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但商琅没有同他论这些道理,听他说完,就只是道:“臣会一直在此,伴陛下生辰。”
十指相扣
顾峤没有想到人会在这个时候跟他表忠心, 看过去的目光显得有些讶异,然后重复了一遍:“……一直?”
“嗯,”商琅答得干脆, 那双桃花眼在月光下显得分外诚挚,眼底除却黑夜, 便全都是他这一人, “只要陛下愿意,臣便会一直待在陛下身侧。”
他能有何不愿?
倒是他自己还在担心商琅心里会不会还觉得他能鸟尽弓藏,然后寻个理由辞官归乡。
他毕竟不是京都的人, 甚至可能不是江南的人。
如果商琅走了,走出京都——顾峤想——他可能就再也抓不住人了。
想到这, 顾峤猛地一伸手,拽上他衣角,低声道:“可是先生会辞官。”
他用的是极肯定的语气。
商琅沉默一会儿,后来反问:“陛下会让臣辞官吗?”
无论是逼迫,还是面对他自愿的时候。
“不会, ”少年帝王没有抬眼,反倒是长睫一颤,眸子垂得更下, “绝对不会。”
他不会逼商琅离开, 也不可能放商琅离开。
“那臣便不走, ”商琅单膝跪了下来,顾峤拽人衣角的时候没有用上太多的力气,被他这般一跪给扯开了, 就只能垂首看着人跪下来, “臣孤身一人, 只要陛下不厌烦臣, 臣便不会走。”
顾峤看着他这副样子,恍惚间想起数年前的月夜。
似乎也是今日这样,弦月未满。
那时候顾峤年纪还小,身子也没有长起来,但是商琅已经基本上是如今这副身量了。同他对话的时候,探花郎便隻好弯着身,或者跪着——总之都是顾峤看着便难受的一种姿势。
到最后七皇子实在是受不了了,干脆让人单膝这般跪着,无论如何也能好上一些。
虽然还是跟商琅的“于礼不合”的推脱斗争了一阵子,但最后还是让探花郎点了头。
不过后来,顾峤个头猛蹿上来,虽然跟着商琅还差了点,但也不至于要人跪下来才好说话了。
今日——
顾峤垂眼瞧他,忽然地想:若是商琅不病,身披银甲的样子必然也绝妙。
眼下这般,商琅那一身白衣被风吹扬起来,肩头还有先前渗出来的血,加上人不得不仰着头瞧他,脆弱的脖颈便显露,多少让他瞧出几分易碎来。
明明是顾峤在求他不要走,这副模样倒像是他要赶人走一样。
“朕相信先生,”少年帝王眉眼微沉,将人给扶了起来,等人站直身子,猝不及防地问,“先生究竟家在何处?”
商琅极有可能答江南,毕竟那是人参与科举的地方,也是众所周知的地方。
但是顾峤既然会这么问,依着丞相大人的玲珑心思,不可能猜不到他的目的。
顾峤查过他,且查不到什么细致的东西,这才会选择直问,也必须要趁着这种商琅给他表忠心的时候问。
如果这个时候他再敷衍,就说明,他还是不信任帝王。
那么方才说的所有的话立下的所有承诺都可以被推翻——不只是欺君,这简直是将皇帝的一颗真心毫不客气地丢在了地上,然后还踩了几脚。
实在是会见缝插针。
商琅心底苦笑了一声,稍一犹豫之后,温声开口:“臣的确是来自江南,只是故族并不在江南。”
两个人一路走着,因为离着御书房已经不远,商琅便去繁就简地说,顾峤渐渐从他的隻言片语里面拚凑出来了丞相大人来京之前十六年的人生。
在商琅的叙述里,他对于自己的故族记忆也并不算多。
是他父母带着他到了江南来,两个人应当并不算缺钱,商琅的记忆里也都是绫罗绸缎,只不过他们并没有住到城中去,而是寻了个荒山僻岭,他父亲自己盖出了一座小屋。
是极寻常的男耕女织——至少在商琅眼里是这样的——却在这了无人烟的地方辟出了一方新天地。
商琅不知道他父母的身份,但可以确定,两个人原先都不凡。
他那规矩得让顾峤这个皇族有时候都自叹弗如的礼数便是源于他父母。甚至商琅少年时所习得的那些学问,都是他父母直接教导的。
“那个地方到底偏僻,寻到合适的书再带回家里实在麻烦,他们便干脆用沙土堆了片位置,手把手地来教——”
经史子集自在心间。
非簪缨之家,哪能有这般能力?
商琅大概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顿了一顿道:“臣非世家子。”
他知道——若是世家子,查起来倒是还能好查一点。
顾峤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将一些疑虑给默默地藏进了心里去。
之后就没有了什么事情,等差不多到了年纪的时候,商琅就被父母劝着来考了科举,然后一路高中,一直到殿试的时候,夺下了探花之位。
“世人都可惜先生当时没能连中三元,”说话间两个人已经到了御书房,顾峤铺开蚕丝帛,商琅很自觉地绕到一旁来替他研墨,顾峤隻稍一抬眼,然后接着道,“不知先生是如何想的?”
“臣得有今日,是皇恩浩荡,”很中规中矩的回答,“若先皇当真将臣点为状元,臣那时少年心性,说不定还难有如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