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年代文中的妖娆女主觉醒了[六零] > 第7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节

 

直到金浩死了,幸芳的心结没了,她对生孩子这事,才逐渐释怀,不再避之不及。

幸芳是易孕体质,并且她还有生双胞胎的基因。这几天宋文城回来,她们没少折腾,幸芳觉得,如果她的体质没有改变,那她这会没准已经怀上了。

军区那边一切都是未知的,不像这里,有钱小燕和郑小娥她们能帮幸芳,所以幸芳不想离开舒城,不想跟宋文城去随军。

随军跟宋文城朝夕相处固然是好。但宋文城那么忙,家里的事,他又能帮幸芳多少?与其到军区去过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操劳日子,幸芳情愿像现在这样两地分居。

幸芳不担心宋文城会出轨,她也有信心,她不会做对不起宋文城的事情。幸芳觉得,两地分居,对她们来说不是阻碍。她相信她们两个能把日子过好。

幸芳不怕分居,她只是担心宋文城不能接受。

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女人天生就该围着他转。男主外女主内,是从古至今,延续了很多年的夫妻相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好像一个女人结婚后,她为了家庭多付出一些,是应当应分的事情。

幸芳知道宋文城没有那么的大男子主义。宋文城要比时下的很多男人,都更体贴妻子。但男人嘛,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幸芳不晓得宋文城听了她拒绝的话,会不会不赞同?

幸芳怕宋文城不理解她,心中忐忑。宋文城却没幸芳想的那么糟糕。

宋文城是有些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是弱者,男人就该为他自己的女人遮风挡雨。但他不是那种独断专行,唯我独尊的大男子主义。

宋文城认为人人平等。所以他不是那种,觉得他赚钱养家为家庭付出的更多,就要求妻子为家庭牺牲自己的人。他不需要幸芳事事迁就他。他很尊重幸芳。幸芳说她不想去随军,给了他充分的不去随军的理由,他就理解幸芳,不再提让幸芳去随军的事了。

不随军,家里又住不开。就还得买房子。

“咱家这边房子挺难买的。你有打听过谁家卖房子吗?”说着,宋文城开始头脑风暴。

仔细的想了一圈,宋文城也没找出一个可能卖房子的人家。太久没回家,宋文城对大杂院和舒城这边的事情,都生疏了不少。所以,尽管宋文城想的认真,他也想不出房源。

看着宋文城皱眉沉思的模样,幸芳心中一甜,压在她心口的大石瞬间没了。

啵~

幸芳又亲了宋文城一口。这男人愿意聆听她的心声,时刻把她的想法放在心上的模样,真的是太性感,太招人喜欢啦!

幸芳一高兴,啵,啵,啵~胡乱的又亲了宋文城好几下。

幸芳亲的毫无章法,但她这种级别的神仙妹妹主动献吻,宋文城这个俗人,当然会把持不住。

没有任何犹豫,宋文城反客为主,跟幸芳吻在了一起。

正事还没说完,幸芳赶紧推了宋文城几下,示意他赶紧刹车。宋文城刚刚吃饱,很好说话,遂顺了幸芳的意。

闹够了,幸芳缓了一会,回了神,才气喘吁吁的对宋文城说:“呼,买房我有目标的。”

“呼,咱家想买房其实没那么难。隔壁张阿姨你知道吧?她家要搬走了,咱们下手快的话,可以把她家的房子买过来。”

“搬走?”宋文城不解。“张阿姨家出事了?还是于叔的工作出问题了?”

张阿姨就是张华子,那个嫌她大儿媳妇太木讷,时刻说儿媳妇坏话的刻薄老太太。

于建是张华子的老公,机械厂的六级锻工,工资不低。他和宋少辉一样,都是机械厂的老人。他技术硬,有绝活,是倍受厂里器重的技术骨干。这样的人,只要不犯选择性的错误,能在厂里干一辈子。宋文城就想不通,干的好好的,他们为什么要搬家?

这时候的人是不怎么流动的,工作在哪里,他们的家就在哪里。此时的工作还都是铁饭碗,干完一辈子,能传给家里人接着干的那种。

于建这样的锻工,按理来说,是应该在厂里扎根,一辈子不挪窝的。但凡事都有例外。

“知青政策改变的事,你知道吧?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知青下乡,全凭自愿,并且一家出一个人代表就行。现在所有知识青年,只有年满十八岁,还没有正经工作,就得响应国家政策,下乡建设咱们美丽的祖国。”

“于叔三个儿子,有两个符合条件。他舍不得他儿子下乡吃苦,就想办法调动工作,去了新开的分厂。”

“新分厂在阳城,那边各方面的条件都没法和舒城比。所以,厂里为了补贴自愿调岗的老员工,会把新厂的招工名额,分给他一个。于叔调去阳城,于志伟就有工作不用下乡了。”

幸芳这么一说,宋文城就懂了。

一个大杂院住着,于家的情况,宋文城还是很了解的。于家的三个儿子,于建是同样宠的。老大年长,再加上张华子是公交车卖票员,工资不是特别高。于志刚年纪到了,于建就让他接了张阿姨的班。

于志伟今年十九,是于家的二小子。他去年高中毕业,本来是应该接于建的班,去机械厂上班的。只是,于建工资高,是于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于志伟接于建的班,于家的收入会少很多。为了多攒钱,和保持于家的生活质量,于建暂时就没让于志伟接班。

没有知青政策这个意外,于建是想等他再干两年,攒够了给于志远买工作的钱,就同时安排二儿子和三儿子参加工作的。

结果,计划没有变化快。一个知青政策,把于建的计划全打乱了。

为了把三个孩子都留在城里,不去乡下吃苦,一大把年纪的于建,只能选择背井离乡,举家搬迁去分厂发展。

穷家富路,举家搬迁,于建肯定很乐意多带些钱傍身。这一走,于建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回来了。所以,如果幸芳出高价,她是很有机会把吴家的房子买下来的。

吴家的房子和宋家的房子一样,都是被买断,产权在自己手里的产权房。虽然这里是机械厂家属院,这房子却是吴家的私产,不在机械厂的房子。幸芳可以放心大胆的吴家交易。

“于叔他们搬走后,于家就只剩下于志刚他们一家四口住。于志刚不是机械厂的员工,他和他媳妇在他们单位,已经干满七年,有资格分房了。听郑婶说,去年他们就拿到了分房指标。只是张阿姨不想和大儿子分开,就硬拦着没让他们搬。”

张华子和于志刚媳妇谈小语的矛盾,已经多到难以调和了。谈小语木讷却也不傻,张华子天天嫌弃她,说她不好,她当然不乐意继续跟她一起住。

之前张华子用孝道压着谈小语,不让她去住她单位分的房子。现在张华子和于建,要一起去阳城了,谈小语就不想再住吴家的老房子了。

这里对张华子来说,充满了温馨又甜蜜的回忆。对谈小语来说,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越琢磨,宋文城越觉得于家的房子好。

“等明天我去找于叔谈谈,如果他有意卖,咱们就花三到四百块钱,把它买下来。”

于家的房子和宋家挨着,格局也一样,就是普普通通的两室一厅。当初她们从机械厂,把房子买到手,一共花了一百多块钱。现在宋文城把价格翻了三到四倍,于家如果有意卖房,肯定会心动。

三四百块钱买一个房子,幸芳觉得很值。现在房源紧张,能花钱买到房子,就是胜利。更别说这里位置不错,未来还会拆迁,这房子就买的更加物超所值。

但张华子是个别扭人。幸芳不想被她当冤大头宰,就对宋文城说:“于家房子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