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后宫·王莽传 > 二十一 为君生死两不移
字体:      护眼 关灯

二十一 为君生死两不移

 

刘傲听见怀中人呼吸渐渐匀静,稍稍放下心来。这样的创伤后心理干预,看样子效果不错,可他自己却睡不着。幽冥中,殿外传来祭司低低吟唱咒语的诡异声音,张放一身白衣,口吐长舌悬在梁上的情景,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浮上心头。

不知为何,刘傲竟觉这画面似曾相识,仿佛他曾亲身经历过一般。可他怎么可能经历过呢?人只能死一次,更何况他根本没亲眼见到张放自挂,一切都是他自己脑补出来的。

是由于内疚吗?张放是被他所害吗?刘傲扪心自问,事情的起因的确是他“抛弃”张放,逼得张放为复宠出手下药,引起太后不满。可他已在太后面前为张放争取到一条生路,太后也同意网开一面,罚其守陵而已,是张放自己连这点责任都不愿承担……话虽如此,一个大活人,几天前还与他谈笑风生的“朋友”,一夜之间为他丢了性命,刘傲始终过意不去,心里惴惴的,辗转难安。

王莽熟睡中忽然手脚一抽,将才翻身离开的刘傲紧紧抱住。刘傲感到他的身体在微微颤抖,上下牙不住磕碰,发出咯咯的声响,不知是十分恐惧,还是在发狠用力。

算了,抱就抱吧,刘傲轻叹一声,不再推开。王莽壮实的上身贴着他胸口,他的手顺着王莽背脊一路抚到腰臀位置,不禁暗暗赞叹,这哥儿们身材真好哇,标准倒三角,还那么大,啧啧,太an了!

史书上光顾着骂王莽虚伪残暴,对他的英武相貌倒一笔不提,纯纯是胜利者对“篡位者”的扭曲污蔑,成王败寇耳。实际上王莽和秦始皇一样,也是一位迷人的老祖宗嘛!哼,抱走我家莽子哥……就这么越想越离谱,思绪渐渐飘远,刘傲终于坠入梦乡。

王莽这一觉睡得安稳,睁开眼时天刚破晓。到这时他才终于清醒过来,酒醒了,人也醒了。天子眼角飞扬的含情美目犹在眼前,想起来仍令他骨酥筋软,罗帐外阉人来回奔忙的脚步声,令他想起……那脏东西!王莽惊坐而起,跳下龙榻找那块包裹他“万千子孙”的锦帕。可帐外地上空空如也,那团秽物早被不知哪个阉人拾起,化作无数挤眉弄眼、口耳相传的禁中秘闻,顺着阡陌宫墙不胫而走。王莽靠在榻沿上席地而坐,意料中的羞耻与不甘并未袭上心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他竟觉如释重负。

其实从张放在他手里停止挣扎的那一刻起,他便再不是从前的王莽了。那些他曾无比在乎、拼命争取和守护的东西,在那一瞬间轰然崩塌;他杀了人,他因欲生妒、犯下杀生大罪,失去了迄今为止他所珍视与信仰的一切。像被掏走了魂灵,只剩下一具空心的躯壳,他甚至不知自己为何还要活着。

所幸那句“朕同你天下第一好”来得十分及时,天子又一次将他从深渊里救回人间。迷茫中他像抓住救命稻草,原本已了无生趣的人生,忽然间又有了新的意义、新的执念。天子赐予的新生如此恢宏,又如此甜美,他胸中充满汹涌的感动,暗暗下定决心:承君意,报君恩,为君生死两不移。

屏风后传来阉人细弱的嗓音:“王大夫,时候不早了。”王莽应了一声,起身轻拍天子肩头叫“陛下”。连拍带推唤了十来声,天子全不理睬,兀自睡得安稳。王莽只得爬上龙榻,拽住天子两手,强行拉他坐起。天子双眼勉强睁开一条缝儿,脖子仍耷拉着。

“陛下暂且醒醒,下了朝再来补眠不迟。”王莽边说,边架着他腋下,将他移至榻边,示意阉人们取来龙袍冠带,合力为天子更衣。天子软塌塌靠在王莽肩上,任人为他换好衣袍中裤,这才不情不愿地站起身来。王莽面对面为他束腰封时,他竟往前一扑,双臂环住王莽脖颈,脑袋顶在王莽胸口以为支撑,又昏睡过去。

“陛下……”王莽两手钳住他腰身,想推他站直,又不敢用力,就这么僵持着。眼看着天光大亮,众人渐渐焦急,快等不住。王莽轻叹一声,把心一横,打算故技重施,抱天子去上朝。他才弯下腰,将天子两腿托住,天子竟猛地惊醒,跳下来站得笔直。

王莽抱他的熟悉动作令刘傲瞬间清醒,可不能再害人家莽子哥!之前他冤枉王莽佞幸弄权,当众命王莽背他抱他,使人家风评被害,差点儿混不下去,好不容易才把这事儿掀过去了,可不能重蹈覆辙。

“你说:‘爸爸请上朝。’”刘傲两手叉腰,脑子一抽冲王莽挑眉逗道,“说了,朕就去。”

王莽满眼清澈,愣了一下。霸霸?霸气的霸,西楚霸王的霸?天子想让人夸赞他威武雄风、有王霸之气?于是他郑重拱手,冲天子拜道:“臣恭请霸霸上朝。”

天子扑哧一声忍俊不禁,一手按着他肩头,笑得直不起腰。身旁一众阉人也跟着呵呵陪笑,纷纷出声附和:“恭请霸霸上朝。”

刘傲一路走,一路笑,到千秋万岁殿时,脸上阴霾愧色已一扫而空,反而气色红润,显得格外容光焕发。路过淳于长身边,他才又想起张放的事,便伸手在淳于长壮实的肩背上拍了两下,轻轻道了声:“节哀。”

淳于长呆呆谢了一句,再无其他反应。天子遇事仍左推右诿,不置可否,群臣看出他一心敷衍搪塞,也觉无奈,于是又未到敲钟之时,便散朝了。罢了淳于长回到营中,将令旗交予副将,脱了铠甲换上一身素衣,便往公主府去了。

张放“自戕而亡”,有违礼法,按律不得葬入皇家陵寝;敬武公主因此郁愤难平,触柱昏迷,至今未醒。更有甚者,一夜之间,坊间便传出“实情”,说张放是因下药蛊惑天子、事发后畏罪自尽,故而生前常与他来往的那些京中纨绔纷纷割席避嫌,竟无一人前来吊唁。

停灵堂中静得可怕,淳于长走进去,见刘珏正蜷在棺椁后的蒲团上昏睡。公主府下人欲出声叫醒他,淳于长抬手示意不必,而后跪坐在火盆前,静静为张放烧送。袅袅灰烟熏得他双眼刺痛,视线模糊,朦胧中他记起最初与张放相识的岁月。

那年他十二三岁,姨娘王政君由婕妤升皇后,族中叔伯兄弟闻讯纷纷入京投奔,淳于长兄弟三人也被爹娘送入长安谋求进取。适逢敬武公主府招募公子侍从,与公子张放年龄相仿的淳于长,因身高体壮、相貌堂堂,在一群半大孩子中脱颖而出,来到张放身边作伴当。彼时张放便性情乖张,处处恃美逞凶,常常惹是生非,若非淳于长从旁护卫周旋,早不知吃多少亏了。为与人动手时占尽优势,淳于长每日五餐,狂吃狂练,十几岁便长成一座小山,从此只要他在身边,张放便可横行无忌,无人敢惹。

思及此处,淳于长不禁莞尔,笑出两行酸泪。若非如此,他便不会被王家叔伯看上、送入军中历练,自然也不会有今日之发迹。那日刘珏拈酸问他,究竟侯爷是他什么人,淳于长竟被问住,“这那”了半天也没答上来。张放曾是他的主子和靠山,重遇后又成了他的盟友、玩伴,这些年来,张放始终在他心里占据着一个难以名状的特殊位置,如今这个位置空出来,他心里便缺了一块,好像换谁来都放不进去,那个空洞再也填不满了。

火盆中烟灰积满,随风乱舞,刘珏呛咳着醒来,见淳于长来了,赶忙爬起来整理仪容。这一次淳于长竟不骂他,只淡淡说了句:“过几日我送他回富平县,你可同往?”

刘珏呆呆点头,瞧见淳于长脸上横着几道乌黑的烟灰,伸手指了半天,淳于长也没意会过来。他只好拎起自个儿衣襟,给淳于长擦脸。淳于长起初应激一躲,意识到他的意图后,便哧地笑了,伸手在他脑袋上拍了两下道:“好狗儿,倒还会……”话未说完,两人便双双愣住,灵堂外走来一个帽纱遮脸的不速之客。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