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 > 第1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2节

 

但不明白归不明白的,既然贺严修张了口,她也没有拒绝,只帮贺严修付了银子。

「多谢。」贺严修收下了玉佩后,挂在了自己的腰上。

待苏玉锦这里喊掌柜的装好了要送给周若毅的平安金锁,二人这才出了铺子,上了马车,往周家而去。

周家门口此时已是停了一辆马车,苏玉锦下车时,对方也刚好下车。

是云芝斋的云永年。

「苏姑娘好。」云永年拱手,看到苏玉锦后面跟着的贺严修时,略顿了一顿。

「云掌柜好。」苏玉锦福了一福,「这是家中二表舅,姓贺,刚好来看望我,碰巧毅少爷来家中,二表舅便同我一起前来为毅少爷过生辰。」

十分年轻的表舅。

而且模样英俊,风度翩翩。

云永年拱手,「贺二爷。」

「云掌柜。」贺严修还了一礼。

三人说话间,周家的管家已是领着奴仆来迎接。

「毅少爷生辰,本该亲自道贺且为毅少爷庆祝,只是家中铺子还有许多事情要忙,着实抽不开身,这是我为毅少爷准备的生辰礼,还请代为转交,也代我向夫人和毅少爷讲明缘由,赔个不是。」

云永年将手中的锦盒双手奉上。

「云掌柜生意兴隆。」管家躬身接过,态度礼貌客气,「老奴一定将话带到,云掌柜请便,老奴也替我家夫人和少爷谢过云掌柜。」

待送走了云永年,管家引着苏玉锦和贺严修往里走。

李氏和周若毅,以及周老夫人早已在正堂等候。

又是周五,大家周末愉快呀~

有得有舍

先是坐在一起说了会儿话,接着将东西送给周若毅。

周若毅得了东西,欢欢喜喜地道谢,「谢谢苏姐姐,这平安锁我必定日日都佩戴着。」

说罢,便将那平安锁戴在了脖子上,而后笑盈盈地看向贺严修。

「也谢谢二表舅,我必定用功读书学习,不辜负二表舅的期望。」

贺严修,「……」

早知道,这文房四宝该留着给让苏玉锦去买,也不至于成现在这幅模样。

不过这周若毅小小年岁,此时说起话来字正腔圆,端端正正行礼地模样也俨然小大人的模样,的确讨喜的很。

贺严修突然有些理解苏玉锦为何对着周若毅时脸上的笑容都要更加柔和几分。

「说的不错,颇有志气。」贺严修赞许点头,「往后是个能成大器的。」

周老夫人和李氏见状,相视一笑。

周家历代都是商户,于读书上似乎毫无缘分。

虽然本朝对商贾并无太多严苛,更无地位更加低下这一说,但因为历朝历代的习俗和观念,还是更愿意家中有人能够出人头地,出仕为官。

眼下周若毅虽然年岁不大,但读书勤奋,也算颇为有天赋,这般下去的话,即便不见得就一定能够中举,但若是能够考中秀才,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而此时贺二爷送的是文房四宝,又说这样的话……

苏玉锦的这位二表舅,从前隐约也听到过一些,说是京城做官的。

青年才俊,往后前途大约是更加不可限量,眼光也是极好的,有他这般说,也算是图个吉利,讨上个好彩头。

「贺二爷谬赞了。」

周老夫人笑呵呵地,招呼底下人送些新的茶点过来。

又说了一阵子的话,吃些茶点,底下人传话来,说是午饭已经准备好。

水晶虾饺,糖醋鱼,炙羊肉,秘制东坡肘子,白菜如意卷,桂花糯米藕,火腿冬笋,炒长生菜,八宝米饭,芙蓉豆腐羹。

待吃罢饭后,上了红枣梨汤。

几个人说话说到日头西沉,眼看着周老夫人脸上都生出了几分倦意,苏玉锦和贺严修便起身告辞。

送走了二人,又送周老夫人回院中歇息,李氏陪着周若毅清点今日收到的贺礼。

除了苏玉锦和贺严修的,还有底下一些大掌柜的孝敬,家中管家和贴身奴仆的心意,有什么毛笔、宣纸、镇纸、鞋袜、衣裳、点心,小玩意儿……

或多或少,或贵重或便宜,总归是一些心意。

周若毅到底是小孩子,收到了这般多的生辰礼,这会子欢欢喜喜地,看看这个,拿拿那个,爱不释手。

李氏满脸慈爱和宠溺,帮着分分类,归置归置。

李氏打开一个锦盒,里面放着一柄镶金的玉如意。

「这个是……」

「我听管家伯伯说,这是云芝斋的云掌柜送的。」周若毅笑道。

云永年送的。

也怪不得送这样贵重之物。

也怪不得会送如意……

见李氏愣神,周若毅眨了眨眼睛,「母亲这是怎么了,可是这如意有什么不妥?」

「没什么不妥。」李氏回过神来,摸了摸周若毅的脸,笑了笑,「只是在想,这金镶玉的如意,有祈盼吉祥如意之意,想来也是想着你往后能够一生顺遂,事事如意吧。」

「不仅仅是我要事事如意,母亲,祖母,苏姐姐,贺二表舅,还有所有人,都得事事如意才好呢。」周若毅笑眯了眼睛,嘴角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

「是啊。」李氏同样笑着应了一句。

不过眼中满都是化不开的晦涩。

事事如意,这世间哪里能有事事如意之事。

想要的东西,素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且得到一些东西,最终也必须要舍去一些东西才行。

李氏深吸了一口气,将眼底腾起的雾气逼了下去,而后瞧了瞧外头的天色,「时候不早了,吩咐人摆饭吧。」

「这样早吃饭?」

晌午吃完的饭,周若毅觉得还在肚子里头没有消化完的。

「若是不饿便少吃一些,我特地吩咐小厨房做了些清淡易消化的饭菜来。」李氏笑道,「今儿个是你生辰,自然是得早些吃了晚饭,而后早早地去放孔明灯。」

当地习俗,十二岁之前的孩子,在生辰这日都得放孔明灯,且孔明灯上需得写满了长辈的祝福,由孩子点燃了,升得越高越好。

这是孩子们在生辰时最欢喜之事,亦是长辈们上心之事。

周若毅忙点头应下,「是,母亲。」

母子二人说说笑笑,一并出了周若毅的书房。

——

贺严修在青河又待了几日。

眼瞧着已是几近腊八,贺严修惦记着宫中宴席不能告假,便要带了兴安一并回京。

临走时,给了苏玉锦五百两的银票。

「年关将近,你拿着也好置办一些年货,待年下我若是得了空便再来看你,也看能不能得些宫中的赏赐,若有好的,一并给你带来。」

「谢二爷。」苏玉锦没客气,尽数收了起来,但也扬起了眉梢。

这钱,是给的置办年货的钱,而不是还上次买玉佩的钱?

那她该含糊着把这帐给消了,还是说该一码归一码,把这帐接着记着?

摸着厚厚的银票,想着贺严修这几日也给她添置了不少的上等布料,花瓶摆件什么的,苏玉锦觉得自己还是该选了前者为好。

毕竟贺严修大方阔绰,她也不能学的小家子气,只许收旁人的银子,不许自己出上分毫,当那一毛不拔铁公鸡。

苏玉锦这般想着,将那银票先锁到了小匣子里头,放到妥当地方藏好。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