和幸大伯母年纪已经不小了,她们就是想照顾白毅,也有心无力。幸家穷是客观事实。幸家儿媳妇不愿意收留白毅,不止是因为她们心狠,大部分是因为幸家没钱。

幸家的第三代,已经长大了。幸家大孙子年纪比白毅还大三岁。自家孩子还没娶媳妇呢,幸家的儿媳妇们,当然不乐意幸大伯母去帮白毅这个外人。

白毅是一帮,就需要帮一辈子。幸芳如果不出手,幸大伯家早晚会因为白毅打起来。

幸大伯母来来给幸芳送重礼,未免没有求幸芳帮忙这层意思。只是,她怕幸芳怪她太贪心,才没敢跟幸芳提。

反正,救命之恩确实是需要感谢的。别的,全看幸芳的心情就是。

幸芳是个心软的。所以,白毅去当兵的事,就这么定了。

幸大伯母和白毅对幸芳那是千恩万谢。如果不是磕头受伤了不吉利,幸大伯女还得让白毅给幸芳磕头。

幸芳送佛送到西,在白毅离开前,她叮嘱他道:“你要去的是姑父的部队,是守边境的边防兵。那边经常打仗,士兵的伤亡很大,你做好心里准备。”

“嗯!”白毅郑重的点头。“姑姑你放心,我会好好打仗,不给姑父丢人的。”

“害,丢不丢人都没什么,只要你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幸芳说着,拍拍白毅的肩膀,示意他好好干。

白毅激动的嘴唇都在哆嗦。

幸芳做了好事,也不再在幸家多留。未免再有人来找她办事,幸芳赶紧收拾东西,领着孩子们回舒城了。

◎幸福和沈春雷◎

幸芳跑的太快, 后边想来找幸芳办事的人,没巴结到幸芳,只能继续和段三萍交好。

段三萍现在可比以前会做人多了。现在幸家生活好, 段三萍基本不骂人了。而且, 为了她家老四幸好能够顺利的,被推荐去读工农兵大学,她也不会再像从前似的, 随便占村里人的便宜,跟谁交恶。

南山大队只有一个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 幸好想要胜出,除了她本人得优秀, 天天拿高公分外, 幸家的人缘也不能太差。

秦大队长是喜欢搞民主投票的。自从学会了民主的词, 他基本上不管大事小事, 都会让社员们举手表决。

这就是说,南山大队的每一个人, 都能影响到工农兵大学的最终名额。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段三萍从去年开始, 就已经不再出口成章, 也不跟村里人吵架了。

除了闺女,段三萍还有儿子呢。她想幸宝善以后也有好前程,因此段三萍现在特别与人为善。她知道村里人巴结她,是因为幸芳。而幸芳不可能谁的忙都帮。所以,段三萍很会把握分寸, 不会谁的礼都收。

部队又不是幸芳开的。哪能谁想去当兵都要?白毅这个名额, 是宋文城之前安排好的。所以才不费劲。别人再想去, 可没那么容易。

“各位,我最多能把征兵的消息,还有注意事项,跟你们叨咕叨咕,别的,你们就别指望了。我姑爷现在正在战场上打仗呢,小芳和部队又不熟,想帮你们,她有心无力。”

段三萍这么说,众人也能理解。她们这些来找幸芳的,也不是非要幸芳给她们安排号前程。她们主要是联络感情,不想跟幸芳生分。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呢,打好关系,早晚有能用到的一天。

村里人通情达理,不强逼幸芳帮忙。段三萍也投桃报李,告诉她们哪里有征兵,并且都是什么条件,让大家少走了许多冤枉路。

农村人走不出去,不是因为他们能力比别人差。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他们接收不到外界的信息,或者他们接收信息接收的太慢,错过了报名的时间。

幸芳给她们提供消息,就是给了她们走出去的机会。她们自然也是非常感激。只是幸芳知道她留下来,最后肯定还有别的事。所以,她没才当面和众人说。

把城里哪里有招工的消息,还有征兵的各种注意事项告诉给段三萍,幸芳就走了。

段三萍超额完成了幸芳交代的任务,收获了一堆的赞美和一些推辞不掉的谢礼。段三萍付出了,拿点回礼,她也不心虚。

段三萍提供的消息,在南山大队引起了轩然大波。既然这个征兵是谁都能去的,那符合条件的青年男女,自然都想去试试。

机会难得,错过这次,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不止南山大队的人在踊跃报名,跟她们沾亲带故的村子,也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消息,在准备参军入伍的事情。

村里闹出的动静不小,镇上自然也得了信。然后镇上的吃瓜群众,也不看□□除恶的热闹,全都努力的奔前程去了。

其中,沈家的沈春雷放弃大好前途,也跑去当兵,让众人最为意外。

当兵是很辛苦的,如果有别的出路,谁想去战场上搏命?都说当兵光荣,可大家都是血肉之躯,谁不害怕牺牲啊?

沈春雷放弃好好的铁饭碗,跑去当大头兵,在许多人看来就是脑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