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七月雪.卷一 问鼎紫禁 > 七月雪.卷一 问鼎紫 序章 生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七月雪.卷一 问鼎紫 序章 生死

 

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几时休!

──《清诗纪事》〈西山天太山慈善寺题壁诗〉

亶聪明作元後,元後为民父母。

──《清史稿˙世祖本纪》

朝代的兴替,时光的流逝,前朝古都湮没於草木之中,徒留断垣残壁及诗词文句供人凭吊。

相b那已然消逝於岁月中的青砖黛瓦,坐落於北京老城区内的皇城,却依旧维持着慈禧时代的风华,然而,故园依旧,人事已非,四百余年的时光,十六万八千多个日子,带给这座由琉璃瓦、红砖墙、白玉g栏所构成之g0ng城的,是无数的悲欢离合、愁苦孤寂,是许多的温情与眷恋,但更多的,却是怨恨、悲愤,以及因想要至高无上权力而起的争夺、巫蛊……

皇城依旧是皇城,不管时间如何的流逝,这座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悲伤的红城,始终不变。但建筑不变,里面却早已物是人非──四百年间,这座皇城已然换过二十余任主人,经历过多次包含火灾在内的破坏,更有无数深闺nv子,只能仰望那一小片由红墙所围起的苍穹,却怎样也得不到自由,有如笼中鸟般,最终只能老si於其中。

有人说,皇城後g0ng是nv子的战场,其实,皇城何不尝是男人的战场?争权夺利,喧宾夺主,恃宠而骄,为争宠而使出各种手段,如此这般的事情,於百余年前,每日每夜都发生在这座城中,直至龙气最後的承者被赶下了皇椅,这样争闹不休的场面才宣告休焉。

然而,皇城中的争斗虽告休焉,皇城里的故事却还在继续着;时间虽然继续往前不断流逝,却也在向後积聚驻足,形成有如书籍般,一页又一页的画面,十六万多个日子所形成的,是二十几本记录着皇城中之生活,以及皇城历任统治者的所作所为之故事册子。

这些册子的页数,薄厚不一,有的可能不足三十页,也有的厚达两万两千五百余页,其中一本,页数约有六千三百余页的册子,上面书写着一段发生於西元十七世纪中叶的皇城历史,页数方面虽然不是所有册子当中最厚的,但对那座位在中国北京的皇城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对当时生活在广大中国土地上的人们而言,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那本册子,以及它的前一本册子之最後千页,来看看当时到底是发生了什麽事吧……

清.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西元1638年3月15日.盛京~

正月新春,本应是让人感到相当欣喜愉悦的时节,然而,此时的大清盛京皇g0ng内,却完全没有过节的气氛余韵,相反的,那种让人深觉悲伤的氛围,始终萦绕在位於清宁g0ng东侧的关雎g0ng中,久久不散。

关雎g0ng,这座命名取自於《诗经》〈关雎〉的g0ng殿里,自打前二日皇八子殇逝之後,就一直传出哭泣以及安慰的声音,来往於g0ng外的g0ngnv们,无一不仔细小心自己的动作,深怕一个不注意,就引来了g0ng殿主人的注意力,进而导致那充斥在空气中的悲伤更加浓烈,甚至因此而造成自己丧命。

或许会有人感到纳闷,怎麽可能由於动作稍微大些,惊扰到g0ng中贵人,就使自己失去了x命,可实际上,在过去,确实有无数的g0ng人因为种种细故惹得贵人不快,受到各种鞭笞怒骂而si,即便是身分较g0ng人高贵的嫔妃,亦会因位阶差异及言行举止上所引来的种种纠纷而出事,是以,过去曾有人直言,皇g0ng是一座有着华美外观的囚牢,外面的人被那奢华迷花了眼,所以想进去一探究竟,然而,待在里面的人,却无时无刻地想要逃离那不自由的牢笼,但是,真的能逃离的人,又有多少呢?

身不由己,自古以来即是那些身处高位者的悲哀,无法逃离那囚牢,就想尽办法努力攀上高位,而攀上高位的方式,无非就是尽可能地x1引帝王的注意力并怀孕生子,所谓母凭子贵,这在历朝历代之中屡见不鲜,但不可否认的,也有不少人仗着帝王的宠ai等优势,为所yu为,最终落得打入冷g0ng的下场。

相较於过去那些因争宠手段极差,导致自身生命消逝的嫔妃,关雎g0ng的主人-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无疑是幸运的,虽因t弱之故,致使她的结婚年龄晚於其妹布木布泰,但老天待她还算不薄,最起码,她在嫁与皇太极後,立马得到了皇太极的宠ai,并在那之後有了两人的结晶;可惜的是,受到母亲t弱的影响,这个ai情结晶在出生後还未满岁,即已因病夭折,於是便有了前面的那一幕。

与关雎g0ng的哀戚氛围相b,位在关雎g0ng斜对角的永福g0ng,此时的气氛反而显得有些严肃,至於原因,则是因为g0ng殿的主人,亦即前面所提到的,海兰珠的妹妹-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即将生产……

世祖t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太宗凤姿,神智天授。

──《清史稿˙本纪四˙世祖本纪一》

说到清朝,一般广大民众对其之印象无非就是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血滴子、宰相刘罗锅、大玉儿、鹿鼎记、慈禧太后,乃至近年流行的甄环传……等,也就是透过所谓电视剧与等来认识整个清代,至於有上过历史课的,对於清朝的印象,或许b普罗大众们还多了康雍乾盛世、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义和团、八国联军……等,对中国近现代史造成相当程度之影响的事件,如果是专门研究清代史的,那就更会专注在清代制度、清代社会……等层面,但是,在关注这些着作、电视剧本以及研究文章的同时,人们往往会有意无意的选择忽视掉,或着只是稍稍用个一两句话来介绍,将满人带入关内的皇帝——清世祖,ai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世人称其为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这个人,实际上可说是一个悲剧人物,或者应该说,历朝历代的帝王里,甚少没有不是悲剧人物的,原因何在?帝王的悲剧常被掩盖在光鲜荣耀的外表之下,他们的个x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围人士的态度、环境的改变,逐渐扭曲转换为我们在史书中所看见之模样,然而,这真是他们所想要的吗?身为帝王,除了需要t察民情外,还需要有相当程度之能力,文韬武略、运筹帷幄虽不能说是样样jg通,但也绝对不可一无所知,为的就是必免亡国,但,这世上又有多少人是天生的帝王?

观看古今,历代帝王之中,除却开国君主和亡国之君,基本上很少有不是踏着腥风血雨登上帝位的,可是这腥风血雨的来源,却是g0ng廷中的皇子皇孙、後g0ng妃嫔,甚至是大臣g0ng人,因此,中国的历史被称为是战争史、争斗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就算是开国君主,他们身上所沾染的血腥也绝不b其後代少,或许还要多得多,只因为他们所需争斗的对象,是与他们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所以牵涉到的层面就更加广泛,有些人甚至还会因此从朋友变成了敌人,更甚者,还会从姻亲变为si敌,这一切都只因那帝王之位的诱惑实在太大。

顺治皇帝的悲剧,起缘与中国历代帝王中的多数有着不同——在继承帝位方面,他无疑是幸运的,起码他看不见自己原本所需面对的血腥,但在ai情上,他绝对是个悲剧人物,应该说,在ai情方面,帝王与後g0ng妃嫔永远都是输家,从没有人赢过。

身为清太宗的、皇室的起居注……等文字记录编撰而成,这些纪录,尤其是奏章内容的真伪如何,我们无从得知,故若完全只看正史文字,而不究其含意的话,估计会被吓得够呛。

不过,不管怎麽说,晚明关内与关外情况之好坏,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的,扣除掉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